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首頁
雜誌目錄
Vol. 75 股市動盪 生技醫療基金好時機?!
Vol. 80
Vol. 79
Vol. 78
Vol. 77
Vol. 76
Vol. 75
Vol. 74
Vol. 73
Vol. 72
Vol. 71
Vol. 70
Vol. 75
2020-06
股市動盪 生技醫療基金好時機?!
疫情不穩定下股市動盪,20餘檔生技醫療基金卻逆勢成長,
截至5月底,年報酬率都超過12%。不失入場好時機!
所有電子書
購買紙本雜誌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更多
新冠疫苗
投資評析
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 關注新冠疫苗、大型製藥
新冠肺炎(COVD-19)開啟新市場,尤其以疫苗為最顯著、確定性最高的市場,在目前尚不確定未來新冠病毒會流行多久的情況下,明年、後年甚至更久以後,新冠疫苗市場都仍舊存在。野村全球生技醫療基金除看好疫苗外,大型製藥廠在疫情中展現的應變力與網絡布局,也是野村持續投注的重點之一。疫情爆發,美國、英國與歐洲政府都積極投入疫苗開發,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在6月16日指出,川普政府致力於盡快取得有效的...
封面故事
投資評析
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 健康管理、預防、診斷、術後照顧
疫情大流行之下,各國競相研發檢測試劑、疫苗和藥物,也為醫療生技產業創造新商機,尤其是精準醫療、遠距醫療和數位醫療,將是後疫情時代的新趨勢。第一金全球AI精準醫療基金在精準醫療的持股配置高達7成以上,偏重健康管理、疾病預防、診斷、治療、術後照顧等醫療改善行為領域。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降低定序成本、大數據和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
封面故事
投資評析
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基金 看好下半年醫療手術設備
為了對抗新冠病毒,全球醫療體系都將有限的醫療資源集中分配至治療新冠患者為主,導致許多非緊急的手術延後。富蘭克林華美全球醫療保健基金在第一季將2-3成持股重置呼吸器、檢測、新藥和疫苗等與疫情有關的產業,下半年則看好醫療器材設備,尤其是手術設備,預計其需求在第三季開始會快速回升。新冠疫情爆發至今,重挫全球經濟和股市,然而生技醫療卻逆勢成長,第1季全球數位醫療(Digitalhealth)創新的投資金額...
封面故事
投資評析
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 重配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長期而言,市場終究會回到正常軌道。癌症、罕見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的需求趨勢均會持續增長。安聯全球生技趨勢基金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CentralNervousSystem,CNS)持股配置比例高達9成之多,包括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disease)、漸凍症等。美國疫情爆發初期,3月份美股全面崩盤,觸發4次熔斷機制,道瓊...
封面故事
投資評析
各大生技醫療基金 後疫情布局哪些領域?
過去5年,生技醫療產業因高藥價等負面因素受到壓抑,如今受惠疫情、一洗頹風,逆勢成長。下半年的後疫情時代,各家基金經理人究竟會看好生技醫療產業哪些次產業?持續投資針對新冠病毒的檢測、新藥和疫苗?抑或是開始回歸基本面?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超過1,000萬人,超過50萬人死亡,分布於187個國家/地區,史無前例地衝擊全球經濟和改變人類生活模式。今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2...
Editor's Note | 編輯筆記
更多
編輯筆記
臺灣生技股百億市值大關的考驗
近期,疫情帶來醫藥、診斷及檢測需求,沉寂多年的生技股一掃頹氣,業績成長題材股輪流接棒、類股持續扮演多頭,輪番漲停攻上難得一遇的大行情。下半年,一些耕耘多年的公司利多題材不乏,不管是授權、防疫、業績成長和新藥臨床進展,蓄積的臺灣生技醫藥能量有望如火山噴發,加上智慧數位醫療蓬勃綻放……更重要的是,經過這次疫情,還有誰會不認為健康最重要!臺灣半解封了,即將於7月22~26日登...
