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服務項目
  • 聯絡我們
  • 雜誌訂閱
  • 下載 APP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回首頁
  • 產業情報
    • 產業情報首頁

    • 每日要聞
    • 生技醫藥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數位醫療
    • 科學要聞
    • 政策法規
  • 投資雷達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投資評析
    • 生醫公司資料庫
  • 生技名人錄
    • 名人專欄
    • 專家觀點
    • 人物專訪
  • 生醫動態
    • 臺灣知識庫
    • 國際醫學匯
    • 產業快訊
    • 公司報導
    • 創新管理學苑
    • 生醫永續(CSR)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待開放)
  • 影音報導
    • 影音報導台首頁

    • 生技名人錄
    • 產業報告教室
    • 現場直擊
    • 閣樓播 Bio
  • 產業活動
  • 環球生技
    • 雜誌
    • 書坊
  1. 生醫動態
  2. 公司報導

免費登錄全新功能「生醫公司資料庫」

公司報導
新銳公司

把握急性腦中風黃金搶救時間 神經元科技Neurospeed 眼球震顫快篩

2019-04-30/編輯部
今年4月19日,Neurobit神經元科技以大數據演算法提供急性腦中風搶救黃金時間的快篩方案,入選為台灣微軟甫成立之「微軟新創加速器」第一期新創團隊名單,除了有機會獲得相當於370萬新臺幣使用額度的Azure雲端服務外,微軟新創加速器也將提供一系列教育與實戰課程,盼激發團隊成為獨角獸的潛力。撰文/李林璦 攝影/薛瀹熢腦中風不僅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也是造成失能第二大原因。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調查,...
公司報導
新銳公司 再生醫學 細胞治療 再生醫療 瑪旺幹細胞 黃美月 J-TEC PRP

瑪旺自體纖維母細胞治療完成二期臨床

2019-03-20/記者 薛瀹熢
執業30年的皮膚專科醫師黃美月,希望為病人尋找更好治療方法,於2008年創立瑪旺幹細胞醫學生物科技公司,以組織工程及細胞技術為主軸進行研發。公司擁有亞洲唯一以皮膚作為來源的皮膚間質幹細胞之技術平台,多項治療應用已經分別進入一、二期臨床,發展最快的自體纖維母細胞治療應用的二期臨床試驗,已在去年底完成,正在TFDA結案審查中。撰文/薛瀹熢2015年6月27日晚上,新北市八仙樂園塵爆的燒燙傷亡慘劇,依然...
公司報導
新銳公司 精準醫療 酷氏基因 林淑娟 特殊甲基化基因

酷氏基因首創一抹二測 子宮內膜癌無所遁形

2018-12-24/記者 彭梓涵
2018年8月甫成立的酷氏基因,為臺北醫學大學技術成果衍生的新創公司,專注於表觀遺傳學研究,不斷在DNA甲基化領域中尋求更多應用的可能性,第一項開發的子宮內膜癌檢驗試劑,以傳統抹片為基礎,搭配特殊甲基化基因生物標記檢測,提供女性個人化精準醫療服務,成立短短時間,已在許多國際賽事締造不少佳績。撰文/彭梓涵 攝影/李林璦2018年10月,緊張、刺激的「環球電梯募投比賽EPiC2018」國際賽事由香港...
公司報導
專題報導 智慧醫療 人工智慧 AILab

AILab結合臺灣醫療 解決全球未滿足醫療需求

2018-12-20/記者 彭梓涵
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AILabs)與臺北榮民總醫院(以下簡稱北榮)協力建立全球首套臨床人工智慧腦轉移瘤自動判讀系統(DeepMets),於11月14日正式進駐臺北榮總放射線部;接著與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12月7日簽屬合作協議,打造「TED-ICU智能重症照護系統」AI加護病房。成立不到2年的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AILabs),積極整合臺灣醫療優勢,逐漸展現臺灣AI醫療應用於全球未滿足醫療需求的成果...
公司報導
新銳公司 瑩碩生技 DDS劑型研發中心 王建治 OCAS OROS ODT Nanocrystal LAI

