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菌相研究熱 抗食物過敏、降心血管風險、巴金森氏症

2019-07-05 / 記者 李林璦
現今,腸道中的微生物研究越來越熱門,臺灣也隨著特管法開放了微菌叢植入治療,腸道中的微生物不僅數量龐大,種類更是多變,而近期,不論是在《Nature》子刊《NatureMedicine》或是《Cell》子刊《Neuron》上都發表了與腸道微生物相關的研究,顯示腸道微菌叢與食物過敏、心血管疾病風險因子與巴金森氏症都息息相關。 《NatureMedicine》微生物療法可抑制食物過敏!? 6月24日,美...

《Nature》腸道菌群差異影響藥效 三分之二藥物被代謝!?

2019-06-12 / 記者 李林璦
近日(3),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研究顯示,生活在腸道中的細菌可能會在藥物進入血液前將其進行代謝,進而影響了藥物的實際療效,此項研究成果將揭示為何許多藥物對每個人的療效不同,並有望在未來,依據腸道菌相的組成來調整藥物的開立,以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測試了271種口服藥物,包括常見的抗憂鬱藥Prozac(Fluoxetine)、降血壓藥Cardizem®(Dilti...

腸道菌研究 癌症治療新寶庫

2019-05-18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上(4)月,多篇國際重磅研究接連發布,結果一致支持腸道環境在癌症診斷及治療扮演關鍵角色。隨著腸道菌與癌症間的關係愈來愈明確,當前癌症治療的思維及方式恐將隨之改變,牽動巨大的醫藥板塊重組。首先,頂尖醫學期刊《NatureMedicine》於4月初,同期刊載兩篇由歐洲分子醫學研究中心-EMBL與義大利Trento大學所分別發起的腸道菌群與大腸癌研究。兩篇研究囊括全球近十個國家專業團隊,分析七個國家的大...

《The Journal of Physiology》懷孕期的高脂飲食可能影響腸母體道菌相及胎兒發育

2019-05-14 / 記者 薛瀹熢
據12日發表於《TheJournalofPhysiology》的研究顯示,懷孕母體的飲食狀況可能改變腸道中的微生物菌相,並造成懷孕期間的腸道屏障(gutbarrier)效果下降,並影響孕婦代謝以及胎兒出生後的腸道功能。加拿大McMaster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小鼠中的研究發現,當餵食懷孕中的小鼠高脂肪飲食(HFD)時,將導致母體的腸道菌相改變,同時,能夠阻止腸內容物進入血流的腸道屏障,通透性將增大,並...

改善腸道微生態 抗癌新方向

2019-04-06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上(3)月11日,國際著名藥企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宣布與腸道微生態新藥公司(SeresTherapeutics,後簡稱Seres)簽署一項為期三年的合作協議。根據這項協議,AstraZeneca將在兩年內,分三期支付Seres2,000萬美元,共同開發能從患者的微生物態(Microbiota)預判或增強腫瘤免疫治療效果的檢測產品及藥物。AstraZeneca還承諾將另外支付Ser...

《Science》腸道微生物可經特殊構造釋放物質與免疫系統交流

2019-03-12 / 記者 薛瀹熢
來自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University)的科學家發現,人體內某些特定的微生物可能透過膜上的尖勾狀構造釋放物質。科學家相信,這樣的構造有可能是微生物用於與免疫系統溝通,以免遭到免疫細胞攻擊的機制。此研究結果於8日發表於《Science》。由於人類的腸道提供了微生物絕佳的生存環境,但也因此使得腸道很容易受到微生物感染,為了因應這些潛在危險份子,人類的腸道中布滿了隨時準備大開殺戒的免...

腸道微生物代謝莓果產物 可減少炎症性腸病

2019-01-22 / 記者 彭梓涵
由路易斯維爾大學(UofL)科學家證明,來自莓果和石榴中的鞣花酸(EA)、桉樹酸化合物透過腸道微生物天然代謝,產生尿石素A(UrolithinA)可幫助恢復腸道屏障完整性和預防炎症性腸病(IBD)。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腸道微生物群在人類健康和病理、生理學中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儘管存在豐富的總體基因體學(metagenomics)數據,但腸道微生物群在人...

腸道菌相能預測你的年齡!?

2019-01-14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1),全球前五大人工智慧公司英科智能(InSilicoMedicine)的執行長AlexZhavoronkov率領團隊發現,腸道中的微生物群是一種準確的生物時鐘,會隨著年齡有一定的改變,未來可能可以透過腸道菌相預測大多數人的年齡。在腸道的數十億的細菌具有可調節消化功能到調節免疫系統功能的能力。但科學家對於腸道中的微生物組是否會隨著時間而變化所知甚少。位於美國羅克維爾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新興科技...

《Immunity》揭密 發現腸道菌相影響壽命的可能機制!?

2018-11-14 / 記者 李林璦
昨(13),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腸道微生物影響免疫系統進而影響壽命的可能機制,並表示PGRP-SD為其中的關鍵蛋白。該研究發表於《Immunity》。 多年來,研究人員已經了解居住在腸道的微生物對人體功能有顯著的影響,尤其是免疫系統,當腸道菌群的平衡被打亂時稱為共生菌相失衡,其與許多疾病息息相關,甚至會影響壽命,但目前尚不清楚這其中真正的機制為何。 該研究使用黑腹果蠅(Drosoph...

膳食纖維過量 當心腸道菌失衡

2018-11-10 / 鑽石生技投資分析室
10月18日,科研界指標期刊《Cell》刊載一篇美國研究團隊發表的報告指出,在腸道菌相失衡的情況下,攝食過量菊糖(inulin)將導致四成的小鼠產生肝癌。由於菊糖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過去一向被認為具有調節腸道、改善便秘、穩定血糖及預防肥胖等眾多益生功效,並已廣泛應用於各式食品添加物中。因此,此研究一出,立即引起產學界及各國媒體的高度重視。這項研究首要目的是了解菊糖能否改善因「類鐸受體5(Toll-...

《Cell》證實生薑類外泌體 可以調節腸道菌

2018-11-01 / 記者 彭梓涵
日前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植物生薑中有類似外泌體的小顆粒(Exosome-likenanoparticles,ELN),它的脂質組合物可以決定特定細菌攝取,且外泌體內的RNA會影響細菌基因,可以調節腸道菌相改善腸道健康,相關研究日前以發表於《CellHost&Microbe》。腸道微生物群可以通過飲食干預來改變,以預防和治療各種疾病。食用植物,是腸道微生物主要的碳能量來源,受食用植物RNA的是...

《Science》腸道菌相遺傳自母親!?

2018-10-28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26),加利福尼亞大學(UniversityofCalifornia)研究人員發現,老鼠中的腸道菌相大部分來自其母親並能穩定的延續遺傳多代,推測為共同演化(co-evolved)之理論,且可能同樣適用於人類。研究發表於《Science》中。先前研究發現,哺乳類動物體內及體外都存在著大量的細菌,主要集中在腸道內,但這些細菌從何而來尚不清楚。因此,研究人員在亞利桑那州與加拿大量處共捕捉了17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