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生技名人錄
人物專訪
人物專訪
人物
李佩淵
秀傳名譽院長李佩淵 骨創傷醫界「建築師」的「反骨」人生【會員限定】
2023-11-28/
記者 李林璦
秀傳醫療體系秀傳紀念醫院名譽院長李佩淵,是臺灣骨科創傷界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手挹注臺灣骨科創傷醫學界知識活水,一手灌溉新創公司茁壯。他協助創立了台灣骨科醫學會最後一個次專科醫學會「台灣骨科創傷醫學會」,深入參與聯合骨科器材(4129)、鐿鈦科技(4163)、愛派司生技(6918)、台灣骨王生技等多家醫材企業創新發展,協助臺灣本土骨科醫療產業奠下根基;並集結產官學研醫成立台灣醫療器材創新發展協會(T...
人物專訪
人物
王慧君
台灣浩鼎CEO王慧君 從病毒世界到法規策略專家心路【會員限定】
2023-09-27/
記者 彭梓涵
今年6月,長年旅居美國的王慧君出任台灣浩鼎執行長。原來在必治妥施貴寶(BMS)任職30年、已在全球藥物法規戰績顯赫的她,今年4月受前台灣神隆創辦人馬海怡之邀回臺灣演講,隨後短短幾個月內毅然海歸、加入浩鼎。她過去共開發了9種首創新藥(NCE)取得藥證批准,治療領域涵蓋愛滋病、B/C型肝炎、心血管、器官移植和癌症,尤其包括BMS明星免疫療法Opdivo,成為業界法規策略案例典範。未來她如何帶領浩鼎,備...
人物專訪
人物
何正宏
圓祥何正宏 從物理到「First-in-Class」新藥之路
2023-08-25/
記者 彭梓涵
圓祥生技總經理何正宏,在海歸前曾在高科技產業搖籃的矽谷,創立KaloBiosPharmaceuticals、ProtevoBio二間生技公司,其開發產品成功授權、技轉給諾華(Novartis)、賽諾菲(Sanofi)。旅美超過25年,他在抗體藥物開發上累積身經百戰的經驗,向來不從事「相同產品」(Metoo)的研究工作,2013年他回臺三度創業成立圓祥,再以臺灣少見的「雙特異性抗體新藥」為主題,開發...
人物專訪
人物
吳漢忠
吳漢忠「厚德載物」處世學 成就平凡中的不平凡【會員限定】
2023-07-25/
記者 吳培安
現任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是同僚著稱的「技轉王」,已有多達22項技轉案,在2020年12月獲得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殊榮。儘管有著耀眼的學術成就和冠冕,處世哲學卻總是「厚德載物、廣結善緣」,不僅贏得眾人的信賴,更成為生醫學界公認推動國家生技產學轉譯的第一人選。撰文/吳培安 走進位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轉譯研究中心(BioTReC)主任辦公室,望向窗外,便能將生態滯洪池的生機盎...
人物專訪
人物
賴正榮
轉譯科學家賴正榮 卸下Moderna光環 開啟退而不休第三人生
2023-06-30/
記者 彭梓涵
前莫德納(Moderna)藥理學部門副總裁賴正榮,是臺灣少數在臨床前動物試驗設計上能征慣戰的海外科學家,歷任美國生物技術公司DicernaPharmaceuticals(2021被諾和諾德收購)、CurisPharmaceutical期間,推進近10款藥物進入臨床試驗。其專注藥物發現和疾病機制研究20多年,2021年被莫德納延攬。不過,一生工作都與「動物共處」的賴正榮,邁入花甲之年後決定開啟他退而...
人物專訪
FDA
Califf
BIO2023
FDA 局長Dr.Califf: 世界最好的科學,都可能因錯誤信息和文化結合而完全削弱!
2023-06-10/
記者 王柏豪
波士頓Bio2023大會第二天(7日)重頭戲,請來二度回任的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局長Dr.RobertCaliff親上火線談話,在生物技術創新組織(BIO)執行長RachelKing的訪談下,針對近年來COVID的美國降低通貨膨脹法案(IRA)、藥品供應短缺、降低藥價、加速審批、以及法院對案例審查挑戰FDA權威性等熱門話題進行對話,現場座無虛席。 #covid教訓讓人們學習長期的公私合作夥伴關係#...
