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場分析
- 產業名錄
- 醫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醫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英文名稱:AESOP Technology Inc.
- 網址:https://tw.aesoptek.com/
- 成立時間:2019-08-19
- 發展階段:尚未IPO
- 地區: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4段1號11樓
- 資本額:60,000,000
- 創辦人:李友專
- 代表人:龍安靖
簡介
醫守科技成立於2019年,專注於實現新世代醫療人工智慧,優化臨床用藥決策過程,開發更彈性多元的病人安全創新應用服務,加速醫療前線部署,提升醫療品質。
主要產品/服務
醫守科技主打產品「藥御守(MedGuard) 」獲得美國FDA認證(Software as a Medical Device; SaMD),擁有全球最大之15億筆處方資料集,以人工智慧分析醫師開立處方的行為邏輯,即時偵測不適當處方提供最適建議,優化用藥決策支援流程,大幅提高病人安全與醫療編碼品質。
應用市場
MedGuard 將以美國、中國以及台灣為短期目標市場,並推廣至全世界。
以美國為例,因處方開立錯誤之用藥疏失約佔美國醫療疏失的10~20%,每年平均130 萬美國人因為用藥疏失造成傷害、25萬美國人死於用藥疏失。2014 年美國醫療支出3 兆美元,約有1%是花在給錯藥所產生的後續醫療支出 (35 億美元) 。而於2016年,醫療錯誤已成為美國第三大死因,僅次於心臟病及慢性呼吸道疾病。
在中國,每年平均約有80億筆診斷處方開立,約有400萬筆(5%)為不適當處方。而根據中國國家食藥總局的調查發現,每年有250萬人因為錯誤用藥而損害健康,其中死亡的有20萬人。
在台灣,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處的資料國人⼀年看診約3 億6 千萬次,平均⼀次領四種藥,亦即台灣人⼀年約吃下15 億種藥,估計錯誤率約為10∼15%,折算約有1 億多種藥有錯誤。健保平均每年支出約7000 億台幣,藥費高占4 分之⼀,預估藥品不適當的總花費金額為156 億台幣。醫改會曾推估,台灣⼀年有8,374 個住院病人因為藥物不良反應死亡。門診病人因藥品不良反應造成疾病和死亡,付出的代價約1,260 億元。
除錯誤產生的成本,在台灣,每年每家醫院接受健保局核刪200-400萬台幣。舉例來說某幼童診斷S14.158A-第八頸椎脊髓不完全損傷之初期照護及R62.50-兒童期生理發育不符正常預期,開立惠爾血添注射劑 M300,審查後認為不恰當處方,該次藥費4,400,放大罰66萬元。此類核刪層出不窮,困擾醫院也困擾醫師,但迄今無有效方法。綜合以上數據,透過有效具備自我學習能力的醫囑開立警示與建議系統,可潛在為醫院每年節省300-600萬元核刪費用。
研發階段
2019/5獲頒B2MC決選團隊
2019/7參展ICAIH 2019, LA
2019/7參展BioAsia 2019, Taipei
專利佈局
攜帶式個人電子病歷系統(409487)
智慧型個人化用藥管理系統(499995)
美國專利申請中
相關文章
日前,臺灣AI醫療解決方案開發商醫守科技(AESOPTechnology)發表,其開發全球第一套以AI預防住院用藥發生「型音相似(look-alike、sound-alike,LASA)錯誤」系統RxPrime(以前稱為MedGuard)的大型臨床研究數據。該研究發表於《ComputerMethodsandProgramsinBiomedicine》。執行長龍安靖指出,該大型研究超過300多醫師參...
美國時間2日,醫守科技(AESOPTechnology)宣布,在與台灣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Taiwan)合作下推出一款能協助癌症患者選則出最合適免疫療法的AI軟體「Medigator」,該軟體可協助管理治療有關的免疫相關不良事件(irAE),並有助於提高治療的有效性,目前也已成功導入台灣7家醫學中心。醫守近日也在國科會徵選下,參與5~8日於美國波士頓舉行的北美生技展(BIO2023...
近(10)日,美國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SVB),突然宣布倒閉。據本刊了解截至目前為止,台灣生技醫療產業沒有傳出過多災情,但去年入選梅約診所(MayoClinic)新創加速器、專注在用藥安全警示與建議的醫守科技執行長龍安靖在事件落幕後,13日在臉書發文表示,「醫守是SVB事件的直接衝擊者」,並分享危機處理過程與經驗。本刊也專訪去(2022)年7月在臺啟動高階醫材產業投資...
