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10/29《生技股動態》
生技醫藥
NEW
台寶生醫4億現增銀彈到位! 引進5策略性投資人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幹細胞移植會增加癌症風險?《Science》子刊:最長壽受贈者揭秘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醫學專家投書《JAMA》:新冠疫苗上市後應配合積極上市後監控;新旭中國首項tau蛋白PET示蹤劑臨床獲准啟動 鎖定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
2020-10-21/
環球生技
《臺灣》Deep01X秀傳醫院AI腦出血判讀臨床落地掌握黃金時間加速醫療決策25分鐘AI醫療軟體新創公司Deep01與彰化秀傳醫院合作進行AI腦出血自動判讀,今(21)日,舉辦成果發表,秀傳首席醫療副院長黃士維指出,使用AI後,腦出血病人平均提早了25分鐘離開急診,進入下一步處置和治療,大大提升醫療效率與照護品質,為AI醫療產品在臨床落地的成功案例。《臺灣》新旭中國首項tau蛋白PET示蹤劑臨床獲...
新聞集錦
臺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
吳忠勳
李鍾熙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新理事長 由DCB執行長吳忠勳當選出任
2020-10-21/
記者 彭梓涵
報導/彭梓涵今(21)日,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表示,日前舉行會員大會,選舉第十六屆理監事,昨選舉結果由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執行長吳忠勳當選新任理事長,副理事長則由台康生技總經理劉理成及智擎生技創辦人葉常菁博士接任,並一致通過聘請李鍾熙前理事長為榮譽理事長,日前也聘請前副總統陳建仁院士為首席顧問。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自1989年成立迄今已有31年,目前有127家團體會員,涵蓋3,900産官學...
新聞集錦
生物相似藥
IQVIA美國生物相似藥最新報告: 未來5年銷售額高達800億美元 可為醫療支出省下1000億
2020-10-21/
記者 劉端雅
編譯/劉端雅近日,根據IQVIA人類數據科學研究所公布的最新報告指出,美國生物相似藥(biosimilar)發展和接受的速度,比普遍認為的更要健全。估計在未來5年其銷售額將高達800億美元,同時,為醫療保健節省超過1000億美元。該報告表示,關於患者和醫療提供者(醫院/醫生)對生物相似藥的接受度的假設,似乎比數據顯示得更為保守。報告指出,有51%的生物製劑,在目前或未來10年將面臨生物相似藥的競爭...
新聞集錦
人工智慧
Deep01X秀傳醫院AI腦出血判讀臨床落地 掌握黃金時間加速醫療決策25分鐘
2020-10-21/
記者 李林璦
報導/李林璦AI醫療軟體新創公司Deep01與彰化秀傳醫院合作進行AI腦出血自動判讀,今(21)日,舉辦成果發表,秀傳首席醫療副院長黃士維指出,使用AI後,腦出血病人平均提早了25分鐘離開急診,進入下一步處置和治療,大大提升醫療效率與照護品質,為AI醫療產品在臨床落地的成功案例。 秀傳首席醫療副院長黃士維(攝影/李林璦)黃士維表示,彰化秀傳醫院統計今年5~8月使用Deep01系統的臨床數據顯示,使...
新聞集錦
基因療法
挑戰羅氏Luxturna! SparingVision開發新型視網膜基因療法 A輪募資逾5千萬美元
2020-10-21/
記者 吳培安
編譯/吳培安美國時間20日,法國基因療法開發公司SparingVision宣布募得約5250萬美元(4450萬歐元),這筆挹注將有助於其開發之不以修復特定基因為目標、治療色素性視網膜炎(RP)的基因療法SPVN06,得以推動臨床試驗開發。目前SparingVision在A輪募資中,已累積約7086萬歐元(6000萬歐元)。 SparingVision執行長StéphaneBoisse...
