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NEW
11/19《生技股動態》
新聞集錦
NEW
8億美元!橙帆醫藥攜手Avenzo 攻Nectin4/TROP2雙抗ADC藥;2024AHA:禮來心血管口服新藥臨床二期優 降壞膽固醇85%
新聞集錦
NEW
11/19《生醫焦點雷達》
新聞集錦
三親試管嬰兒
降低粒線體缺陷疾病!澳洲成為全球第二可「粒線體捐贈」國家
2022-05-03/
記者 彭梓涵
繼2015年英國允許粒線體捐贈後,4月29日,澳洲政府宣布成為全球第二個將三親(即父、母、捐卵者)試管嬰兒(3-ParentIVF)合法化的國家。這項技術目的是將捐贈者卵子中的健康粒線體,取代受贈者卵子中的缺陷粒線體,以防止生育出可能因粒線體缺陷引起疾病的下一代。 此項法案又稱Maeve法,該法案是以澳洲一名6歲患有 Leigh症候群((亞急性壞死性腦肌病變(Leighsyndrome))的粒線體...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5/03《生技股動態》
2022-05-03/
新聞中心
市場觀測✔️仁新(6696)LBS-008用於治療斯特格病變新藥獲FDA快速審查認定✔️祺驊(1593)擬發新股為對價加持韻智Curves35%股權,深耕健身休閒領域,完成後持股70%✔️科妍(1786)含麻藥凝膠新劑型玻尿酸皮下填補劑獲TFDA第三類醫材銷售許可✔️浩鼎(4174)取得OBI-999「共軛生物分子、醫藥組成物及方法」台灣發明專利✔️創源(4160)董事會通過技術長張台聖升任案✔️...
新聞集錦
斯特格病變
黃斑部病變
新藥
仁新斯特格病變眼科新藥 獲FDA快速審查認定
2022-05-03/
記者 彭梓涵
今(3)日,仁新代子公司BeliteBio公告,其治療斯特格病變新藥LBS-008,已通過美國FDA審查,授與該藥「快速審查認定」(FastTrackDesignation),仁新表示,此認定將有利於加速未來提交新藥查驗登記申請(NDA)的時程。 Belite開發中候選藥物LBS-008,為治療乾性黃斑部病變與斯特格病變口服新藥。LBS-008已取得美國FDA授予孤兒藥認證(ODD)及兒科罕見疾病...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美零售龍頭Walmart推糖尿病遠距照護計畫;FDA擱置Vertex糖尿病細胞療法臨床1/2期 股價下跌4%
2022-05-03/
記者 吳培安
《臺灣》顛覆教科書!中研院首揭細胞「無合成分裂」登《Nature》 昨(2)日,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陳振輝團隊在研究斑馬魚發育時,意外發現另一種獨特的細胞分裂方式,其分裂過程不需要進行遺傳物質(DNA)複製,因此命名為「無合成分裂」(asyntheticfission),於今年4月登上知名國際期刊《Nature》,並獲專文推薦。 細生所所長李奇鴻表示,此研究顛覆過去百年來的細胞分裂...
新聞集錦
代謝療法
北極星藥業六月轉上市 肺間皮癌「代謝療法」最快2023年底取證
2022-05-03/
記者 彭梓涵
預計在六月掛牌上市的北極星藥業-KY(6550),今(3)日,舉辦上市前媒體交流會,會中董事長陳鴻文與執行長陳紹琛為公司核心「代謝療法」ADIPEG-20新藥進展說明,該療法目前鎖定肺間皮癌、軟組織肉瘤、肝癌及腦癌4大領域,已進行多國多中心臨床試驗,北極星也目標2026年,取得兩張藥證,同時積極發展台灣與海外CDMO業務。 北極星董事長陳鴻文表示,北極星發展中的新藥ADIPEG-20是利用癌細胞對...
新聞集錦
PEG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原來PEG過敏作祟!?廠商推檢測 盼降低兒童mRNA疫苗不良反應
2022-05-03/
記者 巫芝岳
國內兒童新冠肺炎疫苗正式開打,疫苗不良反應問題再度成為討論焦點,許多人也因為出現皮膚過敏、紅疹、蕁麻疹而通報就醫,讓家長非常擔心遲疑。究竟什麼原因會導致過敏?有沒有辦法能預防呢?根據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的報告,施打mRNA類型的新冠肺炎疫苗,例如:莫德納(Moderna)、輝瑞(Pfizer)/BNT等,相較於流感疫苗出現的過敏機率,可高出近十倍,有人產生嚴重蕁麻疹,甚至發生過敏性休克...
