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對基因療法領域來說,是一個新的里程碑。在去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基因療法數量創新高,共批准了5款基因療法,為身處寒冬的生技產業帶來一絲溫暖,也顯見基因療法的研發正逐漸開花結果,邁向下一個階段。
2022年獲得FDA批准的基因療法,包含:楊森(Janssen Biotech)的多發型骨髓瘤CAR-T療法Carvykti、藍鳥生物(bluebird bio)的乙型地中海貧血療法Zynteglo及罕見腦部疾病療法Skysona、CSL Behring的B型血友病療法Hemgenix、Ferring的膀胱癌療法Adstiladrin。
全球再生醫學聯盟(Alliance for Regenerative Medicine, ARM)更預測,2023年美國可能會再批准至少5種基因療法,潛在受惠的疾病包括:鐮刀形血球症(SCD)、裘馨氏肌肉失養症(DMD)、A型血友病等。
顯然地,2023年將有望看見更多基因療法問世,包括首款基因編輯(gene-editing)療法。不過,外媒《BiopharmaDive》仍指出,基因療法領域仍面臨著5大挑戰,考驗著開發的生技業者。
挑戰1:批准不等於商業成功
基因療法公司Avrobio執行長Geoff MacKay也表示,2023年基因療法的關鍵主題將是「商業可行性」(commercial viability)。即使獲得法規單位批准,基因療法仍面臨著訂價高昂、社會大眾不熟悉以及行銷的複雜度等種種挑戰,可能使市場銷售不如預期。
例如,在美國第二款獲批的基因療法——諾華(Novartis)的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療法Zolgensma,在歐洲的銷售不如預期;已經先行在歐洲獲批的藍鳥生物,也前後將Zynteglo、Skysona兩項基因療法撤出歐洲市場。
訂價(pricing)將是一個大問題。例如,在2022年獲得批准藍鳥生物和CSL Behring,都有鑑於基因療法能為患者帶來長達數年的效益,而將價格訂為數百萬美元。目前醫療保險業者看起來對此並未大力反彈,但當基因療法影響到更多人時,情況可能就會改變。
此外,生技公司還必須證明他們的基因療法,能夠可靠地大規模生產。MacKay也補充,就像所有領域的醫藥都有贏家和輸家,但他相信到了2023年,成功的訣竅將會變得更加明確。
挑戰2:FDA是否跟得上快速成長的基因療法?
過去10年來,數十家生技公司前仆後繼投入基因療法,這意味著FDA需要處理的工作變得更多。
FDA負責權衡臨床試驗的啟動、提供業者在開發過程中所需的法規諮詢,但在疫情期間,FDA也遇到人才流失問題,負責審查基因療法的中心人員,亦在疫情期間和疫苗審查的工作壓力下流失。
不過,這項留才困境有望在藥廠與FDA達成新的使用者收費協議後得到挹注。FDA表示,旗下的生物製品評估研究中心(CBER),預計在未來2個財政年度增加近200位新員工。
FDA局長Robert Califf也在一週前的摩根大通醫療照護會議(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中表示,CBER不僅在雇用大量人員的預算大幅增加,還將專責基因療法的「療法產品辦公室」(Office of Therapeutic Products),提升到超級辦公室的層級,賦予更多自主權及權力。
MacKay認為,療法產品辦公室的擴張,加上法規監管成熟度提高、監管活動前景看好,對產業來說,等同於創新大門敞開的訊號。
挑戰3:基因療法新創如何撐過長期低迷?
2022年,生技市場整體陷入低迷、裁員的公司不計其數,基因療法開發公司也不例外。
數十家基因療法業者在2022年期間紛紛裁員,其中不乏相對較成熟的公司如BioMarin Pharmaceutical和藍鳥生物,以及備受注目的潛力新創Passage Bio、Taysha Gene Therapeutics等;知名的基因編輯公司Editas Medicine,也在近期宣布削減對幾種臨床階段療法的投資,並裁員20%。
雖然今年的財務願景尚未明朗,但預計基因療法領域,可能將出現更多整合,特別是許多基因療法公司過去在市場對其有利的時間點,過度吹噓其產品線,例如Taysha曾大舉列出18個計劃項目,並誇口每2~3年推出一款產品。
MacKay也表示,困難的財務環境將會刺激出更多的重組(restructuring)、整合、併購、重新調整產品線的優先順序,嚴重者可能出現股票下市、甚至是破產。
挑戰4:基因編輯療法安全性備受關注
2023年基因療法領域一大看點,在於CRISPR基因編輯療法有望在今年獲批。領先的跑者為CRISPR Therapeutics和Vertex Pharmaceuticals的exa-cel (舊名CTX001),該療法以鐮刀形血球症和乙型地中海貧血為目標適應症,預計在今年3月底提交藥證申請,並有望在今年稍晚公布結果。
若順利獲得批准,它便會證明:即使是一個在10年前的發現,也能在科學突破下突飛猛進。現在,開發者已經進展到探索直接在體內(in vivo)進行基因編輯的療法,而非先取出患者細胞進行基因編輯後、再送回患者體內的療法,目前Intellia Therapeutics是此領域的領先者。
不過,美國FDA對體內基因編輯的安全性,也曾發布過數次警訊,例如在2022年11月叫停了Verve的心臟病基因療法研究,Verve正在積極與FDA溝通中。安全性是基因編輯最重要的考量,因為如果發生脫靶效應(off-target effect)、造成錯誤的DNA改變,因此FDA對此態度非常謹慎。
挑戰5:極罕見疾病的商業模式?
許多基因療法鎖定的遺傳疾病非常少見,一個國家中可能僅有幾千、幾百人,甚至少到只有幾十人或幾人。
雖然對於患者來說,有些嚴重複合型免疫缺乏症(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 SCID)可能因此得到治癒,然而,許多藥廠卻已經從SCID基因療法撤退,或是不將其作為優先順位。
其原因在於,即使制訂了數百萬美元的售價,也可能無法彌補公司花更多的錢來蒐集所需的證據,且只能治療少數的患者,遑論評估開發罕見療法的效益難度相當高;此外,生物科技市場的低迷,也使得財務計算變得更加困難,使業者更優先考慮投資回報機會更大的項目。
法規監管機構也注意到這一點。CBER中心主任Peter Marks就表示,比起找到夠多的慈善團體為成千上百種不同疾病的基因療法買單,他們更傾向找出一種商業上可行的方法,讓產業界能夠依循,或是降低開發療法的法規門檻,例如對於超罕見疾病(ultra-rare disease),有機會沿襲使用相同技術產品的數據,以加快審查的速度。
參考資料:
https://www.biopharmadive.com/news/gene-therapy-editing-trends-outlook-2023/640234/
(編譯 / 吳培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