View Point | 專家觀點
更多
專家觀點
CDMO
Oskar Gold
Oskar Gold:製藥產業局勢變動快速 專業CDMO夥伴分散風險
OskarGold過去在公司主要負責關鍵客戶管理/市場及企業溝通/專案管理,現於為亞太新興全球市場部門擔任資深副總一職。在加入Vetter前,OskarGold曾主掌大藥廠的歐洲業務發展,擔任副總裁、董事和總經理等職位,同時是德國藥品製造商協會(BAH)國際委員會成員。Vetter總部位於德國拉芬斯堡(Ravensburg),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接受委託研究開發暨製造服務廠(ContractDevel...
Special Report | 專題報導
更多
專題報導
COVID-19
臺北市政府三度攜業者「全線上」參展
2020北美生技展自6月8日起至6月12日連5天展出,因應新冠疫情,首次全面採以數位線上模式進行。已有兩年率團前往北美經驗的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今年第三度輔助業者參展,6家業者透過每日24小時線上平台進行一對一媒合,探尋國際商機。儘管今年《BIO2020》改全面採以數位線上模式進行,已有兩年率團前往北美經驗的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今年一樣不缺席。臺北市政府攜6家生技業者參加北美數位生技展(BIO...
專題報導
COVID-19
疫苗打贏新冠肺炎之戰! 跨國製藥巨頭又說了什麼?
今年度全球的生技展BIO2020大會中,「疫苗」成為最熱門議題,全球無不引頸盼望新冠疫苗及早問世。此次論壇中,特別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疫苗進行了眾多的探討,「運用疫苗打贏新冠肺炎之戰」專題討論,國際重量級要角齊聚,共同討論開發疫苗進展及在全球分配藥物的挑戰。自新冠病毒(SARS-CoV-2)基因序列公布以來,全球研究人員都在加速開發新冠疫苗。目前尚無FDA批准的疫苗,專家估計,開發可以...
專題報導
COVID-19
共謀新冠解方 國際生技領導人說了什麼?
由生物科技創新協會(BiotechnologyInnovationOrganization,BIO)舉辦,一年一度的北美生技展(BIO2020)如期於美國時間6月8~12日盛大展開,為期5天。今年因受疫情影響,改以數位線上模式(BIODigital)進行,因此吸引了橫跨64國、28個時區,召集逾7000位與會者一同線上參與BIO大會。會議主題除了有近年來關注度甚高的基因治療、孤兒藥、細胞治療等,更...
Bio Library|生醫知識庫
更多
生醫知識庫
細胞治療產業鏈全球競逐 臺灣技術累積盼成長爆發
6月17日,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及環球生技月刊,共同舉辦「2020產業報告教室」系列論壇,邀請生技中心產業組ITIS研究團隊資深產業分析師王意婷、三顧生醫總經理唐洪德、路迦生醫董事長唐稚超、路明思生技執行長蘇隆畯、利加生醫營運長顧振芃,分享細胞產業如何建構產業鏈,邁向全球化、奪得國際布局先機。臺灣細胞治療產業持續累積技術能量生技中心產業分析師王意婷,首先以綜觀細胞產業趨勢為題開場。...
生醫知識庫
政府帶動產業發展 落實臺灣防疫長期實力
5月29日,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與生醫藥品化中心(BMCC)於線上主辦「疫情引發新思維與契機:如何落實臺灣防疫長期實力-從產業出發論壇」,邀請多位政府官員與產業代表,一同探討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臺灣生技產業扮演的角色與發展契機。開場致詞中,首先邀請到剛卸任副總統一職、回任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的前副總統陳建仁。他首先感謝衛福部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審慎對應、迅速反應」,...
People | 人物
更多
人物
黃升龍
生醫推手
臺大光電所黃升龍開發晶體光纖 寬頻光源世界之最
近日,囊獲兩岸多項創新創業大賽冠軍得主的安盟生技,其非侵入式高解析活體光學影像系統ApolloVue®S100,完成向美國FDA送件申請510(k)醫療器材上市許可。這是目前國際最高解析的光學同調斷層掃描儀(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透過儀器,不必切片,只需光照皮膚表皮層,便有機會讓早期皮膚癌得到精準診斷。該核心技術靈魂人物――臺大光電所教授黃升龍,2...
