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0
尚未加入購物品項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首頁
雜誌目錄
Vol. 1 台灣生技十年磨一劍 產業才正振翅高飛!?
Vol. 6
Vol. 5
Vol. 4
Vol. 3
Vol. 2
Vol. 1
Vol. 1
2013-07
台灣生技十年磨一劍 產業才正振翅高飛!?
一位2003年就買進生技股票的小股東說,「套牢10年的股票,看來終於有機會解套了⋯⋯」
所有電子書
購買紙本雜誌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更多
封面故事
林榮錦
台灣東洋 最大特色劑型新藥集團
20年前,林榮錦從接手虧損累累的東洋起家,靠著捨棄與精簡原則,聚焦發展特色劑型新藥,逐步形成如今超過5家掛牌公司、市值超過5百億元的東洋集團。文/林宏文發展10餘年來的台灣生技新藥產業中,東洋集團董事長林榮錦,是大家公認讓許多瀕死企業鹹魚翻身的高手,目前東洋集團有包括東洋、智擎、永昕、晟德及東生華等掛牌公司,創造市值總合超過5百億元,傲視所有生技新藥集團。林榮錦從傳統藥商業務起家,東洋原本是日商公...
封面故事
許明珠
太景以國際規格 同步啟動兩岸新藥認證之路
成立12年的太景生技,如今已成為具備國際水準的新藥研發公司,奈諾沙星有機會成為第一個同時在兩岸申請藥證的新藥。許明珠期許太景繼續研發更多新藥,未來還要朝製造與行銷布局。文/林宏文、王柏豪從2001年創立的太景生技,目標一直很清楚,「就是要在台灣創辦一家具備歐美一流水準的生技製藥公司,要選擇創新藥物,有專利保護,可以賣到全世界各地,我們將歐美三期臨床及銷售授權給別人,但大中華市場保留下來自己做。」太...
封面故事
陳志明
安成藥業 P4學名藥領先大中華
2010台灣安成自美國安成切割獨立後,短短2年內,公司在去年興櫃掛牌,六月底又送件申請轉上櫃,股價一飛沖過250塊高價。憑藉世界製藥業知名華人的地位,陳志明計畫打造台灣安成,希望能像全球最大學名藥廠Teva一樣走向世界。文/林宏文去年以來,台灣生技新藥上市櫃中最異軍突起的,莫過於安成國際藥業。這可能也是台灣生技發展十餘年後,因為股市資本市場興起所帶來最振奮投資界的範例。6月25日,興櫃股特殊學名藥...
封面故事
張世忠
基亞肝癌新藥 兩岸臨床大會師
公司目前12.87億資本額,去年處分出售上海轉投資公司獲利13億台幣;宣佈跨入人用疫苗市場,打破目前台灣獨家壟斷局面;一路顛簸走來的肝癌新藥PI-88終於在亞洲如火如荼展開三期臨床……。目前台灣生技上市公司中唯一醫生創業的張世忠,靈活的經營策略讓同業稱羨。文/林宏文、李明捷去年十一月,基亞以檢驗試劑為主的大陸轉投資上海浩源,決定出售給紐約證交所上市公司珀金埃爾默公司(P...
封面故事
江宗明
寶齡富錦力爭首例FDA腎病化學新藥
1976年9個藥學系班友創業,一起走過30多年,為立志消除台灣「洗腎王國」之名,2001年轉型投入Nephoxil新藥開發。又歷經了十年,完成全球三期臨床實驗,將於8月間向FDA遞件,爭取成為本土研發及首宗上市的化學新藥。文/林宏文、王柏豪在目前台灣所有的新藥開發上市櫃公司中,寶齡富錦是極少數由傳統藥廠轉型生技公司,且戰績不亞於新興的新藥開發公司。寶齡富錦也早在2004年即登上興櫃市場,是台灣OT...
Editor's Note | 編輯筆記
更多
編輯筆記
逸君,你在哪裡?
