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分析
- 產業名錄
- 日立集團

日立集團
- 英文名稱:Hitachi, Ltd. (日立製作所)
- 股票代號: 6501(TYO)
- 發展階段:海外
- 地區:日本東京
- 代表人:橋本節子博士
產業領域
C06再生醫療(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組織工程等)、E03電子/光學/資通訊
簡介
日立製作所,簡稱日立,是源自日本的跨國電機及電子公司,亦為日本規模最大的綜合電機製造商,總部位於東京丸之內。
日立成立於1910年,早先以生產電機、變壓器起家。公司逐年發展至今,業務範圍廣泛涉及電子、電力、電機、機械、IT、車輛零組件、家電及醫療設備等。集團分為8個業務部門,包括製造業部門、後勤部門、零售部門、維護部門、公用事業(水利)部門、公用事業(工業設備)部門、產品(量產)部門、產品(非量產)部門。日立在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中排行第79位,在富比士全球2000大企業中排行第178名。
相關文章
羅氏、日立再簽10年長期合作 續推新款生化免疫分析儀
2024-05-28/記者 巫芝岳
美國時間27日,羅氏(Roche)宣布其將與日立(Hitachi)延續過往長達46年的合作夥伴關係,且承諾至少再續約10年合作,持續推進雙方在醫學診斷創新、工程與製造方面的開發和商業化成果。同時羅氏也宣布,透過雙方合作,今年稍晚將推出多台臨床檢驗使用的cobas®系列臨床檢驗分析模組。羅氏和日立自1978年開始結盟合作,羅氏表示,在此期間,兩公司曾共同開發出全球第一台臨床使用的多通道分析儀...
日立細胞CDMO尖端最前沿 估5年後CAR-T能攻向實體癌
2021-12-03/記者 吳培安
昨(2)日,台灣日立亞太(股)公司於台灣醫療科技展會期間舉辦「全球再生醫學與精準醫療趨勢」論壇,邀請到日立集團(HITACHIGroup)內部多名研發(R&D)與製程專家與臺灣細胞治療專家對談,並在演講後由樂迦再生科技董事長何弘能教授主持,以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攻略實體癌的挑戰進行主題座談。 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陳鴻震司長也在致詞中透露,科技部將推出為期四年的細胞治療專案計畫,匯...
生技新兵三顧 如何贏得日立集團點頭?
2020-09-30/特邀作者
在臺灣整個醫療產業中,三顧是從電子業成功轉型到生醫與細胞治療產業的代表,今年(2020)又取得與日立集團成立第一個海外合資公司案例,許多業界不禁側目:為什麼又是三顧?一家生技新兵憑什麼?三顧總經理唐洪德說,正因為沒有包袱,因此將目標放遠;積極佈局醫院通路,以清楚定位策略放膽與國外策略聯盟。撰文/劉曲婷三顧原是代理電子零組件起家的公司,在整個醫療產業裡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經驗。但近幾年跨入生技的表現令人...
三顧+「日立策略」 再生醫療「天下,捨我其誰」
2020-06-03/記者 王柏豪
今年4月,日立集團無畏疫情高峰期,史無前例以海外合資合作模式,和三顧正式完成簽約,近期並已順利完成20億新臺幣集資,將在竹北園區建置一座亞洲最大的全新一代自動化細胞治療生產廠,成為今年以來臺灣生醫產業最大的投資案。日立結合三顧佈局全球再生醫學的策略,志在讓全球細胞治療的CDMO捨我其誰。自2013年安倍政府發布「日本再興戰略」,率世界之先將再生醫療納入其中,日本再生醫療的發展,不僅受到歐美國家關注...
綜覽日本再生醫療產業鏈
2020-06-03/記者 吳培安
日本當前傾全國之力發展再生醫學產業,數個日本大型品牌企業,例如富士軟片(FUJIFILM)和日立(Hitachi)透過併購許多公司,茁壯集團實力;於此同時,許多傳統產業利基於固有的優勢、找到有利棲位,在再生醫療產業鏈力求轉型、分食新商機。本刊特別整理日本再生醫療企業現況,讓您一次掌握日本高度分工的再生醫療產業鏈業。以下本刊盤點了日本的再生醫學領域值得關注的24家公司、以及各公司近年來的重要發展,闡...
再生醫療在台最大投資案 日立三顧低調簽約
2020-04-13/記者 王柏豪
日本日立(Hitachi)集團(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上週末宣布與台灣三顧合資新公司,計畫在台建構亞洲最大細胞生產工廠。據本刊了解,日本日立(Hitachi)集團(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和台灣三顧股份有限公司(下簡稱,台灣三顧)原計畫在台北舉辦簽約儀式,因疫情影響,上週五(10日)當天改為在座落於汐止的台灣三顧舉行台、日連線,由日立旗下公司台灣日立亞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梁琼瑜代表日立集團和台灣三顧董事...