新聞集錦
表觀遺傳學
《Nature Communications》解謎表觀遺傳關鍵兩蛋白質 有望成全新抗癌標靶
2020-10-21/
記者 巫芝岳
編譯/巫芝岳近日,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ofRochesterMedicalCenter)的科學家發現,細胞內ANP32E與H2A.Z兩種蛋白質間的交互作用,與細胞分裂調控息息相關;由於許多癌細胞中,H2A.Z的表現量較高,因此這項建立在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上的調控作用,未來極有潛力發展為抗癌療法。該論文10月8日發表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英國
挑戰爭議!英招募健康勇者 感染新冠病毒進行人體實驗
2020-10-21/
記者 彭梓涵
編譯/彭梓涵英國時間20日,英國政府宣布將贊助全球第一個「新冠肺炎人類挑戰試驗」,該試驗將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研究人員指導下,招募健康受試者,「刻意」感染新冠病毒,以更快開發疫苗。 週二的聲明表示,這項研究預定於明年一月啟動,同時招募18至30歲的50至90名受試者,病毒會以鼻腔進入的方式感染,受試者則會隔離在倫敦皇家醫院,每天進行測試。 研究人員首先會進行「最少病毒量」感染的研究,以確定多少量受試...
新聞集錦
中國藥監局
診斷分析工具
創新藥物
新旭中國首項tau蛋白PET示蹤劑臨床獲准啟動 鎖定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
2020-10-20/
記者 吳培安
報導/吳培安今(20)日,中國國家藥監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於公告中,批准新旭生技(APRINOIATherapeutics)其中國子公司蘇州新旭醫藥所提出之「tau蛋白正子攝影(PET)示蹤劑18F-APN-1607」臨床試驗申請,得以啟動中國的臨床試驗。 18F-APN-1607是用於PET影像中,協助檢測患者腦部tau蛋白神經纖維纏結(neurofibrillarytangle)分布與密度...
新聞集錦
騰訊
騰訊醫學影像雲 醫療影像歸戶個人 跨醫院、跨地區共享無疆界
2020-10-20/
記者 李林璦
編譯/李林璦今(20)日,中國互聯網巨擘騰訊(Tencent)在第8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宣布了兩項新產品。第一項產品為騰訊AI醫療創新系統(AIMIS)醫學影像雲,可與病患安全共享X光、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影像(MRI)等醫療影像。 患者可以透過騰訊AIMIS醫學影像雲安全地管理自己的醫療影像,並可以允許醫療專業人員隨時查看原始影像進行評估。 患者也可一站式管理個人數據,並授權醫院之...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康復者血漿療法
美研究:男性、老年、嚴重新冠肺炎康復者 可能是血漿療法最佳捐獻者
2020-10-20/
記者 彭梓涵
編譯/彭梓涵美國時間19日,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彭博公共衛生學院(JohnsHopkinsBloombergSchoolofPublicHealth)研究人員聯合展開的一項新研究,證明新冠肺炎感染者中,會因性別、年齡和病程嚴重差異,產生不同中和抗體量。相關研究已發表在《JournalofClinicalInvestigation》期刊上。 該研究是測試126名新冠肺炎康復者的血液,初步結果發現,男性...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腸道菌加重帕金森氏症用藥副作用;諾獎得主創辦Intellia Therapeutics 啟動罕病基因編輯療法臨床1期
2020-10-20/
環球生技
《荷蘭》腸道菌加重帕金森氏症用藥副作用今(20)日,格羅寧根大學(UniversityofGroningen)研究人員指出,常用於治療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Disease)的左旋多巴(Levodopa),殘留在腸道中沒被吸收的部分會被細菌脫氨(deaminate)代謝產生二羥基苯丙酸(DHPPA),進而降低腸道的蠕動能力,引起便秘。該研究發表於《BMCBiology》。由於便秘...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美新冠疫苗人力、運輸、宣導各州缺錢 要求國會援助84億美元
2020-10-20/
記者 李林璦
編譯/李林璦 美國時間16日,美國各州的公共衛生官員敦促國會應提供84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分發新冠疫苗,資金將用於培訓與招募各州衛生部門人力、疫苗的運輸與倉儲、宣導並釐清與疫苗相關的錯誤資訊以及建立更多疫苗接種地點。 在國家和地方衛生官員協會(AssociationofStateandTerritorialHealthOfficials,ASTHO)和免疫管理協會(AssociationofImmu...
第一頁
上一頁
814
815
816
817
818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