如果大家接受,甚至願意肯定我們的媒體平台能為產業服務或付出貢獻,希望業界朋友們能和我一起想念一個大家的朋友,那就是前生技時代月刊的社長蔡逸君。2000年後,台灣第一波生技風起雲湧,逸君當時才三十出頭,自己創業成立了「生技時代」月刊,也讓我們有機會深入台灣生技的各個角落,見證了產業發展的軌跡。如果沒有他的遠見、膽識,特別是創業冒險的精神,這些都是我沒有的。今天,我們團隊個人也不會有機會再度紀錄台灣生...
Opinion | 名人語錄
更多
名人語錄
李非
從『規模化』經濟角度看生技
產業規模夠不夠必須取決於市場,且這個市場是要一個大眾消費得起的市場,而市場又取決於成本環境。生技產業現在看來還是成本的問題。世界產業經濟歷經了以勞動密集為主的第一波產業,以工業為主及資本密集的第二波產業,第三波就是目前以新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為主的知識密集產業。第三波產業到底是一條什麼樣的發展道路?大家都非常關注。會不會是生物科技?也不知道。但我個人認為,相對於新材料和新能源,生物科技相對空間發展...
ViewPoint | 專家觀點
更多
專家觀點
曾惠瑾
善用租稅優惠 成本效益數十倍
2010年財政部統計數據推估,每家新藥公司年平均研發投抵效益之抵減稅額約938.4萬元,且可遞延到開始獲利年度連續5年使用,若僅適用產業創新條例,一家連續虧損10年的公司,其稅負效果相差高達9384萬元,相當驚人。生技新藥產業是極具未來潛力的新興產業,然而,和大部分產業相比,生技新藥公司的育成過程卻是相對漫長且辛苦。因此,政府在扶持國內生技新藥公司方面,提供了相當多的協助。包括:優於一般產業的租稅...
Trendency | 趨勢
更多
趨勢
亞洲蛋白質藥物開發風起雲湧!?
文/張大慈 (本文作者為清華大學分子研究所所長)每年的日本生技展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生物技術大展,也是國際藥廠一探亞洲生技的門戶。今年五月中於日本東京舉辦生物技術展為期三天,總計吸引超過六百家廠商參展,超過1萬5千名全球生技製藥公司、大學、研究單位、及投資者參加,國內參展廠商超過十家約50餘人,觀摩及洽詢商機的業者人士也超過20名。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今年特別展出蛋白質藥物開發研發的成果,並爭取...
趨勢
生物仿製藥、孤兒藥將大行其道!?
文/許毓真 (生技中心ITIS產業分析研究員) 歷年來,全球生技莫不以美國世界生技展(BIOInternationalConvention,以下簡稱BIO)馬首是瞻,今年的BIO2013於4月底在芝加哥McCormickPlace舉辦,至今已邁入第20個年頭。BIO大會每年吸引來自65個國家、超過4,000家企業、15,000人以上參觀者參與,今年BIO2013會場內的一對一商談會議數量預計超過...
Investment | 投資
更多
投資
許敏
心臟新藥和基因檢測話題高
美國大盤下滑,生技指數表現抗跌,6月底漲幅超過10.54%,今年以來上漲22.53%。五大漲幅公司以新藥開發為主,基因檢測股受話題影響異軍突起。編譯/許敏由於美國聯準會可能縮減寬鬆政策規模,逐步退出QE,美國三大股指普應聲下跌,跌幅在1.8%到2.0%不等,國際油價與金價也分別下挫5.1%與6.9%。然而在一片大跌聲中,仍有43支市值超1000萬美元的個股漲幅達到了20%以上,這些漲幅領先的個股幾...
投資
宋豪麟
電子業大戶「三選原則」轉進生技新藥類股
即使在六月歷經美國聯準會(FED)退市的衝擊,台灣生技醫療類股仍漲勢驚人,18家公司市值衝上100億元以上,交出歷來最佳成績單。電子股大戶已經悄悄轉進生技類股成為神秘大股東。文/ 宋豪麟 (鑽石生技投資有限公司直接投資部協理)6月以來,精華、F-金可兩家醫材公司股價都分別創新高,台灣神隆股價來到70元以上,市值衝高到460億元,另外,浩鼎、基亞、安成、東洋、喬山、智擎、中裕、台微體、葡萄王、泉盛、...
