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bet旗下AI藥物公司Isomorphic首募6億美元
2025-04-01 / 記者 彭梓涵
3月31日,Alphabet旗下AI藥物研發公司IsomorphicLabs ,宣布公司自2021年從Google母公司Alphabet內部成立以來,完成首輪外部6億美元的募資,此輪募資是由紐約創投機構ThriveCapital領投、GoogleVentures參投、Alphabet跟投。 根據IsomorphicLabs新聞稿,該公司將利用這筆資金開發下一代人工智慧藥物設計模型,並推進多個治療候...
AI藥物開發不再依賴大數據?擴散式、單模多態、增強式學習...提升成藥成功率
2024-12-23 / 記者 彭梓涵
近(19)日,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BPIPO)、NVIDIA、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TITA)主辦「生成式AI於新藥開發與精準醫療技術研討會」,在AI驅動藥物設計優化與驗證開發議題中,邀請NVIDIA、DCB、美商圖策生技、分子智藥、安宏生醫公司專家,分享各公司目前專注的創新AI模型,以最快時間、最少成本、協作藥物精準篩選與先導化合物優化的策略。(攝影/黃佳啟)...
生技中心攜手Vizuro簽署MOU 聚焦9領域、目標18個月送AI藥物進臨床
2024-12-19 / 記者 彭梓涵
今(19)日,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宣布與多模態與因果AI開發公司維曙智能(Vizuro)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針對九大領域,包括:小分子藥、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細胞治療、核酸藥物等,加速創新藥物的開發。DCB副執行長黃千岳表示,雙方合作的首要項目將聚焦「老藥新用(Drugrepurposing)」,並目標在18個月將AI候選新藥送進臨床。 維曙智能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魏宇峰表示...
台灣AI產業急追新加坡、韓國! DCB /BPIPO邀NVIDIA、產官學千人共聚 台灣生醫產業AI升級大會師
2024-12-19 / 記者 彭梓涵
今(19)日,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BPIPO)、NVIDIA、台灣產業科技推動協會(TITA)主辦「生成式AI於新藥開發與精準醫療技術研討會」,共吸引一千名參與者報名。此次活動聚焦四大主題,從全球AI新藥開發趨勢、AI新藥探索與靶點分析,再到AI驅動藥物設計優化、及AI如何重新定義生醫研究,邀請DCB、NVIDIA、中研院、國衛院、清華大學及多家AI醫藥領先公司...
圖策子公司Graphen Drugomics亮相!延攬DCB陳巧文加速AI藥物進臨床
2024-11-12 / 記者 彭梓涵
昨(11)日,由前IBM首席科學家林清詠創辦的美商圖策科技(Graphen)其子公司GraphenDrugomics舉辦開幕茶會,除了宣布在A輪2000萬美元募資中,經醫智亮加速器協助募資下已完成首次募資(Firstclosing)預計一月底前完成A輪募資,同時也宣布延攬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前藥物平台技術研究所陳巧文所長擔任GraphenDrugomics總經理,以加速AI藥物進入臨床。 林...
《2024JPM》NVIDIA攜安進開發生成式AI 助建人類多樣性圖譜、藥物開發
2024-01-09 /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8日,第42屆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organ)登場,今年除了生技投資依然熱絡外,半導體大廠輝達(Nvidia)宣布與安進(Amgen)達成新的合作夥伴關係,雙方雖然未透露交易金額,但根據協議,Nvidia將協助Amgen建構生成式人工智慧藥物開發模型,加速並縮短藥物開發。 據了解,Amgen將在Nvidia資料中心上建構經訓練的AI模型,用於分析全世界最大的人類資料集之一,該系...
Google新AI藥物公司Isomorphic Labs 首迎禮來、諾華近30億美元合作
2024-01-08 /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7日,由Google母公司Alphabet在英國成立的AI藥物開發公司IsomorphicLabs宣布,與禮來(EliLilly)、諾華(Novartis)分別達成17億美元、12億美元合作協議,這是IsomorphicLabs成立兩年多來,第一次與大型製藥公司合作。 根據協議,IsomorphicLabs與禮來的合作將開發多個靶點的小分子療法,IsomorphicLabs可獲得4500萬...
林清詠:圖策Graphen轉型投入AI藥物開發 明年成立子公司、鎖定蛋白激酶
2023-11-08 / 記者 彭梓涵
今(8)日,前IBM首席科學家、美商圖策科技(Graphen)創辦人林清詠受邀參加於國家生技園區舉行的「台灣生技對話論壇」,分享圖策全方位藥物設計開發與製造技術,並透露Graphen將從技術服務公司,轉為製藥公司,預計明年初成立子公司GraphenDrugomics。 Graphen在繼去年宣布開發出「蛋白質結構預測AI」,其效能媲美Alphafold2後,林清詠表示,除了蛋白質結構預測AI外,G...
《Nature》:AI加速藥物開發效益如何?實證數據揭可省25-50%臨床前時間
2023-10-23 / 記者 彭梓涵
生成式AI近期被認為是可顛覆生技產業發展的重要工具,但AI究竟可為藥物研究,帶來多少效益?近(10)日,《Nature》雜誌針對此議題發表一篇社論,並引用波士頓顧問集團(BCG)研究人員,對20家密集使用AI的新藥開發公司調查數據。結果顯示,近十年在AI輔助下,這20家藥廠共推進了15項候選藥物進入臨床,其中5項候選藥物,比傳統藥物研發所需平均時間6年更快進臨床,並指出AI可節省藥物臨床前研發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