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免標定!《Nature》子刊:創新光感技術揭開TLR訊號傳導機制
科學新知
NEW
DeepMind公開AlphaFold3底層程式碼 供非商業用途使用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突破腫瘤微環境!抑制乳酸助T細胞重獲活力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 Genetics》大腸直腸癌可能於早期就已轉移!?
2019-06-21/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7),由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醫學和遺傳學助理教授ChristinaCurtis聯合其他4所研究機構所做的研究顯示,在實際診斷為轉移性大腸直腸癌(Metastaticcolorectalcancers)之前,腫瘤可能已經轉移到大腦或肝臟。該研究發表於《NatureGenetics》。 大腸直腸癌是美國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通常會轉移到肝臟,較少見轉移到大腦,從前,大部分認為癌症晚期才會發生轉移...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Communications Biology》卵巢癌新型診斷方式 避免不必要手術
2019-06-21/
記者 李林璦
昨(20)日,瑞典烏普薩拉大學(UppsalaUniversity)和哥德堡大學(UniversityofGothenburg)Sahlgrenska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血液測試能更精確地診斷卵巢癌,可減少不必要的手術之外,也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效果,該研究發表《Nature》的子刊《CommunicationsBiology》上。 該檢測方式是與總部位於烏普薩拉的生物技術公司Olin...
科學新知
免疫療法
癌症
糖尿病
科學要聞
日本科學家最新發現!特定癌症免疫療法可能導致患者罹糖尿病
2019-06-18/
記者 吳培安
近(11)日,日本大阪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某些癌症療法中採用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Immunecheckpointinhibitors,ICIs)若攻擊到胰島β细胞,可能使癌症患者罹患第一型糖尿病。此研究成果於今年5月刊登於《DiabetesCare》。此研究透過組織染色檢驗法,針對一位接受ICIs治療的腎癌患者進行深入研究。研究第一作者ShoYoneda表示,他們發現腫瘤已經轉移擴散到患...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大腦神經細胞入侵腫瘤細胞!?
2019-06-18/
記者 李林璦
近日,法國國家健康及醫學研究院(INSERM)ClaireMagnon的研究團隊表示,在一項小鼠研究中發現,一種來自大腦神經細胞形成區域的神經祖細胞(neuralprogenitorcell),發生遷移至前列腺腫瘤中,這些細胞入侵腫瘤微環境並產生新的神經細胞,該研究發表在《Nature》上。 在2008年研究中,就發現在前列腺腫瘤中出現新形成的神經細胞,其與惡性腫瘤的發展和腫瘤擴散到體內的其他位置...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新型基因編輯工具 跳躍基因可插入長達10,000 個鹼基對
2019-06-16/
記者 李林璦
近日(12),哥倫比亞醫學院(ColumbiaUniversityVagelosCollegeofPhysiciansandSurgeons)的科學家們的一項新技術可以解決當前基因編輯工具的缺點,他們將新技術稱為INTEGRATE,利用來自霍亂弧菌(Vibriocholera)的「跳躍基因」,又稱轉座子,將其改造後,可在不切割DNA的狀態下,將任何DNA序列可靠地插入基因組中,研究人員稱該技術與分...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EJM》第1型糖尿病新里程碑 抗體藥治療可延緩發病達2年以上
2019-06-13/
記者 李林璦
日前(9),ProventionBio在第79屆美國糖尿病協會年會(ADA)上,發表了一項第1型糖尿病的重大研究,可通過2周的靜脈注射CD3抗體藥物teplizumab進行預防性免疫治療,將第1型糖尿病患(T1D)的發病延遲2年以上。研究結果也同步發表於《NEJM》。本次臨床試驗長達8年,此一新藥研發主要成員,帕克研究所主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糖尿病中心代理主任和教授Jeff...
科學新知
腸道菌
科學要聞
《Nature》腸道菌群差異影響藥效 三分之二藥物被代謝!?
2019-06-12/
記者 李林璦
近日(3),在《Nature》上發表了一篇研究顯示,生活在腸道中的細菌可能會在藥物進入血液前將其進行代謝,進而影響了藥物的實際療效,此項研究成果將揭示為何許多藥物對每個人的療效不同,並有望在未來,依據腸道菌相的組成來調整藥物的開立,以提高藥物的治療效果。 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測試了271種口服藥物,包括常見的抗憂鬱藥Prozac(Fluoxetine)、降血壓藥Cardizem®(Dilti...
科學新知
全球新聞
中研院
漸凍症
miRNA
中研院「解凍」新突破!MicroRNA有望成為「漸凍症」新藥
2019-06-05/
記者 吳培安
昨(4),中央研究院宣布之漸凍症動物研究成果已於近(5月30)日登上《CellStemCell》。此為全球首次發現一組微型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有望成為漸凍症預測的生物標記,且可改善漸凍症小鼠病徵,有助於未來以基因治療漸凍症標靶藥物的研發,目前此實驗結果已申請專利。此研究由分子生物研究所陳俊安副研究員與研究團隊發表。陳俊安解釋,原本mir-17~92大量表現於四肢運動神經元、抑制...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莫斯科學者從嗜熱菌開發出新型螢光蛋白 可在無氧、高溫條件下操作
2019-06-02/
記者 彭梓涵
日前,莫斯科物理和技術研究所的生物學家,打造一種尺寸為12-16kDa的新螢光蛋白CagFbFP,除了可用紫外光與藍光照射,在極端溫度條件下蛋白質也表現穩定,研究團隊認為,此螢光蛋白具有作為顯微鏡下追蹤蛋白質的潛力。相關研究已發表於《Photochemical&PhotobiologicalSciences》期刊上。由莫斯科物理和技術研究所的生物學家,從嗜熱菌Chloroflexusagg...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膠水成分可大幅改善造血幹細胞培養效率
2019-05-31/
記者 薛瀹熢
據29日發表於《Nature》的研究,來自日本東京大學與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在幹細胞體外培養的過程中假如加入「膠水」的成分之一,聚乙烯醇(PVA),便能成功使幹細胞的數量放大數百倍。對這樣的結果,參與研究的科學家也驚訝的表示非常難以置信。數十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試圖在實驗室中大量培養造血幹細胞(HSCs),然而到目前為止,一直沒有人能夠成功創造出能夠有效生產出有足夠用於注射數量的幹細胞的方...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Nature Materials》黃金奈米粒子讓CRISPR技術更上一層樓
2019-05-28/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7),美國Fred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學家開發了一種黃金奈米粒子,可以結合到CRISPR的所有工具上,作為傳遞工具,使基因編輯更加精準,研究人員也將黃金奈米粒子之基因編輯技術運用在遺傳性血液疾病及HIV的實驗室模型中,成功編輯了10%-20%的標的細胞,且沒有產生毒性副作用。該研究發表於《NatureMaterials》。 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被譽為是最有...
科學新知
科學要聞
《Science》解開百年氣喘之謎 蛋白質晶體如何引發免疫反應
2019-05-28/
記者 彭梓涵
日前(24),來自比利時研究團隊,首次解開氣喘蛋白質結晶結構,解析長達一世紀氣喘蛋白質晶體與發炎反應的關聯,並證實氣喘動物模型,其呼吸道黏液中大量的蛋白質晶體是誘導氣喘的關鍵,研究團隊也開發出可以溶解晶體的抗體,以減少氣喘的黏液分泌。該研究已發表在《Science》期刊上。由比利時生命科學研究機構VIB、根特大學醫院(Ghent )、生物技術公司Argenx組成的研究小組,首次解析微米尺寸的Cha...
第一頁
上一頁
99
100
101
102
103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