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服務項目
  • 聯絡我們
  • 雜誌訂閱
  • 下載 APP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回首頁
  • 產業情報
    • 產業情報首頁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要聞
    • 政策法規
    • 數位醫療
    • 論壇回顧
  • 投資雷達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投資評析
    • 產業名錄
    • 生醫公司資料庫
  • 生技名人錄
    • 名人專欄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生醫動態
    • 活動看板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CSR)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待開放)
  • 影音報導
    • 影音報導台首頁

    • 生技名人錄
    • 產業報告
    • 展會直擊
    • 技術領航
    • Podcast
  • 產業活動
  • 環球生技
    • 雜誌
    • 書坊
  1. 文章查詢
  2. 標籤:3D列印
全球新聞 3D列印 工研院 輔具 新竹馬偕

工研院與新竹馬偕 共研3D列印輔護具

今(12)日,工研院與新竹馬偕醫院醫療團隊共同宣布,以3D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台完成開發客製化3D列印輔護具,專為腕隧道症候群(滑鼠手)、媽媽手、踝足矯形器及幼兒上臂義肢等四項進行客製化設計。目前已有超過十例進入人體試驗,展現新世代醫師與3D列印醫材供應者之間,新的合作服務模式。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台灣北、中、南串連而成的生醫廊帶逐漸成形,政府多元措施鼓勵國內產學研等投入藥品、醫材及生物資源等開...
全球新聞 3D列印 工商時報 杜蕙蓉

國研院攜手新加坡NAMIC,攻3D列印醫療商機

工商時報記者/杜蕙蓉/報導國研院今(27)日與中醫大、新加坡增材製造創新中心(NAMIC)宣布,三方共組亞洲第一3D列印醫療產業團隊,為生醫產業的國際鏈結開創契機。 該合作案將引進國際資源、資金及國際團隊進駐新竹生醫園區,強化台灣隊與國際隊對彼此法規制度的了解與信心;同時鏈結國際市場資源和國際行銷通路,促進臺灣生技醫療團隊國際化。三方將以新南向政策的框架帶動臺灣生醫產業拓展,共同推動生醫新南向。由...
3D列印 國際快訊

最新! 美FDA發布3D列印醫療產品新指南

今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發布一項新的指導文件,其內容是向醫材製造商提供3D列印技術方面的建議,以及製造商在3D列印產品申請上該含有哪些內容。過去,FDA已經審查了市面上100多種3D列印產品,包括人體植入物和膝關節置換以及第一個3D列印藥物。去年5月,FDA還為3D列印醫療發布了草案指南,主旨在於告知製造商該如何順利製作3D列印醫材並順利通過法規驗證,但該草案不包含生物、細胞與組織。...
全球新聞 腸道菌 3D列印 康乃爾大學

康乃爾大學3D列印小腸 讓腸道菌研究更容易

紐約康乃爾大學的一群生物學家3D列印了一個微型人造小腸,這個合成腸道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好地了解人體免疫系統以及細菌對腸道的影響。相關研究論文已經發表在《NatureJournalScientificReports》上。 研究人員使用AutoCADInventor、StratasysObjet30Pro3D印表機和StratasysVeroClearRGD8103D列印材料,能夠製造出精確模擬人類腸...
封面故事 3D列印

用3D攻克醫療難點 產品年底進臨床試驗

3D列印技術,被視為未來改變世界的重要產業之一,2014年,亞洲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簽訂合作協議,成立了國內第一個「3D列印醫療研發中心」。3年過去,3D列印中心與多項技術合作,研發了多款臨床醫療用具,現在正朝著「列印一個器官」的目標繼續努力。撰文/林以璿 攝影/林嘉慶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作品《別讓我走》(《Neverletmego》),說的是人類為了對抗疾...
全球新聞 3D列印 生物紙

3D生物列印研究 意外促成「生物紙」誕生

2017/08/16編譯/黃珮穎據外電報導,美國西北大學外科手術教授RamilleShah的研究團隊,在開發3D列印卵巢的過程中,意外促成「生物紙」的發現。生物紙是經由豬、牛的各種器官,製造出一系列帶有不同生物活性的生物材料,用於各種組織器官的再生,相關研究成果已於8月7日刊登於《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該款生物材料,透過特殊的洗滌劑,將牛、豬肝臟器官上的細胞清洗...
全球新聞 3D列印