新聞集錦
基因圖譜
疾病風險
《Nature》子刊:近萬人研究!建構逾2000種DNA變異-蛋白質圖譜
2022-05-03/
記者 劉馨香
2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HopkinsUniversityBloombergSchoolofPublicHealth)發表一項新的基因圖譜研究,以近一萬歐裔和非裔美國人,建立2000多種血液蛋白與DNA變異的關聯性。該研究發表於《NatureGenetics》,結果有助於了解疾病的分子原因,並確認可用於治療這些疾病的目標蛋白質。該研究包括7,213名歐裔美國人和2,338...
新聞集錦
甲骨文
Oracle
癌症
診斷
傳奇富豪Oracle創辦人Ellison 1850萬美元瞄準癌症AI分析新創
2022-05-03/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日,全球前10大富豪之一、全球性商用軟體供應商甲骨文(Oracle)創辦人LarryEllison領投一家人工智慧(AI)腫瘤學檢測分析的公司ImageneAI,該公司A輪募資共募集2150萬美元,Oracle創辦人Ellison就投了1850萬美元。 其他投資者包含南加州大學(USC)醫學和生物醫學工程教授DavidAgus和以色列最具知名度的創投PitangoVentureCapit...
新聞集錦
Supernus
過動症
Supernus成人過動症「非興奮劑」 20年來FDA首批! 友霖已簽製造約
2022-05-03/
記者 巫芝岳
近日(4月29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近20年來,首款可用於成人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非中樞神經刺激劑(non-stimulant)(或稱非中樞神經興奮劑)療法「Qelbree」。該藥物是由SupernusPharmaceuticals所開發,獲批消息也讓公司周一股價上漲4.4%。Qelbree在去年4月首先獲批用於6-17歲兒童,同樣為十年來首款非中樞神經刺激劑的兒童AD...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05/03《生醫焦點雷達》
2022-05-03/
新聞中心
拓展國際醫衛合作蔡英文勗勉典範醫院工商時報2022/5/2別只代工阿斯匹靈,林榮錦:台灣應搶進生物藥CDMO中央社2022/5/1合一皮膚藥Ⅱa期達探索性效果,下月完成CSR認列4000萬美元簽約金財訊快報2022/5/3食藥署點頭口水快篩光鼎、安特羅、各家代理急追趕Gbimonthly2022/4/30仁新Belite納斯達克初登場打破黑五魔咒逆漲逾190%Gbimonthly2022/4/30...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唾液採檢
食藥署點頭口水快篩 光鼎、安特羅、各家代理急追趕
2022-04-30/
記者 彭梓涵
本土疫情升溫,快篩試劑需求大增,民眾有感於鼻咽採檢快篩的不適感,期望開放唾液快篩產品。現階段,國內已核准5件專業人員用唾液檢體核酸檢測試劑。昨(29)日,衛福部食藥署通過首件「居家唾液抗原快篩檢測套組」,企業與民眾將可自行透過口水採樣進行檢測。隨著疫情變化,定點照護檢驗(POCT)成為企業和居家有效且便利的檢測趨勢。現在,「唾液檢測」也成為許多國家常用的檢測方式之一。以澳洲為例,該國目前批准42個...
新聞集錦
斯特格病變
黃斑部病變
新藥
納斯達克
仁新子公司Belite納斯達克初登場 打破黑色星期五逆勢上漲逾190%
2022-04-30/
記者 彭梓涵
昨(29)日,美股道瓊指數重挫逾900點,那指崩跌4.17%,來到2022年迄今新低點。不過,台灣專注眼科疾病的仁新醫藥(6696)子公司BeliteBio(Nasdaq:BLTE),卻在納斯達克首次公開募股(IPO)逆勢飆漲,期間多次熔斷,BLTE發行價為每股6美元,一開盤後股價翻倍至12.5美元,盤中一度飆升至17.5美元股價上漲超過190%,打破黑色星期五魔咒。Belite敲響納斯達克大鐘,...
第一頁
上一頁
249
250
251
252
253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