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NEJM》諾和諾德減肥GLP-1明星藥 緩解關節炎疼痛媲美鴉片類止痛藥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4D揭示大型內皮細胞源性EV生成過程
科學新知
NEW
美癌症登月計畫建構腫瘤3D圖譜!最新12篇研究登《Nature》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 Genetics》迄今最大房顫基因圖譜問世 50萬筆資料 發現多個新風險基因標靶
2018-06-18/
記者 王柏豪
《NatureGenetics》最新一期內容中,透過全基因組分析發表了一項迄今最大的人類心房顫動(AtrialFibrillation,AF)分析研究結果,揭示了幾十個新的遺傳基因風險因素,將AF相關的基因數量增加到三倍以上,擴大了AF的基因圖譜,也拓展研究人員對AF的生物學途徑及發病機制的理解,有助於對AF的治療方法進一步發展。研究人員收集了50多萬人的心臟健康資料,其中有65,446名AF病人...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science》關鍵基因LIMA1突變 戰勝膽固醇
2018-06-17/
記者 彭梓涵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一般視為壞的膽固醇,他會附著於血管壁上,過量時就會造成動脈硬化;LDL-C的表現會因人而異,也會受到遺傳因素影響。近日發表於《science》期刊上的研究指出,來自中國哈薩克家族中的LIMA1基因,發現一種罕見的移碼突變,在小鼠模型中證實LIMA1的缺陷的小鼠,會降低膽固醇的吸收,確定LIMA1是調節腸道膽固醇吸收的關鍵蛋白。由於現代人飲食中攝取過多的動物性脂肪,...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奈米微脂體增添「化學開關」 安全有效遞送抗癌藥
2018-06-17/
記者 徐淨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所研究員羅傅倫研究團隊發現一種簡單且通用的化學方法,能有效將抗癌藥物主動裝載並穩定保留在奈米微脂體中,在抗癌有效成分抵達癌細胞後才釋放,減少藥物外洩於體內循環造成全身毒性之副作用,並提高藥物遞送效率。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NatureCommunications》。(原文連結)奈米化療藥物為癌症治療時常利用的主要治療方法,而如何有效降低正常細胞被殺傷、減少副作用,並透過奈米微脂體遞...
科學新知
精準醫療
基因檢測
科學要聞
透過基因檢測 預估早產風險
2018-06-16/
記者 彭梓涵
了解妊娠的時間和計畫,已是數千年來令人感興趣的話題,從古希臘人開始,就對胎兒的發育有著詳細的記載,了解懷孕的過程與時間,但從過去到現在,科學知識還是無法提供分子測試來確認妊娠時間與胎齡。人類絨毛膜促進激素(HCG)和甲胎蛋白(AFP)最常用來檢測受孕和胎兒是否有併發症,但兩種分子都無法提供胎兒正確的胎齡,非侵入性血液檢測,可能有助於改善產前檢查。早產的發生率約8%~10%,週數越小的胎兒,器官越不...
科學新知
基因編輯
科學要聞
《Nature Medicine》雙重擊!p53影響CRISPR的基因編輯
2018-06-14/
記者 彭梓涵
日前於NatureMedicine發表了兩篇來自不同團隊的研究,其研究暴露了尚未成熟的CRISPR/Cas9技術可能存在重大的缺陷;研究者發現當CRISPR/Cas9在進行基因編輯時,在轉化癌細胞上有很高的普及率,副作用也很低,但在轉化人類多功能幹細胞上,效率卻很差,進一步調查發現關鍵調控蛋白竟是p53;p53在另一項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的研究也指出,當CRISPR/Cas9在進行編輯時,導致的DN...
