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0
尚未加入購物品項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NEW
豐蠅生技獨步全球智慧果蠅培養系統 助攻精準藥篩
生技醫藥
NEW
FDA:單株抗體藥等新藥IND 可使用動物實驗替代方案
新聞集錦
NEW
04/11《生技股動態》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血栓
國泰醫院
血栓引起敗血症 國泰醫師呼籲即早治療
2018-01-10/
記者 林以璿
靜脈血栓在東方人的發生率低於西方人,卻是一個容易讓人忽略、因此錯失治療機會的疾病。近日,75歲的陳奶奶因為左腳靜脈血管的大量血栓,血流阻塞後併發蜂窩性組織炎引起敗血症,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醫師張嘉修經用新式「血栓抽吸清除裝置(Angiojet)」治療後,才得以恢復健康。一般而言,靜脈栓塞發生率約1/1000–3/1000之間,是動脈血栓發生率的4倍,近年來在年輕及老年族群都有增加的趨...
新聞集錦
矽谷
國際快訊
矽谷龍頭在醫療:五年內投資增長達875%
2018-01-10/
記者 李虎門
近年來,美國矽谷各大科技龍頭大舉進入醫療產業。據外電指出,在2017年的前11個月之中,美國10家最大的科技公司共參與了27億美元的醫療保健股權交易。 相比2012年的2.77億美元,其交易金額增長了875%。 富蘭克林技術夥伴公司(BenFranklinTechnologyPartners)的醫療保健投資副總監JohnPrendergass表示,「以此來看,高科技公司大舉進入醫療產業的原因,是市...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藥華
藥華藥
藥華藥PV三期數據再分析 HU患者展現極佳效果
2018-01-09/
記者 李虎門
藥華醫藥(6446)今(9)日表示,近期與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進行面對面溝通,已完成根據FDA原先所建議的重新分析PROUD-PV及CONTI-PV數據,並特別檢視Ropeg(P1101)在患者族群中21-24個月期間有無達到持續性反應率(DurableResponse)。根據藥華醫藥所委外的統計專家顧問公司所做分析顯示,Ropeg持續性反應率達標,即21-24個月持續性反應率Rope...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Nature》解析促進阿茲海默症惡化兇手!
2018-01-09/
記者 徐淨
近日,來自德國神經退化性疾病研究中心(DZNE)和波恩大學的研究證實,大腦中免疫系統引發的發炎反應促進了阿茲海默症的惡化。此篇文獻於近日發表於《Nature》。作者MichaelHeneka表示,「我們的證據直接地證明了先天免疫系統的啟動與阿茲海默症病理發展過程之間的關係。」「總結來說,我們的發現表明,大腦炎症並不只是一種旁觀現象(bystanderphenomenon),而是疾病惡化『有力的促進...
新聞集錦
阿茲海默症
科學要聞
《Brain》阿茲海默致病蛋白會擴散
2018-01-09/
記者 李虎門
近日,在最新一期《Brain》期刊上的研究指出,阿茲海默症的致病蛋白—Tau蛋白會在患者大腦中擴散,從一個神經元傳播到另一個神經元,從而引發癡呆症狀的加重。這一突破成果,歸功於大腦影像技術的發展—正電子放射斷層攝影(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讓科學家能夠觀察患者的大腦,不再依賴解剖已去世患者的大腦。 一般而言,科學家針對Tau蛋白在大腦...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免疫細胞
腸道菌
微生物
Cell
《Cell》腸道微生物影響大腦關鍵免疫細胞 不同性別有差異
2018-01-09/
記者 林以璿
腸道微生物是人類的「第二基因體」。除了與肥胖,飲食等有關,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它們還對大腦有重要影響。近日,發表在《Cell》期刊上的一項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影響著大腦中關鍵的免疫細胞「小膠質細胞」,且這種影響在雄性和雌性小鼠中顯著不同。小膠質細胞能夠對創傷性損傷或炎症信號做出反應,以保護大腦,充當了各種環境信號的傳感器。除了扮演「免疫哨兵」,小膠質細胞還被證明能夠調節大腦佈線和功能的多個步驟...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AbbVie皮炎新藥 獲FDA突破性療法認定
