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基因療法先驅胡務亮再戰罕病 攜手啟弘合作病毒載體生產  

日期2025-06-11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啟弘生技宣布與臺大醫學院胡務亮榮譽教授的基因療法研究團隊建立合作。圖為啟弘生技核心團隊。(攝影/吳培安)

今(11)日,啟弘生技(6939)宣布與臺灣基因療法先驅——臺大醫學院胡務亮榮譽教授的基因療法研究團隊建立合作,將提供腺相關病毒第九血清型(AAV9)之病毒載體的製程開發GMP等級臨床實驗用藥製造、品質及安全性檢測服務的一站式服務,以支持該研究臨床階段一/二期實驗用藥的生產。
 
啟弘生技說明,胡務亮團隊正投入針對罕見遺傳疾病「涎酸酵素缺乏症」(Sialidosis)的新型基因療法開發,該研究採用AAV9作為載體包裹涎酸酵素基因帶入人體,若臨床試驗結果證實安全性及有效性,將為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胡務亮是臺灣基因治療發展的先驅醫師科學家,其在臺灣大學附設醫院小兒部暨基因醫學部任職期間,成功開發全球首個治療芳香族L-胺基酸脫羧基酶缺乏症(AADC deficiency)的基因療法,是國內第一個授權國外藥廠的基因治療,並於2022年及2024年分別取得歐盟及美國的上市許可。
 
目前,胡務亮的涎酸酵素缺乏症基因療法開發研究,在臺大醫院尖端醫療中心的支持下,已成功完成小鼠模式的治療,目前正積極做前瞻規劃。
 

臺大醫學院胡務亮榮譽教授。(圖/本刊資料中心)
 
涎酸酵素缺乏症是一種罕見的溶小體儲積症,涎酸酵素缺乏症尚無治療方法,患者主要依賴支持療法以緩解症狀。其起因於涎酸酵素的缺乏,導致唾液酸代謝途徑受阻,細胞內儲存過量無法分解的唾液酸寡糖,進而影響中樞神經系統、骨骼系統與網狀內皮系統。
 
涎酸酵素缺乏症的症狀,包括步態障礙或視力下降及肌肉抽搐、共濟失調、腿部震顫和癲癇發作等;肌肉抽搐會隨著時間而惡化,導致坐姿,站立或行走困難,最終需要輪椅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