瑩碩生技開出臺灣製藥業新出海航道

2018-12-20/環球生技
今年6月興櫃的瑩碩生技,成立於2003年,是臺灣製藥業的新秀,卻創下國內最多首發學名藥領證記錄的藥業。其善用特殊劑型開發的核心技術優勢,並洞悉市場需求應變能力,成功轉型為兼具研發、製造、銷售等一條龍的製藥廠,委託研究開發暨生產服務(CDMO)客戶已擴展至日本、中國等海外市場。今年上半年,瑩碩也繳出轉型後首張獲利成績單,每股稅後盈餘(EPS)為0.74元。撰文/卓蘭「瑩碩的最大價值就在擁有多元且特殊...
公司報導
新銳公司 PAH 國邑 L606 顏文旭 肺動脈高壓

國邑L606搶攻肺動脈高壓3億美元商機

2018-11-15/特邀作者
特殊學名藥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萬菱藥品,董事長顏文旭著眼長期發展,毅然賣出所有藥證並轉型為新藥開發公司,同時更名為國邑藥品。目前旗下第一個藥械組合新劑型新藥L606已送件FDA,估計2019年下半年有望進行樞紐試驗,搶攻肺動脈高壓疾病治療未滿足市場。撰文/卓蘭 攝影/李林璦國邑的前身為萬菱藥品,成立於2000年,主要以開發並產銷控釋劑型、高門檻之困難型與特殊劑型學名藥,產品線涵蓋心血管、糖尿病、...
公司報導
新銳公司 智慧醫療 中耳炎智慧診斷系統 Qualcomm Tricorder XPRIZE 創新數位耳鏡

智慧診斷中耳炎,小疾病、大商機

2018-11-15/記者 徐淨
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羅孟宗研發的「中耳炎智慧診斷系統」(數位耳鏡),能即時截取耳膜影像結合雲端智慧判讀,是一款真正以病患為中心的行動智慧醫療裝置,一旦順利上市,可望成為家庭保健箱的基本配備之一。撰文/徐淨、卓蘭 攝影/徐淨以中央大學生醫科學與工程學系教授羅孟宗為首研發的「中耳炎智慧診斷系統」(數位耳鏡),從五年前一場國際醫學競賽「QualcommTricorderXPRIZE」上,臺...
公司報導
新銳公司 巴金森氏症 百朗克 科技部萌芽計畫 何應瑞 中山醫學

百朗克異軍突起 抗生素力退巴金森氏症

2018-09-28/記者 徐淨
中山醫學大學教授何應瑞發現,已在臨床使用超過30年的抗生素頭孢曲松(ceftriaxone)能夠促進神經細胞新生及回復其活性,今年初,美國FDA以28天火速通過其用於治療巴金森氏症的II期臨床試驗申請,國內TFDA也以罕見的23天審核通過。目前,臨床II期試驗正於多中心積極進行中。撰文、攝影/徐淨在安海瑟薇所主演的電影《愛情藥不藥》當中,才華洋溢、青春貌美的梅姬,年紀輕輕就被迫面臨失去自己肌肉控制...
公司報導
新銳公司

普瑞博生技 臺灣首家高階血液淨化醫材

2018-08-17/記者 林以璿
普瑞博生技技術源自中原大學薄膜研究中心,最早出自國科會研究計畫,爾後在科技部萌芽計畫以及SI2C育苗計畫支持下,在減除白血球市場另闢蹊徑,利用關鍵選擇性細胞吸附薄膜生產技術,開發出通用型白血球過濾器,成為臺灣第一家自製高階相關的醫材公司。撰文/林以璿減除白血球(leukoreduction,ULR)的血品運用,在醫學上已經是一種國際趨勢。一般來說,一袋血液(約500CC)中,原本就存在有大約(1~...
公司報導
在地生技 植物新藥 NexoBrid MediWound Debrase 林景寬 燒燙傷清創治療