Company|新銳公司
更多
新銳公司
奈捷生技光纖微流體奈米微粒晶片3步法PK大型實驗室
去(2019)年底,德國百年大藥廠默克在全球500個團隊中,遴選出12個事業體創新發展夥伴,其中來自臺灣的奈捷生技,因其獨特的光纖微流體奈米晶片技術,僅憑3步驟就能完成頂尖實驗室水準的蛋白質分析,成為亞洲區唯一獲選的公司。今年1月《生醫科學期刊》(JournalofBiomedicalScience),由中央研究院吳漢忠研究員等人發表的評論文章(ReviewArticle)指出,自1950年首個抗...
Industry | 產業
更多
生醫趨勢
COVID-19
疾病治療
唐獎獲頒 「細胞激素」熱門風暴 IL-6 有望COVID-19解方之一!?
近期發佈的2020唐獎生醫獎,頒給三位發現不同「細胞激素」的科學家,他們分別發現了TNFα、IL-1及IL-6三大細胞激素所帶來的免疫及發炎反應。COVID-19疫情臨床顯示,COVID-19與SARS類似,致死主因和人體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關係密切,也就是俗稱的細胞激素風暴(CytokineReleaseSyndrome,CRS)。這些發現或將是下一個COVID-19解方之一。撰文/李...
投資評析
疾病治療
23家罕病新創公司募資總額逾80億美元
罕見疾病診斷確診平均時長5~7年,目前已知7,000多種罕見疾病,影響全球約3.5億人,但只有約200種疾病具有批准之治療方法。近日,Medicalstartups網站依照罕見疾病療法公司募資金額,更新23家清單,其中有7家公司募資金額超過1億美元,總金額超過80億美元。我們也將為讀者追蹤這些罕見疾病公司帶來什麼突破性療法。撰文/彭梓涵隨著創新科學的發展,生物製藥行業的研究人員在罕見疾病的治療中取...
Trend | 趨勢
更多
生醫趨勢
COVID-19
疾病治療
治療新冠潛在新型療法 誰有希望?
全球科學家正致力開發各種針對新冠肺炎(COVID-19)的潛在新療法,其中包括抗黴菌素azithromycin與肺炎藥atovaquone的藥物組合、血液稀釋劑、雄激素剝奪療法、腦幹迴路療法。但這些是否有望成為對抗新冠肺炎的希望呢?編譯/劉端雅雖然全球新冠疫情擴散速度有趨緩的跡象(確診人數高達1,000萬,死亡人數超過50萬例),但有關開發針對COVID-19的潛在療法,包括藥物、疫苗和抗體,仍如...
Native Bio | 在地生技
更多
在地生技
水試所「加熱」循環經濟大商機
廢牡蠣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經過提煉和加工可應用在食品、美容和醫藥。但以往約70%應用在飼料、堆肥及栽培介質,以改善土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近年將牡蠣殼,成功研發出有機碳酸鈣粉和加熱包,正進行技轉以大規模應用和商品化,盼將廢棄物轉化成有經濟價值產品。撰文/劉端雅攝影/彭梓涵牡蠣(俗稱蚵或蠔)養殖在臺灣超過200多年歷史,是臺灣最重要的淺海養殖經濟貝類之一。年均產量2.2萬噸、產值高達46億新...
Medicare | 新醫療
更多
新醫療
長庚成立臺灣首支「運動藥師」團隊
去(2019)年4月長庚運動醫療團隊成立臺灣第一支「運動藥師」團隊,希望從選手、藥事人員教育做起,再透過培訓之專業藥師協助把關,雙管齊下,避免選手誤觸運動禁藥。目前該團隊已完成16場508名參與者教育訓練,未來也將觀念、知識持續擴展,並將努力透過藥師全聯會、中華奧運運動禁藥管制組合作,讓運動藥師制度化,以永續經營。2008年臺灣女子舉重選手陳葦綾拿下北京奧運48公斤銅牌、2012年女子舉重選手許淑...
回雜誌目錄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