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龍米克斯建首間GMP核酸合成廠 進攻CDMO
2022-07-25 / 記者 劉馨香
2001年創立的基龍米克斯,從單純的基因定序服務起家,逐步擴展其技術平台,提供全方位的基因體學研究服務,並且發展臨床基因檢測、大眾健康及預防醫學檢測等精準醫學服務。在疫情後看準臺灣缺乏自產核酸原料,基龍米克斯擴展其既有的化學合成服務,投入建設臺灣第一間核酸合成GMP工廠。撰文/劉馨香 攝影/彭梓涵一場疫情,讓聚合酶連鎖反應(PCR)成為最家喻戶曉的專有名詞、mRNA疫苗首度登場就稱霸2021年全球...
光鼎開放式毛細管電泳Qsep平台 打造生醫界「安卓」
2022-07-25 / 記者 彭梓涵
光鼎生技成立於2004年,以毛細管電泳精密元件代工起家,是亞洲唯一握有毛細管電泳技術原廠,2009年開發出自有品牌「Qsep系列生物片段分析儀」,產品外銷50餘國。如今,光鼎陸續開發出各種通量機型、卡匣,並鎖定基因檢測、食品安全、病原檢測等,拓展應用試劑開發。2019年開始,光鼎營運正式轉虧為盈,從2017至2021年,營收逐步成長,年均複合成長率達43.41%。撰文/彭梓涵 攝影/羅翊方國際疫情...
中國橫空出世核酸產業 疫後未來?
2022-07-25 / 記者 彭梓涵
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2022年4月16日報告,從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已經完成約115億人次的核酸檢測(PCR檢測),每日檢測量能可達5,700萬劑,整體核酸檢測市場規模達146億人民幣。此數字背後是由中國34家檢測公司,供應68個獲批准的核酸檢測試劑、數百家第三方醫學檢驗實驗室撐起的檢測能力。疫情造富中國核酸產業鏈下無數公司,但這些公司下一步在哪裡?撰文/彭梓涵全球新冠肺炎感染數已達...
核酸藥物臺廠急起直追 業者盼速突破研發、法規逆境
2022-07-25 / 記者 巫芝岳
新冠疫苗中,輝瑞/BNT及莫德納mRNA疫苗的成功,著實讓全球mRNA技術發展加速了10年之多。面對全球已有十多款核酸藥物/疫苗上市,正「急起直追」的臺灣,在藥物研發、核酸合成、傳輸技術上,已有哪些亮點公司出線?他們又能否彎道超車,再創國內藥物研發新紀錄?撰文/巫芝岳除了核酸檢測外,另一項在新冠疫情中大放光彩的技術,正是在半年內研發問世、如今「打」遍全球的mRNA疫苗。輝瑞(Pfizer)/Bio...
專家:掌握半導體利基POCT導向 聯手打群架
2022-07-25 / 記者 巫芝岳
不論新興傳染病如何出現,毫不動搖的重大發展趨勢――精準醫療/健康,才是核酸檢測扮演核心要角的戰場。本刊採訪多位產、學、醫專家後,統整國內核酸檢測產業發展的三大痛點:「原料仰賴進口」、「資金與人才不足」、「新服務型態待開發」;以及業者必掌握的三大趨勢:「結合半導體利基」、「掌握定點照護檢測(POCT)導向」、「聯手打群架」。撰文/巫芝岳由新冠疫情帶起的核酸檢測產業商機,在資本市場中如海嘯般大漲了一波...
首份台灣核酸產業鏈完整報導
2022-07-25 / 記者 巫芝岳
疫情、PCR、核酸檢測,瞬間登上大街小巷皆知的熱搜關鍵字與技術,「檢測概念股」成為國內投資界的當紅炸子雞,一些檯面下的核酸萃取廠商,更是惦惦賺更大!本刊盤點國內核酸檢測相關公司,有超過90間之多,分析其上下游分工,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儼然正在成形中。更有業者把握時機加速建廠、擴張投入核酸業務!隨著mRNA疫苗的問世,全球核酸產業風潮大起,台灣又能否搭上這台先進核酸技術列車踏上征途?如何思量下一著棋?值...