隱形冠軍30載 嘉年生化開創農生新生機

2018-08-17/記者 彭梓涵
2012年,全球第一個三度燙傷清創植物新藥NexoBrid通過歐盟EMA上市,韓國、阿根廷、以色列也進入銷售;美國FDA三期臨床預計將於2018年底取得試驗結果。NexoBrid是由以色列MediWound公司進行臨床開發,但技術、產品及原料皆由臺灣嘉年生化技轉而得,董事長林景寬於斗六在地耕耘近三十載,不僅利用生物技術把臺灣土鳳梨變成世界首件處理嚴重燒燙傷新藥,也把步上夕陽的鳳梨酵素產業,再度推向...
公司報導
新銳公司 特色文章 植物新藥 貝爾克斯生技 張秀鳳

貝爾克斯生技 植物新藥生力軍

2018-07-21/記者 李虎門
儘管貝爾克斯生技於2016年成立,其植物新藥BEL-X的開發,其實早已十年磨成劍。該藥物經十多年各種臨床前測試,可有效提升免疫力,誘導細胞良性分化、促進細胞凋亡、抑制細胞訊號傳遞抗腫瘤細胞增生等功效,且少了西藥的毒性,今年將於臺大及成大醫院進行FDA、TFDA許可的臨床實驗。文/李虎門 攝影/蔡立勳2004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公布了《植物藥新藥指南》(GuidanceForIndu...
公司報導
新銳公司 人工智慧 精準醫療 智慧醫療 AI BioEntrepreneur

安智生醫:要做亞洲AI醫療龍頭

2018-04-26/記者 徐淨
挾帶著矚目股東陣容,安智生醫持續擴大國際版圖中。人人都在談的精準醫療、基因檢測,安智生醫如何獨樹一格,吸引國際資金、合作機構及頂尖人才?撰文/徐淨 攝影/林嘉慶成立於2015年的安智生醫,是阿里巴巴首個投資的臺灣生物科技公司,不僅如此,印尼第二大集團力寶(LippoGroup)也是其大股東之一。首個產品瑞可盈,已於去年年底和國際一流癌症中心與醫院,合作完成了驗證。參與合作臨床測試的單位包括新加...
  • 第一頁
  • 上一頁
  • 2
  • 3
  • 4
  • 5
  • 6
  • 下一頁
  •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1億元「遠距醫療」健保元年

熱門排名 查看更多

  • 醫療個資保護侷限多? 法律、醫界、人權、資訊專家共探新模式
  • 生物資料庫個資保護/利益回饋難題 專家提新解方
  • Deep01深度學習腦出血AI 臺、美雙認證
  • 醫學匯|篇三:肺癌圍手術期免疫治療的展望與思考——LCMC3研究和NADIM研究
  • 醫學匯|篇一:BEACON研究——BRAF V600E 突變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治療新標準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EP 7 【閣樓播Bio】醫療影像AI荊棘之路(下)

產業活動列表 查看更多

  • (即將開班)【創業系列】創業家必修課–生醫新創公司如何成功募資
    2021-04-17
  • 邦特(4107)電話法人說明會(110/04/19)
    2021-04-19
  • [Virtual Conference] Plant Genomics and Gene Editing Congress: Asia
    2021-04-20
  • 生達(1720)法人說明會(110/04/21)
    2021-04-21
  • 邦特(4107)線上法人說明會(110/04/21)
    2021-04-21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61號2樓之3,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環球生技
  • 服務項目
  • 聯絡我們
  • 會員中心
  • 產業活動
  • 產業情報
  • 生技名人錄
  • 投資雷達
  • 生醫動態
  • 影音報導
  • 雜誌
  • Copyright© 2020 環球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