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生技名人錄
人物專訪
人物
張煥正
生醫推手
張煥正十年紮根 開發全球獨創 螢光奈米鑽石
2020-10-31/
記者 彭梓涵
鑽石不只能拿來求婚,還能做生醫研究,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張煥正,運用師承自李遠哲院士的離子束技術,開發出全球獨創的螢光奈米鑽石,因生物相容性高,已被作為生物體長期追蹤研究工具;他與團隊建立的細胞藥物定位與定量檢測平台,去年(2019)也獲得國家新創獎。今年因疫情影響,他再利用螢光奈米鑽石優勢,開發超高靈敏側流免疫檢測平台(SELFIA)作為新冠肺炎快篩使用。撰文/彭梓涵攝影/李...
專題報導
校園生醫大師
生醫推手
【校園生醫大師】李學德:縮短學用落差,從教育做起
2020-10-31/
記者 巫芝岳
校園生醫大師小檔案»職稱»陽明大學解剖學及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副教授受推薦原因»授業風格研究專長»神經血管疾病、轉譯醫學研究模型建立、腫瘤轉移研究、神經發育障礙及退化性疾病李學德經歷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MDAndersonCancerCenter)博士後研究,2012年來到陽明醫學院任教後,幾乎連年榮獲陽明醫學院「醫學系學生網路教學評估優良教師」肯定...
人物專訪
專題報導
校園生醫大師
生醫推手
【校園生醫大師】徐之昇:「飛高、看遠、下大棋」前瞻思維
2020-10-31/
記者 吳培安
校園生醫大師小檔案»職稱»臺北醫學大學國際生技醫療管理博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臺北醫學大學數據處副數據長受推薦原因»前瞻思維研究專長»精準藥物治療、智慧生技醫療管理徐之昇過去任職於成功大學藥學系,現為臺北醫學大學國際生技醫療管理博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兼北醫副數據長,其涉獵的研究領域包括:藥學、科技管理、國際企業管理、衛生政策與健康保險、大數據科學研究方法...
專題報導
校園生醫大師
生醫推手
【校園生醫大師】陳倩瑜:「因材施教」資訊分析能力
2020-10-31/
記者 吳培安
校園生醫大師小檔案»職稱»臺灣大學生物機電工程學系教授受推薦原因»因材施教研究專長»生物資訊、資料探勘、機器學習陳倩瑜投身生物資訊領域20年、致力於教學與研究,開授課程包括:電子學、結構生物資訊學、數位電路設計、生醫資料探勘,同時也涉獵基因序列組裝、次世代定序(NextGenerationSequencing,NGS)和基因體醫學。由於生物資訊橫跨了...
專題報導
校園生醫大師
生醫推手
【校園生醫大師】林鼎勝:「授業」自己失敗經驗 是良師更是益友
2020-10-31/
記者 彭梓涵
校園生醫大師小檔案»職稱»義守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受推薦原因»授業風格研究專長»生物力學、電腦輔助工程、有限元素法、VisualBasic視窗程式與程式設計、手術器材研發設計、顱顏口腔工程、醫療器材法規與認證義守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副教授林鼎勝,接受訪問這天,剛好帶領學生從南部北上來參加教育部青年署U-start創新創業計畫第二階段複選,他們是...
專題報導
校園生醫大師
生醫推手
【校園生醫大師】謝達斌:多樣性、獨立思考 打造「跨域/斜槓」人才
2020-10-31/
記者 彭梓涵
校園生醫大師小檔案»職稱»成功大學口腔醫學科暨口腔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受推薦原因»跨域博雅研究專長»口腔病理、分子生物、腫瘤學、牙科學、奈米生醫技術撰文/彭梓涵謝達斌是成功大學口腔醫學科暨口腔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同時為現任科技部政務次長,是此次被舉薦者中,官位最大的教授。謝達斌畢業於陽明醫學大學牙醫系,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University)...
專題報導
校園生醫大師
生醫推手
【校園生醫大師】焦傳金:把課上得「有溫度」,以「創新」維繫熱情
2020-10-31/
記者 巫芝岳
校園生醫大師小檔案»焦傳金職稱»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特聘教授受推薦原因»授業風格研究專長»視覺神經科學、視網膜神經生物學、動物行為學撰文/巫芝岳清華大學本學年起新上任的教務長焦傳金,曾獲得多次傑出教學獎的國內頭足類動物神經科學專家,不但是許多學生一致公認教學認真的教授,在高等教育的教學上,更是投以豐沛的熱情,以不斷創新的教學方式,引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
專題報導
校園生醫大師
43位臺灣生醫校園大師出列!
