日前(19日),由臺裔美國科學家、哈佛大學及麻省理工學院(MIT)布洛德研究所教授劉如謙(David Liu)創辦的鹼基編輯療法開發公司Beam Therapeutics,在金融市場艱困挑戰下,傳出將大幅裁員100人,並重調產品線發展方向,同時尋找藥物開發項目的合作夥伴。
外媒形容,Beam此次宣布重組(restructuring)的舉措,是一次值得關注的退步。雖然Beam的市值依然高達數十億美元,鹼基編輯技術也仍在推進中,但由於基因醫學以及更廣泛的生技市場在過去一年已經惡化、限縮了公司的募資選項,迫使Beam必須決定研究的優先順位。
Beam接下來將優先投資的項目,包括了:已進入臨床測試階段的鐮刀型貧血症基因療法BEAM-101,針對肝臟、肺臟之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AAT)開發的BEAM-302,以及正在美國進行初期臨床試驗的肝醣儲積症1A型候選療法BEAM-301。
另一方面,Beam將會停止一項尚在早期的B型肝炎標靶療法計畫;此外,其進入臨床一/二期、並在今年8月完成首位患者給藥的體外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ex vivo CAR-T)白血病療法BEAM-201,也將必須尋找合作夥伴。
Beam執行長John Evans表示,在充滿挑戰的募資市場中,他們必須在有限的資源下做出困難的抉擇;他們會繼續執行探索性的研究,但是沒辦法只靠自己,來推進每一個點子。
事實上,Beam已經是2023年第11家宣布裁員的基因療法/基因編輯公司。其他公司則有像是Editas Medicine、Graphite Bio、Sangamo Therapeutics、UniQure等。
跨國投資銀行Stifel分析師Dae Gon Ha表示,資本市場的挑戰和廣泛的情緒轉換(sentiment shift),已經在不同程度上影響未上市公司,特別是在罕見疾病領域、擁有大規模平台的公司。他認為,許多基因療法公司在今年必須更嚴格地控管支出、關閉研究項目,或是尋找策略備案。
雖然截至今年6月,Beam仍握有11億美元的現金及有價證券,但仍做出了裁員高達20%的決定,並預計在今年底完成,此舉節省的開銷將使得Beam的現金流足以運轉到2026年。在裁員及重新調整研發方向的消息發布後,其股價在當日上午下跌了超過10%。
參考資料:
https://www.biopharmadive.com/news/beam-layoffs-restructuring-base-editing/697151/
(編譯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