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醫療科技
醫療科技
NEW
慧康智抗糖App攜手新加坡政府 推DigiCoach計畫助2500人免患糖尿病
醫療科技
NEW
提高息肉檢測準確性!捷絡攜手北醫 完成「腸息肉3D病理檢測」臨床驗證
醫療科技
NEW
台微醫完成2.7億私募! 亞美登健康科技創投、鐿鈦挹注 拓歐美市場
醫療科技
微創
新創
比翼攜手秀傳 20位醫師5個月輔導 助攻9新創臨床開發
2020-09-06/
記者 李林璦
昨(5)日,比翼加速器(BEAccelerator)攜手秀傳醫院(ShowChwanHospital)、秀傳亞洲遠距微創手術中心IRCADTaiwan舉辦微創醫材創新科技成果展(SCxBEDemoDay),共計九組專注於微創、醫材科技新創依序登台,可謂是台灣首次由醫院大規模投入創新科技於臨床開發,盼加速新創接軌市場。首先由秀傳亞洲最大遠距微創手術中心院長黃士維拋磚引玉,以IRCADTaiwan帶入...
醫療科技
穿戴裝置
數位醫療
電商巨擘Amazon首次推出Halo健康手環 紀錄身體活動及情緒波動
2020-08-28/
環球生技
美國時間27日,亞馬遜(Amazon)推出Halo健康手環,搭配手機應用程式,不僅可以紀錄使用者的身體活動,還能透過使用者的聲音,追蹤每天的情緒起伏。Halo健康手環和Apple及Fitbit的裝置相比較為簡易,沒有觸控螢幕及通知,但其中結合了人工智慧感測器及智慧型手機鏡頭,為使用者建立3D模型,提供體脂率、體溫、心跳、睡眠品質等身體數值。該裝置的防水電池可供持續使用一週。此穿戴裝置有兩個麥克風,...
醫療科技
日本首批數位醫材CureApp SC 提高戒菸治療成功率
2020-08-28/
記者 吳培安
近(26)日,日本數位醫療公司CureApp宣布,其與慶應義塾大學共同開發的數位治療產品「CureAppSC尼古丁成癮治療與一氧化碳檢測器」(簡稱CureAppSC),在21日正式獲得厚生勞動省(MHLW)製造與銷售許可,成為亞洲首個獲批的治療性app,預計今年正式推出。CureAppSC是一套處方開立的數位醫療器材,其組成包括患者用app、醫師用app,以及可攜式一氧化碳檢測器,用於協助戒菸門診...
醫療科技
數位醫療
人工智慧
數位醫療新創神經元、醫守 解決醫療臨床痛點
2020-08-11/
記者 李林璦
今(11)日,由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主辦「2020臺北生技小聚」系列論壇,第二場次熱烈展開,以「步向2020數位醫療新十年」為主題,下半場邀請到神經元科技執行長楊鈞程以及醫守科技執行長龍安靖數位醫療新銳,與大家分享臺灣數位醫療於臨床上如何落地運用。 神經元科技執行長楊鈞程(攝影/林嘉慶)神經元科技執行長楊鈞程則為大家針對數位診斷醫療應用作分析,他表示,數位醫療市場規模蓬勃發展,北美市場佔46.2%...
醫療科技
比PCR快! 臺灣AI實驗室、臺大醫院開發AI胸部X光新冠檢測 登國際媒體
2020-07-08/
記者 彭梓涵
昨(7)日,醫療技術媒體《MED-TECHInnovation》報導,杜奕瑾創辦臺灣AI實驗室(AILabs)與臺大醫院、疾病管制署(CDC)、中央健保署(NHIA)、醫療機構合作開發的SARS-CoV-2檢測模型,該平台透過人工智慧自動判讀胸部X光(CXR)影像,以識別新冠肺炎(COVID-19)症狀(例如肺纖維化),準確率達9成以上。目前包括臺大、北醫在內四個醫療中心採用該平台進行COVID-...
醫療科技
基因定序
國研院「AI晶片設計驗證平台」攜手臺大、交大研發高速基因定序晶片 較傳統快60倍
2020-06-16/
記者 吳培安
今(16)日,國家實驗研究院(簡稱國研院)半導體中心宣布,配合科技部半導體射月計畫及我國人工智慧(AI)系統晶片技術發展,成功開發出「人工智慧系統晶片設計與驗證平台」,讓學界可專注於「人工智慧加速電路」的開發,順利將創意發想轉換成完整的AI晶片。國研院表示,AI晶片設計複雜度極高,須具備許多尖端且艱深的技術,如:大數據分析、深度學習演算法、硬體IC設計實現、晶片驗證與量測等,需耗費大量人力、時間與...
