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首建最大2500種食品微生物圖譜! 揭影響人類腸道微生物關鍵

2024-09-04 / 記者 李林璦
Youarewhatyoueat!(人如其食),在近期(8月29日)《Cell》的大規模微生物體研究中再次驗證。義大利特倫托大學(UniversityofTrento)研究人員建構了高達2500種來自肉品、起司等食物的微生物目錄,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食品中微生物研究,更比對人體腸道微生物發現,在新生兒腸道微生物與食品中微生物有超過50%以上重疊。 特倫托大學微生物學家NicolaSegata研究團隊對...

《Nature》首揭膽酸新功能!串連人體與腸道微生物的通訊網路

2024-03-07 / 實習記者 鐘御慈
近(2月29)日,由賓州大學(PennState)研究團隊發現,存於人體腸道中的古老細菌產生了一種細菌酶——膽鹽水解酶(BSH),BSH能與人體和小鼠產生的膽酸結合,形成新的分子——細菌膽鹼酸醯胺(BBAAs),其與人體健康狀況息息相關,此研究開啟膽酸作用的新領域,有望促使治療方法的發展。該研究發表於《Nature》。 研究首次發現BBAAs在人類新...

《Nature》子刊:首次從羊水培育出胎兒類器官!

2024-03-06 / 實習記者 鐘御慈
昨(5)日,倫敦大學(UniversityCollegeLondon,UCL)研究團隊於《NatureMedicine》發表的研究指出,研究團隊首次發現利用胎兒羊水中分離出的前驅細胞(progenitorcells),能培養形成胎兒類器官,其有助於在不終止妊娠條件下,研究妊娠晚期發育,改善產前診斷先天性異常的方法。 目前用於妊娠建模的類器官提取方法(主要來自死後的胎兒組織)具有法律和倫理意義,並且...

吃口香糖易脹氣?《Cell》解密由腸道梭菌主宰

2024-02-21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9日,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健康中心(UCDavisHealth)研究人員揭露了吃無糖口香糖容易脹氣的機制,常用於無糖口香糖中的天然植物甜味劑──山梨醇(sorbitol)大量攝取會產生山梨醇不耐症,而研究發現腸道中的梭菌屬(Clostridia)變化是代謝消化山梨醇的關鍵菌群,同時也找出有助於改善山梨醇不耐症的益生菌解方。該研究發表於《Cell》。山梨醇是一種糖醇,經常用於無糖口香糖、...

《Cell》揭開脂質控制細胞「鐵凋亡」關鍵!

2024-02-20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5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研究團隊在老化與亨丁頓氏舞蹈症(Huntington’sdisease)患者的腦組織中發現,一種罕見的特殊脂質diPUFA磷脂質(phospholipid),其具有兩個多元不飽和脂肪醯基尾部,會促進細胞發生不尋常的「鐵凋亡」(ferroptosis),該研究發表於《Cell》。透過深入了解鐵依賴型細胞死亡機轉,有望...

《Cell》子刊:未來永續食品「牛肉米」登場!

2024-02-16 / 記者 李林璦
近(14)日,韓國延世大學(YonseiUniversity)開發出創新的未來永續食品──牛肉米,研究人員將牛肉細胞與米粒進行3D細胞培養,可像一般煮飯一樣進行烹調,不僅同時具有米飯與牛肉的營養價值,也可降低飼養牛的環境汙染,有望發展成為應對緊急情況、開發中國家、戰爭期間和太空的緊急救援食品。該研究發表於《Cell》子刊《Matter》。 研究人員採用與其他培養肉類似的方式製造,首先,透過魚明膠和...

《Cell》揭非幽門螺旋桿菌也會導致胃癌!

2024-02-08 / 記者 李林璦
近日(1月30日),香港中文大學于君研究發現,一種非幽門螺旋桿菌的細菌──咽峽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anginosus)會透過與胃上皮細胞上的膜聯蛋白A2(AnnexinA2,ANXA2)相互作用,導致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活化,而促進胃癌發生。該研究發表於《Cell》。研究團隊針對胃中的非幽門螺旋桿菌群進行研究,...

《Cell》揭先天性淋巴細胞ILC2 有望成異體癌症新療法

2024-01-12 /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0日,知名美國癌醫學中心希望之城(CityofHope)在《Cell》上發表臨床前研究,發現在過敏與寄生蟲感染中具有關鍵作用的免疫細胞──第二型先天性淋巴細胞(ILC2),可透過分泌顆粒酶B(granzymeB)來誘導腫瘤細胞凋亡,有望成為新的免疫癌症異體細胞療法。 希望之城血液學和造血幹細胞移植教授余建華(JianhuaYu)表示,過往ILC2是先天性免疫系統的一部分,但卻同樣具有類似...

《Cell》:新技術SHANEL人體器官變透明化 繪製器官組織細胞圖譜不遠矣

2020-02-15 / 記者 劉端雅
近(12)日,由德國亥姆霍茲慕尼黑研究中心(HelmholtzZentrumMünchen)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研究所(InstituteforTissueEngineeringandRegenerativeMedicine)所長AliErtürk領導的團隊宣布,研發出全新的組織透明(tissuepermeabilization)技術,並將其代稱為「SHANEL」(Small-m...

《Cell》腸道微生物影響大腦關鍵免疫細胞 不同性別有差異

2018-01-09 / 記者 林以璿
腸道微生物是人類的「第二基因體」。除了與肥胖,飲食等有關,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它們還對大腦有重要影響。近日,發表在《Cell》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影響著大​​腦中關鍵的免疫細胞「小膠質細胞」,且這種影響在雄性和雌性小鼠中顯著不同。小膠質細胞能夠對創傷性損傷或炎症信號做出反應,以保護大腦,充當了各種環境信號的傳感器。除了扮演「免疫哨兵」,小膠質細胞還被證明能夠調節大腦佈線和功能的多個步驟...

適當補充維生素A 否則造血幹細胞恐缺失

2017-06-16 / 新聞中心
過去研究指出,人體缺乏維生素A會對骨髓中造血幹細胞會產生有害的影響,而在5月4日一項發表在《Cell》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和海德堡幹細胞研究與實驗醫學研究所(HI-STEM)的研究人員具體指出,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造血幹細胞的缺失。人體中存在有許多特化細胞,例如皮膚、腸道或血液中的細胞,它們僅具有幾天的壽命,因此必須有穩定補充的機制來維持平衡,而補充的來源正是身體中具有持續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