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名錄
介紹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新聞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新聞首頁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要聞
政策法規
數位醫療
論壇回顧
商情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展望說明
產業名錄
名家
名人專欄
人物專訪
專家觀點
動態
活動看板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
影音報導首頁
生醫名人錄
產業報告
展會直擊
技術領航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雜誌
買書
文章查詢
標籤:敏盛
敏盛
盛弘
智慧醫療
2022-06-15 /
記者 李林璦
全台首座!「敏盛智慧醫療城」智慧門診、健檢、醫美結合住宿 實現未來醫療
今年1月21日,盛弘醫藥(8403)斥資新台幣11.78億元,買下位於桃園火車站旁的翰品酒店打造敏盛智慧醫療城,在4月完成產權點交後已逐步開始規劃這19層樓的運用,預計今年底前推出服務。並在日前(13),成立了FB粉絲專頁,慢慢揭開台灣第一座「智慧醫療城」(SmartMedicalMall)的神秘面紗。在最新的PO文裡,敏盛智醫城指出,在結合醫療與住宿服務的「智慧康旅」中,只要透過手機APP就可以...
盛弘
精準醫學
精準健康
盛雲
敏盛
2021-12-22 /
記者 李林璦
盛弘子公司精準健康2億增資到位 攻南下展健檢、20家藥局
今(22)日,盛弘醫藥(8403)舉辦法說會,公布今年前三季營收,整體盛弘集團的合併營收為27.8億元,淨利為1.3億元,EPS為1.17元,並宣布子公司精準健康為引進策略夥伴中華開發貳生醫創業投資有限合夥及中信證創投,完成現金增資2億元,強化了盛弘的大健康生態圈。 盛弘醫藥董事長楊弘仁表示,盛弘旗下事業組合群今年表現四平八穩,其中變化最大的是敏成,從疫情興起時個人防護裝備(PPE)產業興起到衰弱...
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
敏盛
2021-12-02 /
記者 李林璦
盛弘攜手逾40家企業參展 四大主題打造「大健康生態系生態圈」展中展
今(2)日,一連四天的「2021台灣醫療科技展」今天登場,盛弘醫藥(8403)除率領旗下六大子公司展現集團布局精準大健康生態系之成果,更首度廣邀40多家投入創新醫療領域的企業夥伴共襄盛舉,打造大健康生態圈展中展。四大主題包含健康、醫療、照護、數位與醫材,不僅邀請各界專家分享醫療科技市場中不同領域的發展趨勢,展中更提供企業間交流、媒合機會,為建構更完整的大健康生態系持續提供資源,朝向集團下一個黃金十...
敏盛
數位轉型
2021-10-28 /
記者 李林璦
敏盛醫療推AI健康管理師VTuber小敏 現身躍獅智慧藥局衛教新冠快篩
近日,敏盛醫療體系推出「AI健康管理師VTuber小敏」進行衛教宣導,於躍獅藥局智慧2號店中,示範新冠快篩試劑的正確使用方式,未來有望串聯醫院、藥局、健診中心整合,成為個人AI健康管理師。 敏盛醫療體系數位轉型的目標,要讓每位民眾都有一朵專屬的AI健康雲,讓健康照護更精準,透過雲端平台的建置,串聯醫院、藥局、健診中心整合,打造智能化虛擬健康管理師小敏,幫助民眾從日常生活中做好健康管理。 未來小敏可...
敏盛
洗腎
洪國欽
2021-06-29 /
新聞中心
新冠肺炎莫驚慌 提升防疫力9萬名腎友可以這樣做
台灣洗腎的發生率與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據統計,目前洗腎人數突破9萬大關,其中血液透析腎友平均每周需至醫療院所洗腎3次,且每次需耗時4-6小時不等,在新冠疫情持續嚴峻以及有些洗腎室傳出染疫事件,令腎友擔心成為染疫的高風險族群,敏盛醫院腎臟內科主任洪國欽呼籲,在防疫關鍵時刻,腎友進出醫療院所應落實「內外兼顧」,且平時更要補充維生素D以及不含鈣的新一代降磷藥物,如釋磷善、福斯利諾等,增強自身免疫力來抵抗...
盛弘醫藥
5G醫療
敏盛
2021-03-29 /
記者 李林璦
盛弘楊弘仁:醫電轉型 2021年將揭開敏盛下一個黃金十年
今(29)日,盛弘醫藥(8403)董事長楊弘仁表示,至今掛牌上櫃已10年,從醫療體系出發,透過創新商業模式,打造完整精準大健康生態系,2021年開始將是敏盛的下一個黃金10年。而旗下敏成(4431)與美德醫療合作的菲律賓生產缐將於今年4月量產,在美布局的2部熔噴布生產機具也將於下半年運往美國,並導入5G智慧製造。 2021年2月在桃園龍潭啟用全台首家社區型「運動賦能中心」;3月盛雲電商服務西醫診所...
全球新聞
新醫療
敏盛
江坤俊
2019-12-24 /
記者 劉端雅
網紅外科醫師江坤俊12月就任桃園敏盛 打造乳房醫學中心
基隆長庚醫院前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江坤俊,12月正式就職桃園敏盛醫院研究副院長一職。江坤俊表示,敏盛賦予他充分的自由空間發揮自己想做的事,期許未來與敏盛一起打造乳房醫學中心。臉書專頁超過30萬人追踪的江坤俊表示,離開服務近18年的長庚醫院,是因為想爭取時間與住在桃園的父母相處。另外,長庚作為醫學中心,在許多觀念上難免稍微僵化,對他目前常在外面與媒體打交道,宣揚自己的醫療理念,比較有局限。敏盛向他所期許...
第一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Outlook 2030 臺灣生技醫藥技術在哪裡?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醫說】細胞治療1:讓細胞治療成患者新「膝」望!完備細胞儲存法規 保障病人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