投資
宋豪麟
2013下半年生技股發燒議題 停 看 聽!
許多下半年排隊進入IPO之列的生技案,預料將再掀起相關產業技術熱門討論的話題。不過,話題強代表爭議性高,掌握事實數據、瞭解醫療市場應用,務實評估,以減少風險。文/ 宋豪麟 (鑽石生技投資有限公司直接投資部協理)2013下半年,伴隨國際經濟發展,以及生技類股進入多頭、回歸基本面的趨勢下,有幾大重點值得觀察。首先,美國QE3步入尾聲,帶領全球資本市場進入資金行情退場的陣痛期來臨,目前中國股市又正反映中...
投資
宋豪麟
生技投資從本夢比進入本益比
國外經驗顯示,生技股並非一般人所認為的防禦型類股,近期生技股的回檔屬於系統性風險影響下的正常回檔,而非泡沫破裂的開始……文/ 宋豪麟 (鑽石生技投資有限公司直接投資部協理)今年以來,全球股票型基金以生技基金平均逾三成的漲幅最佳,醫療保健基金也有22.76%的漲幅,全球生技指數皆在今年創下新高,顯示資金對於生技醫療產業的熱度逐漸提升。2013年初,台股的生技類股成為股票市...
Company | 生技尖兵
更多
生技尖兵
新銳公司
泰合
泰合快攻新藥開發 興櫃未演先轟動
陳瑞薰計劃在3年內,率領平均年齡不到35歲的泰合生技上興櫃,將可望打破國內新興生技新藥類股公司中,掛牌速度最快的記錄!文/王柏豪2010年7月才登記成立,專注在經皮藥物傳輸系統(DrugDeliverySystem/TransdermalDeliverySystem,簡稱DDS/TDS)的泰合生技藥品股份有限公司(泰合生技),其創始團隊以其多年累積的研發實力及成功創業經驗,新成軍不到2年,已經開發...
Industry|產業
更多
產業
新藥開發
ASCO
獵殺癌症的十大銀色子彈
今年在美國芝加哥舉辦的美國癌症臨床醫學會議(ASCO)甫落幕,FDA在會議上宣誓「突破性藥物方案」放寬臨床實驗等級審核,許多臨床實驗中的癌症新藥發展也因此直線疾行,哪些癌症療法是今年看好的重點?哪些藥物又是藥廠最有希望的下一顆銀色子彈?文/馮雅雯每年的美國癌症臨床醫學會議(ASCO,theAmericanSocietyofClinicalOncology)主導著國際間癌症藥物開發的動向與趨勢,所有...
產業
基因體
人類基因組 近兆億美元經濟產值!?
美國Battelle國際研究機構最新出爐統計報告,截至2012年,人類基因組計畫總計為產業經濟帶來了將近1兆美元的衝擊,回收報酬率高達65倍…。安潔莉娜新聞風暴引起一些民眾恐慌並對基因求知若渴,美國最高法院判決人類基因無法申請專利,基因產業將再次風起雲湧嗎?編譯\許敏資料來源:本刊產經資料中心、醫藥經濟報好萊塢巨星安潔莉娜裘莉(AngelinaJolie)因帶有罹患乳癌乳高風險的BR...
Bio China | 大陸生技
更多
大陸生技
李時珍醫藥林朝輝公開大陸合作心法
近9000業務人員、中國各省500個銷售據點、店中店銷售模式,和中國4萬多家連鎖藥店緊密合作,林朝輝以利他主義打下中國市場。文\圖\王柏豪《2012年度中國製藥業百大》榜單出爐,百大當中唯一一家由台灣人創辦經營的李時珍醫藥集團名列第58名,短短四年之內從擠進百大前進到前60大,一張中國千年的老招牌「李時珍」和「本草綱目」被一個台灣人重新擦亮,成為中國製藥同業圈內的話題。李時珍醫藥集團也在《2012...