陽明交大李鎮宜鑽研半導體生醫晶片 助攻臺灣BIO + ICT大國
2022-06-16 / 記者 劉馨香
學生遍佈半導體業的陽明交大副校長、電子研究所教授李鎮宜,自2004年起投入生醫應用研究領域,開發出一系列從無線心電圖感測器、植入式神經治療晶片到半導體生醫晶片等BIO+ICT的豐碩成果。他以標準製程製作的半導體生醫晶片、具通用性,獲得了國際再生醫學龍頭CiRA青睞,盼成為iPS細胞品質自動化檢測解方。撰文、攝影/劉馨香根據ResearchAndMarkets預估,2026年生物醫學(BIO)結合資...
CDMO一哥台康 攜手國際大廠 部署「I-O生物相似藥」
2022-06-16 / 記者 彭梓涵
從市場切入時機、營業額、產能等方面來看,都有臺灣生物藥CDMO一哥之稱的台康生技,成立之初就採「雙引擎營運模式」,一方面發展CDMO市場,另一方面投入生物相似藥品的自主開發。去年受惠疫情,國際CDMO接單業務明顯成長,緊接著自行開發的HER2陽性乳癌生物相似藥(TrastuzumabBiosimilar)於2023年進入市場後,也將為台康帶來更爆發性的成長。展望未來,台康自明年起將啟動三階段大擴廠...
前科技部長陳良基創協會 搶進全球數位健康供應鏈
2022-06-16 / 記者 巫芝岳
前科技部長/臺大電機系教授陳良基,從政府內閣退下後,全力倡議國內數位醫療/健康發展,籌組「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並被推選為創會理事長。他直搗國內發展數位醫療產業尚需著墨的「標準化」、「數據應用」等核心,也點出臺灣在全球數位醫療界中,可望能扮演的供應鏈角色,期盼以協會立場,補足國內資源缺口。撰文/巫芝岳5月24日,前科技部長陳良基在臺大電機系的榮退演講中強調:「知識份子應負起社會責任,以知識助...
北榮跨部整合精準醫學暨基因體中心 啟動精準健康照護引擎
2022-06-16 / 記者 李林璦
臺北榮民總醫院於2021年成立精準醫學暨基因體中心,擁有全球最大的法布瑞氏症樣本庫及法布瑞氏症研究治療中心,在罕病遺傳領域站上國際舞台;也推出準確度高達90%的洗腎心衰竭風險預測人工智慧(AI)系統,以大數據結合AI生物科技,打造精準健康照護藍圖。撰文/李林璦 臺灣擁有珍貴的健保系統與長年累積的醫療健康資料,加上領先全球的資通訊產業,跨域結合發展精準健康勢在必行。政府在2020年提出「臺灣精準健康...
國衛院蔡世峯領「精準醫學旗艦計畫」 力拚產業化
2022-06-16 / 記者 巫芝岳
「亞太生醫矽谷精準醫療旗艦計畫」總主持人蔡世峯,領導國內精準醫學研發火車頭,走過4年計畫、成功衍生「台基盟」後,團隊持續朝罕病/難症鑽研,除了將建立相關基因資料庫外,他看好臺灣往華人特有疾病、精準預防醫學前進,盼再結合半導體產業優勢,能從早期檢測到治療,在全球精準醫學搶下一席之地。撰文/巫芝岳2017年,由衛福部與科技部共同推出的「亞太生醫矽谷精準醫療旗艦計畫」,可說是臺灣政府推動精準醫學的第一項...
iPS鼻祖郭紘志「用細胞做機器人」 打造「類組裝體」平台
2022-06-16 / 記者 李林璦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副所長郭紘志不僅是全臺第一個真正誘導出iPS細胞的實驗室,是臺灣iPS細胞研究的開山鼻祖,也建構了全臺最完整、最大的人類疾病iPS細胞庫(diseasediPSCbank)。近年,他更在器官晶片(類器官)上的專研,讓臺灣在iPSC類器官研發上,躋身國際翹楚之一!展望未來,郭紘志認為,臺灣優異的半導體資源,正可以與再生醫療相結合,打造出關鍵細胞自動化製程工具,讓臺灣掌握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