人物專訪
人物
方旭偉
北科大方旭偉創方策科技、喜可種子 助攻醫材快速商品化
2023-05-24/
記者 劉馨香
臺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科技系特聘教授方旭偉,曾是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最年輕委員,手上握有超過25項國內外專利、20項以上技術移轉。但大學教職之路一帆風順的他,卻毅然學優而「創」,共同創辦方策科技與喜可種子,秉持「以終為始」的心法,致力推動醫材研發快速商品化,目前研發成果包括醫美線材、骨填補材、臨時假牙、防沾黏敷料等。撰文/劉馨香「致力催生醫療器材臺灣品牌。」這一句豪語,讓臺...
人物專訪
人物
曾憲榮
UCLA奈米醫學家曾憲榮: 創業才是一流學者!
2023-02-28/
記者 吳培安
從所謂土博士到美國UCLA終身教授,曾憲榮如今成為系上NIH經費拿最多、成功開發胞外囊泡癌症早期篩檢的明星創業科學家,其學術職涯從化學跨醫學「彎道超車」之路,使曾憲榮成了美西知名華人學者,也成為許多在美年輕學者的模範。曾憲榮師承諾貝爾獎得主FraserStoddart和UCLA創業學者MichaelPhelps,努力不懈的他,更不忘感恩臺大化學系教授陸天堯的啟蒙,且認為自己總是在最需要貴人的時刻,...
人物專訪
人物
郭文娟
郭文娟首創穿刺術OCT影像導引 終結手術「盲刺」局面
2023-01-16/
記者 劉馨香
陽明交大生醫光電所所長郭文娟,是該所唯一一位女老師,亦是20年來第一位女性所長。她首創針頭內的旋轉掃描OCT光學斷層造影,為目前外科手術時必須依賴醫師手感的針頭穿刺術,提供針尖位置的精準定位,增加手術安全性。目前,郭文娟團隊也正在積極籌辦衍生新創公司。撰文/劉馨香許多醫療手術如硬膜外麻醉、腹腔鏡手術、顱骨鑽孔等,涉及以針頭穿刺組織的步驟,不過,這項穿刺動作主要仰賴臨床醫師以手感判斷,如果穿刺過深、...
人物專訪
人物
周孟賢
周孟賢重執基米董座 跨步國際邁向下個20年
2023-01-16/
記者 吳培安
從一粒稻米到癌症精準醫療,今年剛滿21歲的基龍米克斯,已成功從基因定序、寡核苷酸合成服務跨入產業和醫療,期望補足國內尚不成熟的核酸產業中失落的一環。重執基米董座的周孟賢,不僅誓將父親創辦的公司打造成幸福企業,更將以CDMO為練兵重點,帶領基米成為國際級的核酸CDMO服務公司。撰文/吳培安說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下最亮眼的關鍵字,莫過於從檢驗到疫苗都使用的「核酸」;而說到國內學研界最知名...
人物專訪
人物
李宜真
李宜真掌臺灣莫德納 目標帶進mRNA創新療法
2022-12-13/
記者 彭梓涵
今年9月,跨國藥廠莫德納(Moderna)正式在臺成立分公司,成為Moderna進駐的前10個戰略國家,並挖角台灣安進前總經理李宜真,出任總座一職。25年跨國藥廠經驗的李宜真,一路從業務、行銷到當上4家外商藥廠分公司總經理,她的經歷,就是一本外商藥廠職涯探險指南。此次,出任台灣Moderna,首要目標是持續關注新冠變異株,引進次世代疫苗,未來也積極將mRNA創新療法帶進臺灣,並在臺投入研發、臨床、...
人物專訪
人物
王正琪
王正琪科學掛帥 LBS-008創 NIH藍圖計畫6年進臨床三期紀錄
2022-11-09/
記者 彭梓涵
今年8月上任的仁新醫藥新總座王正琪,在仁新草創時期就加入,不僅帶領美國研發團隊成為首家進駐J&J旗下生技新創育成中心JLABS的臺灣新創。在臺灣養成博士學歷的她,無數來回與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哥倫比亞大學資深教授,共同開發治療乾性黃斑部病變與斯特格病變新藥LBS-008,還創下紀錄,僅花6年,就將LBS-008推進全球多國多中心臨床三期試驗。如今接掌總經理一職,科學掛帥的王正琪,...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影音】默克Yariv Hefez博士:百年製藥大廠如何內建「創新基因」
吳麥斯:末期腎病無聲危機!9成患「腎性貧血」 HIF療法為新曙光
福寶科技巫震華 引領MIT外骨骼機器人闖天涯
生技推動單一窗口 匍匐在創造突破的路上……
ACTO主席下坂皓洋: 「臺灣外泌體監管與安全、有效回報系統 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