全球首枚3D列印心臟問世

近日,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 Zurich)的研究團隊,以3D列印技術開發出人造心臟,無論在形狀和功能上,都非常接近真實的器官,其主要材質是矽樹脂,重量390克,比正常的心臟要多80克。這種人工心臟的結構和人類心臟並非完全一致,比如心室之間不是瓣膜,而是充氣和放氣以便產生抽吸作用,模仿心臟的肌肉收縮。除了供血液進出的輸入和輸出端口,整個心臟是一個密閉的整體,所以不需擔心不同的內部機制如何組...
全球新聞 3D列印 工研院 生技展即時報導 生醫所 仿生皮膚 超音波溶脂

展出13項成果 工研院打造全方位醫療服務

2017臺灣生技展進入第二天,不少單位皆發表最新成果。其中,工研院首度發表華人仿生皮膚列印技術,同時展出「非侵入性超音波溶脂」、「量測跌倒風險裝置」、「食物小管家、熱量10秒看透」等13項前瞻技術及服務。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指出,生醫所本著以患者為中心的研發思維,多年來,已研發出各種醫療照護技術,讓醫護人員依照護者需求或提供的資訊,主動掌握個人生理指標,提供諮詢、診療與追蹤,打造從預防醫療、精確...
全球新聞 再生醫學 3D列印 卵巢

3D列印卵巢 小鼠有望重獲生育力

5月16日,美國西北大學Feinberg醫學院和McCormick工程學院的研究團隊於《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3D卵巢列印最新研究成果,有望幫助因癌症治療而面臨不孕不育問題的女性患者,讓她們恢復正常的生育能力。他們利用3D列印技術,建構出一種卵巢支架,成功讓被摘除卵巢組織的小鼠重獲正常排卵、受孕及分娩哺乳的機會。3D卵巢如何列印?生物3D列印首重材料,如同列印墨水。Fe...
全球新聞 3D列印 心臟 心肌梗塞 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

3D列印心肌補丁 有望修復受損心臟

4月14日,一篇發表在《CirculationResearch》的研究報告指出,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開發出一種具革命性的3D生物列印心肌補丁,能幫助修復心臟病患者發作後出現疤痕的心臟組織。心臟病發作期間,機體的血流往往無法輸出至心臟肌肉中,從而引發心臟細胞死亡。因機體無法替換這些壞死心肌細胞,因此心臟就會形成疤痕組織,使得患者處於心臟功能受損,並處於心力衰竭的風險之中。研究人員利用...
全球新聞 醫材 中國醫 震旦 3D列印 牙科 外科

震旦集團攜手中國醫 催生長陽生醫國際

目前,台灣3D列印客製醫療市場服務品質良莠不齊,為能有效因應患者的客製化需求、提升整體醫療水平,震旦集團於今(17)日宣布,結合旗下通業技研的3D列印軟硬體解決方案,以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臨床技術與成功應用案例,成立長陽生醫國際,提供在地化,且具備醫院專業認證的「3D數位醫療服務」。震旦集團常務董事林樂萍指出,此次合作,讓震旦在3D列印市場的佈局,自商用正式跨入生技醫療領域。2014年,中國附...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
  • 2
  • 下一頁
  •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 助攻20載 引領臺灣生技「會」起飛!

熱門排名 查看更多

  • 輝瑞公司mRNA疫苗製造過程首次揭秘
  • 英研發新冠鼻噴劑新加坡上市 48小時抑制感染
  • 鼻噴「一氧化氮」兩天內殺99%病毒! 印度、加拿大共同研發新冠藥 獲印度藥證
  • 疫情下活躍不減 13家NBIC進駐廠商輪番報喜
  • 高端新冠疫苗巴拉圭三期試驗最新進度:無重大副作用、明年5月分析結果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閣樓播 2.0】看臉時代! 盤點臺灣顏值科技有哪些!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61號2樓之3,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環球生技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生醫資料庫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1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