日立公司宣布與台灣三顧成立再生醫學合資企業
2020-04-11/記者 王柏豪
日經新聞昨(10日)報導,日立(Hitachi)公司宣布,將與MetatechAP(台灣三顧)公司合作在6月成立一家合資企業,生產和銷售再生醫學細胞。該工廠將於2021年開始建設,2024年開始投入生產。日立將為新公司提供自動化培養細胞培養設備與技術,日立則從事研發和銷售。 新聞中也指出,在台灣成立的新公司,將由再生醫學細胞層片開發公司MetatechAP領導,也將有幾家台灣公司和基金資助。但日立...
衛福部「特管法」激發臺灣再生醫學發展 台灣醫界聯盟橫濱會議推進臺、日雙邊合作
2018-10-12/記者 王柏豪
日本再生醫學發展已經成為國際取經之國,臺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簡稱特管法)也已於本9月6日正式上路,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於昨(11日)於橫濱再生醫學展期間,舉辦臺日再生醫療產官學專家會議,以推進臺、日雙邊於再生醫學產業的合作發展。今年與會人士堪稱臺日再生醫療產官學界的關鍵人物,最重要的是讓日本再生醫療領域的專家認識到臺灣再生醫學產業的現況,包括法令、發展以及期待。目前...
三顧(3224)入列日立細胞治療供應鏈?三顧:新竹廠建廠完成後,方能加入日立細胞治療的供應鏈中
2019-08-02/環球生技
本資料由 (上櫃公司)三顧 公司提供序號6發言日期108/08/02發言時間11:43:28發言人林文傑發言人職稱投資人關係處協理發言人電話(02)26983466#5006主旨澄清先探投資週刊NO.2049期第106頁相關報導。符合條款第53款事實發生日108/08/02說明1.事實發生日:108/08/022.公司名稱:三顧股份有限公司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4.相互持股...
三顧(3224)與日本日立簽約合作,將在竹北園區建自動化細胞治療產品工廠,園區土地係「租用」並非取得
2019-04-16/環球生技
本資料由 (上櫃公司)三顧 公司提供序號5發言日期108/04/16發言時間10:58:28發言人林文傑發言人職稱投資人關係處協理發言人電話(02)26983466#5006主旨澄清工商時報2019-04-1605:09有關本公司與日本日立簽約合作,將在竹北園區建自動化細胞治療產品工廠,不排除合組公司相關報導符合條款第53款事實發生日108/04/16說明1.事實發生日:108/04/162.公司...
生技新兵三顧 如何贏得日立集團點頭?
2020-09-30/特邀作者
在臺灣整個醫療產業中,三顧是從電子業成功轉型到生醫與細胞治療產業的代表,今年(2020)又取得與日立集團成立第一個海外合資公司案例,許多業界不禁側目:為什麼又是三顧?一家生技新兵憑什麼?三顧總經理唐洪德說,正因為沒有包袱,因此將目標放遠;積極佈局醫院通路,以清楚定位策略放膽與國外策略聯盟。撰文/劉曲婷三顧原是代理電子零組件起家的公司,在整個醫療產業裡可以說是完全沒有經驗。但近幾年跨入生技的表現令人...
三顧+「日立策略」 再生醫療「天下,捨我其誰」
2020-06-03/記者 王柏豪
今年4月,日立集團無畏疫情高峰期,史無前例以海外合資合作模式,和三顧正式完成簽約,近期並已順利完成20億新臺幣集資,將在竹北園區建置一座亞洲最大的全新一代自動化細胞治療生產廠,成為今年以來臺灣生醫產業最大的投資案。日立結合三顧佈局全球再生醫學的策略,志在讓全球細胞治療的CDMO捨我其誰。自2013年安倍政府發布「日本再興戰略」,率世界之先將再生醫療納入其中,日本再生醫療的發展,不僅受到歐美國家關注...
綜覽日本再生醫療產業鏈
2020-06-03/記者 吳培安
日本當前傾全國之力發展再生醫學產業,數個日本大型品牌企業,例如富士軟片(FUJIFILM)和日立(Hitachi)透過併購許多公司,茁壯集團實力;於此同時,許多傳統產業利基於固有的優勢、找到有利棲位,在再生醫療產業鏈力求轉型、分食新商機。本刊特別整理日本再生醫療企業現況,讓您一次掌握日本高度分工的再生醫療產業鏈業。以下本刊盤點了日本的再生醫學領域值得關注的24家公司、以及各公司近年來的重要發展,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