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s Hopkins團隊揭腦癌、血癌表觀遺傳調控新機制
2022-12-26 /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22日,約翰霍普金斯醫院(JohnsHopkins)研究團隊,從原生動物研究中得到啟發,進而找出人類細胞中兩種與表觀遺傳學修飾相關的酵素及甲基化標靶。缺乏這兩種酵素或是發生突變,可能與腦瘤、血癌或是罕見遺傳性神經退化疾病——Kleefstra症候群有關。這項研究發表在今年11月的《Epigenetics&Chromatin》。 帶領此研究的通訊作者、約翰霍普...
劉如謙老手新創 Chroma 表觀遺傳編輯平台A輪募1.25億美元
2021-11-18 / 記者 吳培安
由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LukeGilbert、布洛德研究所劉如謙(DavidLiu)等多位表觀遺傳編輯、基因編輯及細胞療法知名專家共同創立的老手新創公司ChromaMedicine,於美國時間17日宣布,成功在A輪募得1.25億美元。這筆資金將支持其具備同時調控多個基因表現潛力的表觀遺傳學編輯平台,在小鼠體內進行概念驗證,並建立生產量能,但Chroma尚未透露將攻入哪些疾病領域。此次募資...
《Nature》子刊:臺大醫肺癌新研究 去甲基化藥物+特殊T細胞精準殺癌
2021-04-22 / 記者 吳培安
今(22)日,由臺大醫院內科部醫師蔡幸真帶領的研究團隊,發表其在12日刊登於知名學術期刊《NatureCommunications》的突破性成果。他們透過結合DNA去甲基化藥物、以及人體內的特殊免疫「伽瑪-德爾塔(γδ)T細胞」,找出治療肺癌的新策略,未來極有希望應用在臨床治療上。 研究團隊解釋,γδT細胞是一種介於先天與適應性免疫系統的免疫細胞。它...
《Nature Communications》解謎表觀遺傳關鍵兩蛋白質 有望成全新抗癌標靶
2020-10-21 / 記者 巫芝岳
編譯/巫芝岳近日,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ofRochesterMedicalCenter)的科學家發現,細胞內ANP32E與H2A.Z兩種蛋白質間的交互作用,與細胞分裂調控息息相關;由於許多癌細胞中,H2A.Z的表現量較高,因此這項建立在表觀遺傳學(epigenetic)上的調控作用,未來極有潛力發展為抗癌療法。該論文10月8日發表於期刊《NatureCommunicati...
表觀遺傳學立大功!科學家發現肝受損再生新途徑
2019-06-24 / 記者 吳培安
近(20)日,紐約大學阿布達比分校研究團隊發現,透過移除表觀遺傳基因體(epigenome)中負責抑制跳躍基因的特定調節因子UHRF1,將能夠促進被切除的肝臟組織再生,是未來肝腫瘤切除手術的重要參考。這份研究刊登在《DevelopmentalCell》上。研究團隊在小鼠實驗中發現,如果移除了關鍵的表觀遺傳調節因子UHRF1,在肝臟中早期活化的再生基因會再度活化,促進被切除的肝臟組織再生。研究團隊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