2020-10-31/
記者 吳培安
新冠疫情衝擊全球,臺灣生技醫藥嶄露鋒芒。如何延續抗疫優勢、再創亮眼佳績,人才源源不斷是關鍵!然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生醫人才養成大不易,臺灣校園需要生醫大師的投入,才能培養更多的人才。本刊特別調查讀者心目中的好老師,43名臺灣生醫校園大師,堅強陣容一字排開,邁向精準健康科技島的願景,不能沒有他們!專題企畫:編輯部問卷調查/資料整理:本刊資料中心撰文:吳培安、彭梓涵、巫芝岳美術設計:林嘉慶、黃黛鵑新...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阮大同
細胞治療
阮大同:細胞治療安全查驗 按部就班沒有捷徑
2020-10-31/
記者 吳培安
阮大同於美國賓西法尼亞大學取得生物化學暨生物物理博士學位,其後曾任職於美國德州大學醫學院病理系執行B型肝炎病毒研究;於瑞士羅氏(Roche)大藥廠美國加州研究中心,執行C型肝炎病毒藥物研發。返臺後,阮大同加入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擔任研發主任,並籌建抗體藥物研發團隊,其後接任DCB副執行長。2016年10月,阮大同帶領DCB核心技術服務團隊,成立啓弘生技,為全臺首家以藥物品質暨生物安...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騎著大象帶著望遠鏡行軍的貴族!?
2020-10-31/
編輯部
投資圈常喜歡評喻生醫業是「本夢比」的行業,說生技人愛作夢,高舉著為解決未滿足需求的大旗,活在不可預期的未來。多年前,一位投資鉅資的傳統產業老前輩,幾年等不了後,常苦扭著臉用臺語嚎叫:「滿天全金條,睏醒抓嘸半條。」這位前輩消失一陣子了,儘管一群朋友偶爾議論起他非凡的管理撇步,拽得一群人像旋轉木馬一樣,但每每採訪線上見聞事件的各種無言、無理、無奈、無解、無助、無力、以及很多無聊,都會讓我偶爾懷念起這位...
【影】生醫名人錄
嘉義長庚
陳志丞醫師
真性紅血球增生症
PV
專訪嘉義長庚血液腫瘤科陳志丞醫師
2020-10-30/
新聞中心
癌症被視為當今對人類健康最嚴重的威脅,向來高居臺灣十大死因之首,但其實有很多常被人忽視的潛在疾病,一旦延誤治療,同樣會危及性命,對人類健康的威脅不亞於癌症。例如一般人看到臉色紅潤可能不以為意,若紅潤處偶有騷癢還可能以為是過敏造成,殊不知此癥兆有可能是患了「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一種罕見的血液疾病。過去PV是無藥可治的疾病,拜醫學科技的進步,針對PV治療的長效干擾素藥物已於去年獲歐盟核准上市...
人物專訪
嘉義長庚
陳志丞醫師
真性紅血球增生症
PV
專訪嘉義長庚血液腫瘤科陳志丞醫師
2020-10-30/
新聞中心
癌症被視為當今對人類健康最嚴重的威脅,向來高居臺灣十大死因之首,但其實有很多常被人忽視的潛在疾病,一旦延誤治療,同樣會危及性命,對人類健康的威脅不亞於癌症。例如一般人看到臉色紅潤可能不以為意,若紅潤處偶有騷癢還可能以為是過敏造成,殊不知此癥兆有可能是患了「真性紅血球增生症」(PV)--一種罕見的血液疾病。過去PV是無藥可治的疾病,拜醫學科技的進步,針對PV治療的長效干擾素藥物已於去年獲歐盟核准上市...
第一頁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下一頁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福寶科技巫震華 引領MIT外骨骼機器人闖天涯
生技推動單一窗口 匍匐在創造突破的路上……
ACTO主席下坂皓洋: 「臺灣外泌體監管與安全、有效回報系統 刻不容緩!」
臺灣第一人!中研院薛雁冰 獲德國Max Planck會員殊榮
「健康臺灣」生醫政策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