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GBI International
NEW
Trailblazer in Regenerative Medicine: Meet Taiwan’s Pioneer in Parkinson’s Stem Cell Therapy!
新聞集錦
NEW
彰化員榮攜弘光科大 產學合作發展在地特色、智慧醫療;GSK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 獲國家新創獎
生技醫藥
NEW
南台灣5醫院 成立台南抗癌國家隊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DMD
罕病基因治療試驗再次停止! Solid 股價暴跌71%
2019-11-18/
記者 彭梓涵
日前,基因治療公司SolidBiosciences宣布其治療杜馨氏肌肉萎縮症(DMD)高劑量SGT-001基因治療,因嚴重併發症,再次中止試驗,消息宣布當天SolidBiosciences股價下跌71%,是2018年公開募股以來最低點,市值縮少近24億美元。SGT-001為SolidBiosciences臨床階段的重要候選藥物,今年2月,因為治療後組織切片結果,顯示微抗肌萎縮蛋白( Micro-d...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週末補眠沒有用?國衛院「作息足跡」app 捕捉睡眠規律
2019-11-18/
記者 李林璦
今(18)日,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醫師研究團隊開發了一款手機程式「作息足跡」(Rhythm),透過每個人使用手機的行為模式,推算睡眠時間與作息的改變,準確度高達90.4%,節律一致性也有87%,此外,透過視覺化圖表讓睡眠作息變化一目瞭然,同時增加偵測睡眠時間的彈性機制來比較週末和週間的作息差異,避免使用者產生社交時差的問題,可讓國人能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睡眠型態的健康管理。 ...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FDA首批鐮刀型紅血球疾病標靶療法 諾華預測年銷破十億美元
2019-11-18/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6),諾華(Novartis)公司宣佈,美國FDA批准其Adakveo(crizanlizumab,又名SEG101)療法上市,可用於預防16歲以上鐮刀型紅血球疾病(Sickle-celldisease,SCD)患者發生血管阻塞危機(Vaso-occlusivecrisis,VOC)。這是FDA批准首款治療VOC的靶向療法,且是20年來首個新鐮刀型紅血球疾病藥物。諾華表示,對於大多數患者而...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智耕「腎食堂」低鉀蔬菜 獲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
2019-11-16/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3),致力於開發低鉀蔬菜的智耕創新公司獲經濟部中小企業頒發創新研究獎,智耕為了讓腎臟病友也能安心吃菜,執行長黃明發以特殊培育法種出「腎食堂」低鉀蔬菜,可降低蔬菜中60%的鉀離子含量,並於2017年獲得創新創業獎、2018年獲得科技部萌芽計畫補助。 藥師出身的黃明發,在國防醫學院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畢業後,數年前回到臺南老家時,看到罹患腎臟病的岳母,洗腎洗了17年,因為血液透析需控制鈉、鉀、...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新型螢光壽命成像
DNN
FLI
新型螢光壽命成像改善癌症治療 推動精準醫療
2019-11-15/
記者 劉端雅
近(13)日,倫斯勒理工學院(RPI)研究團隊,展示一種快速、全面的組織和細胞螢光壽命成像(FLI)新技術,該技術不僅可看到特定器官的外觀,更可深度顯示細胞內的情況,改善癌症等疾病的檢測、診斷和治療,為臨床上使用奠定了基礎。此研究刊登在《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RPI生物醫學工程教授XavierIntes表示,RPI研究團隊設計一種稱為...
新聞集錦
大陸生技
國際快訊
FDA批准中國百濟神州淋巴癌新藥在美上市
2019-11-15/
記者 吳培安
中國免疫腫瘤新藥研發公司百濟神州生技(BeiGene)於昨(14)日宣布,其Brukinsa(zanubrutinib)已獲得美國FDA加速審查批准,可作為難治型(refractory)/復發型(relapse)被套細胞淋巴癌(mantlecelllymphoma,MCL)成年患者的二線藥物,預計在未來幾週內即可在美上市。這也是百濟神州第一項順利取得批准的新藥。本次加速批准是基於Brukinsa在...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彭博社》:Thermo Fisher擬斥資80億美元收購Qiagen
2019-11-15/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4日,據《彭博社》報導指出,賽默飛世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hermoFisherScientificInc.)正在考慮收購分子檢測公司凱杰(Qiagen),消息一出Qiagen股價大漲13%,至33.20歐元,市值達到83億美元,漲幅為17年來最高。 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尚未從兩方公司獲得正式的資訊,尚不確定收購案是否會完成,或許也會出現其他想要標下Qiagen的競爭者。在周三紐約股市收盤...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物理學家攜手心臟科醫師 心衰竭死亡率預測準確度達88%
2019-11-15/
記者 巫芝岳
近日,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anDiego)的物理與心臟科醫師合作,研發出使用人工智慧(AI)來預測心臟衰竭患者壽命的工具,據稱準確度達88%;該研究論文於12日刊登於期刊《EuropeanJournalofHeartFailure》。UCSanDiego物理學教授AviYagil與心臟病學專家EricAdler和BarryGreenberg合作,利用5,822名心臟衰竭患者(含住院與未住院...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BellaSeno
Evonik贏創
3D打印
ALCL
BellaSeno攜手贏創開發創新型3D列印乳房植入物
2019-11-15/
記者 劉端雅
近(12)日,BellaSeno和Evonik(贏創)兩家德國公司宣布,以3D列印共同開發創新型乳房植入物技術。BellaSeno將採用專屬的3D列印技術,在其Senella乳房支架上使用Evonik的Resomer生物可吸收聚合物,避免使用矽膠植入物,有些矽膠曾引發重大安全隱患。BellaSeno計畫本季度在德國開始進行Senella支架的首次人體臨床試驗。Evonik已同意提供Resomer生...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數位醫療
智慧醫療
AI
RESI
早覺醫療
數位醫療新創應有實際效益吸引投資人、早覺醫療成AI趨勢
2019-11-14/
記者 李林璦
富士康健康科技投資事業體副總裁BenjaminHu在數位醫療科技論壇中提到,比起科技本身,對醫院、臨床上能帶何種好處才是更重要的,因此若新創業者能提出其新技術實際上能為醫院節省多少時間、金錢,且除了準備產品的資料(data),更要提供使用者的回饋(feedback),才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臨床醫師出生的Pacific8Ventures合夥人傅斯誠也指出,醫師們通常已在臨床上具有高度專業,因此比...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熱門焦點
RESI
北美最大早期投資會議首度在台舉辦 酷氏、兆益、永加利獲獎
2019-11-14/
記者 巫芝岳
今(14)日,有「北美最大健康醫療早期投資會議」之稱的RESIConference(Re-definingEarly-StageInvestmentConference)首度來台舉辦,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盛大展開。現場除生醫投資議題相關論壇外,更有33家生醫新創公司設攤展出參與RESI創新挑戰賽(InnovationChallenge),會場共吸引近400位產業與投資人士參與。本次RESI大會也經由...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精準醫療
國衛院攜手羅氏簽訂MOU 推動臺灣精準醫療
2019-11-14/
記者 吳培安
今(14)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羅氏大藥廠(Roche)簽訂合作備忘錄(MOU),未來將展開的合作項目,包括:全方位癌症基因檢測、個人化醫療用藥機制建立,以及國家及健康醫療基因資料庫等,期盼在為癌症患者找出最理想治療方式的同時,也推動臺灣精準醫療、帶動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的發展。本次的合作備忘錄,由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與台灣羅氏大藥廠總經理許靄齡共同簽署,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何啟功次長、鄭舜平主任秘書,以...
第一頁
上一頁
1008
1009
1010
1011
1012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