今年8月,全美最大醫療集團梅約醫學中心(MayoClinic)公布健康科技新創公司的沉浸式加速計畫「MayoClinicPlatform_Accelerate」入選的7家新創名單,臺灣醫療AI新創公司醫守科技(AESOP)榮列其中。今(1)日,由北醫舉辦的「數位健康研究轉譯系列演講#2」,邀請醫守科技龍安靖執行長,分享醫療大數據創新-應用梅約數據平台落地美國經驗。 醫療錯誤為2013年全美第3大死...
全美最大醫療集團梅奧醫學中心(MayoClinic)自今年3月啟動針對健康科技新創公司的沉浸式加速計畫「MayoClinicPlatform_Accelerate」,8月10日再公布第二批入選的7家新創名單,臺灣醫療AI新創公司醫守科技榮列其中。該沉浸式計畫為期20週,將協助7家新創開發、驗證和商業化他們的人工智慧(AI)醫療保健產品或解決方案,參與者有機會接觸監管、臨床、技術和商業等領域的梅奧專...
今(7)日,醫療AI新創醫守科技宣布,其開發的新產品 DxPrime,能夠即時預測醫療編碼決策行為、動態推薦編碼選項,大幅提升病歷紀錄過程的編碼效率與品質。該產品可在數位健康市場OliveLibrary上下載使用。 醫守執行長龍安靖表示,醫生想要在病歷上輸入完全正確的診斷,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因為 ICD-10 的編碼知識,與他們臨床專業認知不同。ICD-10 收錄了 14,400 種疾病,並進一步...
撰文/環球生技編輯部綜合整理田耘政執行長分子智藥股份有限公司新創領域»AI新藥開發參與加速器»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分子智藥是專注以AI藥物開發輔助模型,預測臨床前藥物的毒性、代謝、藥動學和風險分析的新創公司。加入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是因為公司剛成立,缺乏進入商業化的經驗。選擇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的主因是,會鏈結美國資源、帶團隊去美國參展;另外,新創公司剛成立,...
今(11)日,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論壇,第二場次熱烈展開,以「步向2020數位醫療新十年」為主題,下半場邀請到神經元科技執行長楊鈞程以及醫守科技執行長龍安靖數位醫療新銳,與大家分享臺灣數位醫療於臨床上如何落地運用。 神經元科技執行長楊鈞程(攝影/林嘉慶)神經元科技執行長楊鈞程則為大家針對數位診斷醫療應用作分析,他表示,數位醫療市場規模蓬勃發展,北美市場佔46.2%...
於今年7月正式成立的醫守科技,透過人工智慧從醫療資訊系統端下手,推出「MedGuard(藥御守)」解決用藥錯誤的問題,目前已經在北醫體系包括:北醫附醫、雙和醫院和萬芳醫院進行實測,每年約有250萬次提示使用,每次提示即代表一次完整的看診,目前有250位醫師在使用。曾發生一位女性手指遭狗咬傷,治療的醫師開立常用抗生素盤尼西林(Penicillin),但新來的護理人員看錯,結果施打高濃度鉀離子(Pot...
於今年7月正式成立的醫守科技,透過人工智慧從醫療資訊系統端下手,推出「MedGuard(藥御守)」解決用藥錯誤的問題,目前已經在北醫體系包括:北醫附醫、雙和醫院和萬芳醫院進行實測,每年約有250萬次提示使用,每次提示即代表一次完整的看診,目前有250位醫師在使用。曾發生一位女性手指遭狗咬傷,治療的醫師開立常用抗生素盤尼西林(Penicillin),但新來的護理人員看錯,結果施打高濃度鉀離子(Pot...
撰文/環球生技編輯部綜合整理田耘政執行長分子智藥股份有限公司新創領域»AI新藥開發參與加速器»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分子智藥是專注以AI藥物開發輔助模型,預測臨床前藥物的毒性、代謝、藥動學和風險分析的新創公司。加入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是因為公司剛成立,缺乏進入商業化的經驗。選擇DCB數位健康國際加速器的主因是,會鏈結美國資源、帶團隊去美國參展;另外,新創公司剛成立,...
於今年7月正式成立的醫守科技,透過人工智慧從醫療資訊系統端下手,推出「MedGuard(藥御守)」解決用藥錯誤的問題,目前已經在北醫體系包括:北醫附醫、雙和醫院和萬芳醫院進行實測,每年約有250萬次提示使用,每次提示即代表一次完整的看診,目前有250位醫師在使用。曾發生一位女性手指遭狗咬傷,治療的醫師開立常用抗生素盤尼西林(Penicillin),但新來的護理人員看錯,結果施打高濃度鉀離子(P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