2018-01-09/
記者 林以璿
生物製藥公司AbbVie昨(8)天宣布,美國FDA給予其在研新藥Upadacitinib針對特應性皮炎的突破性療法認定,用於患有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的適合進行全身治療的成年患者。該認定基於AbbVie在2017年9月公佈的2B期臨床試驗的積極結果。FDA的「突破性療法認定」計劃,旨在加速開發和審查具有初步臨床證據支持、可能會顯著改善一個或多個臨床重要終點的在研藥物或療法。特應性皮炎又稱濕疹,是一種慢性...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金穎生技(1796)
金穎生技股票開標 承銷價34.8元
2018-01-08/
記者 徐淨
富邦證券輔導的金穎生技(1796)上櫃前競價拍賣今(8)日開標,最低得標價格為每股43.50元,最高得標價格為每股62.00元,得標加權平均價格為每股新台幣45.75元,承銷價訂為34.8元。富邦證券資深副總經理吳春敏表示,該公司辦理競價拍賣股數1,690仟股,公開申購股數為522仟股,本次參與投標之合格標單共873筆,以美國競標方式決定競價拍賣得標價格。金穎生技目前為國內外知名大廠提供專業發酵代...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藥廠頻頻調升價格 美國財政支出沉重
2018-01-08/
記者 李虎門
最近,美國地區多家製藥公司的藥品價格上漲,其漲幅範圍均低於10%左右。像是,艾伯維(AbbVie)旗下主要藥物價格漲幅近9.7%,過去的五年中,Humira的價格更上漲了一倍以上。也就是說,藥品價格的普遍上漲,可能會為美國醫療保健體系帶來超過10億美元的支出。根據美國富國銀行(WellsFargo)一位分析師DavidMaris指出,透過2017年12月15日至2018年1月3日的Medi-Spa...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中國海普洛斯A+輪融資獲2.1億人民幣
2018-01-08/
記者 李虎門
近日,中國精準醫療企業海普洛斯向外界公佈了獲得A+輪融資的消息。據悉,此次融資額為2.1億人民幣,由優選資本領投(leadinvestor),軟銀中國、可信資本跟投,三方共同完成。海普洛斯成立僅三年,公司定位於精準醫療和基因大數據高科技公司,此次融資已是第三次。前兩次融資分別是2014年12月,北京磐谷創投以1,000萬元的投資(天使);2016年5月,則由軟銀中國、山藍資本等機構投資5,000萬...
新聞集錦
IPO
國際快訊
與2017年IPO最大生技股Denali合作
2018-01-08/
記者 李虎門
去年12月,專注於神經退化性疾病新藥公司DenaliTherapeutics在那斯達克(NASDAQ)首次公開募股(InitialPublicOfferings,IPO),就創下2017年生技股IPO的最高紀錄。不到一個月後,這家新銳公司又傳出喜訊。Denali將與日本武田(Takeda)達成戰略合作,共同開發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療法。 Denali是一家專注於神經退行性疾病的新銳公司。Denali有...
新聞集錦
併購
國際快訊
《華爾街日報》:2018製藥業強強併購大年
2018-01-08/
記者 徐淨
十年一個輪迴,如同2009年默沙東(MSD)以411億美元收購先靈葆雅(Schering-Plough)後,促成一系列行業大併購一樣,在市場面貌、政策驅動、研發路線等多方因素促成下,2018年可能將再次出現巨頭之間的聯姻合併。2009年,由於對市場增長前景和嚴格監管措施的擔憂,生物醫藥業發生幾次超大型併購,徹底改變了市場面貌:輝瑞以680億美元收購惠氏(Wyeth)、默沙東(MSD)以411億美元...
第一頁
上一頁
1306
1307
1308
1309
1310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
展會直擊
查看更多
台北生技園區、生策會、DCB前進印度 探台印國際供應鏈商機
NBRP攜手四大廠商亮相醫療科技展! 新穎生醫、藥華藥、研生、磐石成果齊發
NBRP九大核心設施齊聚! 引領產學研合作、加速生醫轉譯落地
解碼基因體/代謝體!打造精準個人化健康藍圖
2024醫療科技展 醫院亮點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