大陸生技
解碼中國20大製藥企業品牌力
耐吉(Nike)和星巴克(Starbucks)崛起的功臣史考特.貝柏瑞(ScottBedbury)曾在《品牌始終來自人性,ANewBrandWorld》一書中提出關於企業品牌化的原則,其中一點提到「大並不是變壞的理由——真正偉大的品牌會用其超人力量來做好,並且將人和原則放在利益之前」。這表明無論一個企業規模如何,都需要謹慎管理好品牌這筆價值豐厚的無形資產。而下述中國這20家...
大陸生技
2012年中國100大製藥業排名暨分析
資料提供\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經濟研究室「中國製藥業百大排行」由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和《醫藥經濟報》共同舉辦,2012年度的評選活動於2013年1月正式啟動,評選委員會對中國境內註冊的企業進行了為期5個月的密集式調查。今年度發佈的“中國製藥業百大排行”,化學中間體、藥用輔料、醫療器械、衛生材料、製藥機械、獸用藥品,以及化學原料藥營收占比超過90%的製造企業均不在統計範圍內,同時...
大陸生技
2012~2013年度連鎖藥店風雲人物
文.圖\21世紀藥店報提供柯雲峰:一切從實際出發柯雲峰,廣東大參林連鎖藥店有限公司董事長,廣東省第十二屆中國人大代表。從1993年一家單體藥店,經過20年勵精圖治,柯雲峰帶領大參林從一個區域性連鎖藥店晉身為中國領先的大型企業,如今成為擁有1210家直營門店、跨6省(市區)的中國知名連鎖企業。如同他自己常說的“一切從實際出發”,務實成為柯雲峰最大的辦事風格。而大參林相對獨特的...
大陸生技
了解藥店通路新政共創市場
中國“十二五”政策一公佈,也震盪了台灣的生技醫藥行業,從政府到產業大家都在討論它帶來的影響,繫緊著產業將如何邁入大陸的步伐。行業管理後續政策及標準、醫保政策、醫藥分業、醫療機構體制改革、價格體制改革…等,究竟是怎麼回事?看處在最貼近民眾、最終端銷售的中國連鎖藥店,如何從分秒必爭的生存之道,自身轉型升級服務方式和盈利模式,你就能掌握變動!文.圖\李明捷 資料提...
People|人物
更多
人物
蘇懷仁
「寶劍出鞘」 擊劍俠卻傳走他鄉!?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用「寶劍出鞘」來形容台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未來,中心經費將走「非傳統作法」,政府每年編列1億元,暫定3∼4年,並視情況調整。Si2C功能與作用重新啟動,但一樣備受業界檢驗。一手催生Si2C的首席顧問蘇懷仁曾一度求去,他的未來動向備受關注。文/李沛羽 採訪/林明定林宏文 李沛羽2011年11月開始成立運作的台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SupraIntegrationandInc...
R&D Center | 研發中心
更多
研發中心
40歲清大分生所 腦科學揚威國際
文/李沛羽引領國內分子生物技術的清華大學分生所40歲了!分生所在5月舉行40週年慶暨生技產業校園徵才活動。當天退休教授許宗雄開場分享分生所一路走來的點滴,多位嘉賓如創所元老五鼎生技公司董事長沈燕士、曾為兼任教授現任中研院分生所所長的鄭淑珍院士、合聘教授李遠川院士、及科學人雜誌總編輯暨清大特聘教授李家維等都出席盛會。開創教授創業並創下生技股第一家上市公司、連續三年獲得〈富士比〉亞洲最佳200企業的沈...
研發中心
揭秘跨國藥廠流感疫開發秘密基地
文/李明捷 圖/NIDVD 今年四月,當兩岸忙著極力撲殺H7N9禽流感疫情,國內疫苗廠商間彼此為了衛生署採購交流會議意見衝突,掀起了另一番讓國人輿論的風波。此一同時,廈門大學國家傳染病診斷試劑與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以下簡稱NIDVD,NationalInstituteOfDiagnosticsAndVaccineDevelopmentInfectiousDisease),卻正和疫苗跨國藥廠賽諾菲...
回雜誌目錄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