科學新知
全球新聞
中研院
科學要聞
蛋白質研究
中研院團隊解析蛋白質品管機制 生物工程新躍進
2018-06-11/
記者 徐淨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顏雪琪研究團隊日前發現,一個由蛋白質管理蛋白質品質的機制:CRL2蛋白能辨識出缺陷蛋白的尾端特徵,進而將其標記、清除。該「品管機制」的發現為蛋白質降解調控研究豎起一座里程碑,對蛋白質生物工程應用注入新的思維,有助蛋白質品管缺陷疾病發展醫療策略。該研究成果已於5月發表於國際期刊《分子細胞》(MolecularCell),同時獲選為該期刊當期重點論文,並撰以專文介紹。人...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動脈粥狀硬化
《Nature》抗氧化磷脂抗體可抑制小鼠動脈粥狀硬化
2018-06-11/
記者 彭梓涵
由於現代人飲食中攝取過多的動物性脂肪,使得體內血液中膽固醇量增加,大量脂質會沉積於血管的內皮下層,其中大部分的脂質為低密度脂蛋白(LDL),進而導致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ticlesions),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 氧化磷脂(Oxidizedphospholipids,OxPL)會表現於低密度脂蛋白表面稱之ox-LDL,這種磷脂質表面會被巨噬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辨認,當巨...
科學新知
肺癌
科學要聞
戒菸五年後肺癌風險下降
2018-06-10/
記者 彭梓涵
依全球統計,每年吸菸導致肺癌致死人數約169萬人,肺癌可透過早期診斷降低約20%的死亡率風險,若加上戒菸成功,估計該效益可以增加至38%。一項由范德比爾特大學研究團隊發表的最新研究,該團隊追縱將近9000人30年間的抽菸習慣,團隊發現,戒菸時間越長,肺癌風險降低越多,但是戒菸25年之後,肺癌的存在風險仍是不吸菸者的三倍之多。此次研究是依序佛雷明漢心臟研究(FHS)的肺癌風險相關的研究,至1948年...
科學新知
腸道菌
腸道微生物
科學要聞
精神疾病
腸道微生物紊亂 誘發小鼠焦慮
2018-06-08/
記者 彭梓涵
腸道的微生物與身體的健康有很大的關係,而腸道的菌相也和神經疾病的發生有關,近日,韓國慶熙大學的團隊,發表於《Nature》子刊《MucosalImmunology》上,確定了引起小鼠焦慮的抗生素類型,他們發現小鼠暴露於氨芐青黴素(Ampicillin)下會導致焦慮與神經炎與結腸炎。焦慮症是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焦慮症發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遺傳,自主神經激發狀態高、神經質傾向高、認知偏差、人際關係衝...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完整的繪製惡性膠質母細胞瘤的基因圖譜
2018-06-07/
記者 彭梓涵
《Naturecommunication》日前發表了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GBM)研究的最新成果,將完整的繪製了,膠質母細胞瘤的基因圖譜,該突破性的研究,對於開發致死的腦腫瘤標靶治療,帶來更多的受惠。作為膠質母細胞瘤的開拓者,HaiYan教授,於2008年首次發現了異檸檬酸脫氫酶IDH1/2基因突變在GBM中的重要角色,2013年他又發現了TERT啟動子(TERTp)是多種常見腫...
科學新知
精準醫療
基因檢測
科學要聞
乳腺癌
ASCO
基因檢測讓部分乳癌患者不需要額外化療
2018-06-06/
記者 彭梓涵
粉紅色的力量,乳腺癌,是全球女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後,通常會給予輔助性的化療,來防止癌細胞轉移與復發,這是降低乳腺癌致死的做法;但日前(3),於芝加哥舉行的美國腫瘤ASCO年會上,公布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證實大部分的乳腺癌患者不需要接受輔助性化療。古往今來,化療雖然是治療癌症的不擇手段,但也嚴重影響病人的健康細胞,然而所有乳腺癌患者都需要接受術後輔助性化療嗎?紐約布朗克斯的M...
科學新知
腦神經
幹細胞
腦科學
科學要聞
抗重力肌肉的活動量將影響大腦神經幹細胞
2018-06-05/
記者 彭梓涵
運動的好處很多,包括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等,而現代人運動的目的更是希望消耗過多的熱量,來幫助減肥達到完美的體態,這些都是運動帶來的附加價值,然而面對具有運動限制的人來說,他的影響可不只是這些,他有可能會影響了整個神經系統。根據《FrontiersinNeuroscience》期刊,最新發表的文章中提到,嚴重的運動限制,不僅會影響肌肉運動與代謝系統,還會改變神經生成(neurogemesis)...
第一頁
上一頁
124
125
126
127
128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