醫療科技
智慧農業
仁寶攜手天龍安全科技、宜蘭縣政府、壯圍鄉農會 打造全國首例5G智慧農場應用
2020-06-16/
記者 李林璦
今(16)日,仁寶指出,與宜蘭縣政府、壯圍鄉農會、天龍安全科技公司合作,從去年開始,選定壯圍鄉新南智慧科技農園示範場域,攜手佈建智慧農業設施與設備,導入智慧科技,蒐集農園環境的溫濕度、雨量、日照、施肥及入侵蟲數的資料,透過遠端數據監控減少哈密瓜災害損失。此為全國第一個5G智慧農業落地成功的案例,未來待5G商轉,即可4G升級至5G智慧農場應用。 仁寶指出,如今年2月遇到寒流、豪大雨等影響,宜蘭哈密瓜...
醫療科技
台杉創投
創投觀點
遠距醫療
王智弘:疫情後時代臺灣遠距、輸出整合性方案 可成醫療產業艦隊
2020-06-04/
記者 李林璦
今(4)日,台杉投資舉辦「後疫情時代醫療科技發展趨勢」,邀請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兼醫療預防及成果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智弘來探討疫情期間帶動的醫療科技發展,並為臺灣如何利用現有的科技及醫療照護體系來與國際鏈結,在國際上找尋臺灣的機會提出建言。 王智弘除了於今年3月初發表一篇有關臺灣防疫成果的論文讓全世界看到臺灣外,更是專注於智慧醫療設備美思科技的共同創辦人,對於矽谷生態十分了解,近期也發表如何預...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
ICT
醫療科技
發展下一個半導體產業? 仁寶集團最積極
2020-06-03/
記者 吳培安
雖然當前臺灣智慧醫療當道,但隨著特管法核准細胞治療案件數逐漸增加,資通訊和自動化生產業者對再生醫療的興趣也逐漸升溫。經濟部2019年10月發布的《全球早期資金趨勢觀測月報》指出,再生醫療領域中的幹細胞與免疫細胞療法,成為近兩年醫藥品/療法次領域的新投資焦點。撰文/吳培安日本神戶生醫研究創新基金會細胞療法研發中心,中心長川真田伸在去(2019)年9月受邀訪臺,分享日本如何將神戶市從一座重工業和鋼鐵工...
醫療科技
人工智慧
AI助力早期青光眼檢測獲英國MHRA和美國FDA批准
2020-05-04/
記者 王棋祺
近(3)日,在《ExpertReviewofMolecularDiagnostics.》上發表了一項由惠康( Wellcome)資助的研究結果。這項由UCL贊助的臨床試驗的結果,以人工智慧(AI)的技術加速臨床試驗的進行,用於檢測和診斷青光眼,比目前的黃金診斷標準方法提早18個月檢測到早期青光眼的進展。這項AI支持的技術最近已被英國藥品和保健產品監管局和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研究人員還在評估肺部...
醫療科技
產業報告
科睿唯安報告:神經科學趨勢集中臨床疾病 北榮、陽明、臺大表現佳
2020-04-21/
記者 吳培安
近(17)日,國家實驗研究院科技政策研究與資訊中心,與全球資訊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發布《神經科學領域之研究前沿分析》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全世界神經科學研究,近半數都集中於「臨床神經學」和「神經相關疾病」,其次是「神經基因學」、「突觸和神經線路」與「整合型神經科學」。科睿唯安表示,此報告透過分析全球神經科學領域頂尖論文和整體發展趨勢,發現以國家而言,被引用數高的論文發表數量最多的是美國...
醫療科技
中國附醫
新醫療
智慧醫療
蔡輔仁
中醫兒童骨齡AI智能決策輔助系統
深度神經網絡
自動化影像處理
骨齡評估
中國附醫領先全球 為兒童骨齡生長把關
2020-03-31/
記者 彭梓涵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主治醫師蔡輔仁與中國醫衍生公司長佳智能,合作開發「中醫兒童骨齡AI智能決策輔助系統」一個按鍵就能得出骨齡,誤差值僅三個月,該系統也能點選中醫方子,為兒童開出中藥配方建議,輔助醫生決策。目前該系統按計畫時程申請美國、臺灣衛福部醫材核准。撰文、攝影/彭梓涵「小子,我看你一身橫練的筋骨,必是練武奇才,將來維護宇宙正義與和平的重任就交給你了。」這是電影《功夫》裡經典台詞,老乞丐要騙小孩...
第一頁
上一頁
79
80
81
82
83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