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CDMO高質化策略 產業合縱連橫因應國際變化
2025-04-02 / 記者 王柏豪
吳永連於2014年創辦祥翊製藥,整合其數十年API與製藥專業能力,他帶領團隊專注於未被滿足醫療需求的高價值藥物開發與製造。吳永連參考了全球領先製藥企業的策略,選擇利基市場與高技術門檻的特殊藥品,如腫瘤學(Oncology)與免疫學(Immunology)相關藥品,投入創新的原料藥及藥品開發,持續為人類健康提供先進的醫療解決方案。祥翊已於內部建立具高門檻的自有尖端技術,例如高活性、低溶解度或不穩定藥...
連續創業家洪一平轉身新創推手 拼出臺灣「微創醫材王國」
2025-04-02 / 記者 李林璦
臺灣微創手術醫材模範生──常廣、培育多家創新醫材的苡樂創新平台、全球第二家量產無線超音波手術刀久方生技、臺灣首家完成心導管供應鏈完整製程的峻程、以及打造創新拋棄式內視鏡的壹鏡科技,這些不同醫材公司有個共通點,就是背後推手都是洪一平……。從技術員出身到連續創業家,洪一平正一步步推動臺灣醫材從代理、代工走向自有品牌,盼為臺灣打造「微創醫材王國」。撰文/李林璦全球微創手術市場...
國際眼科權威Hendrik Scholl 首談出任Belite Bio醫務長契機
2025-04-02 / 記者 彭梓涵
去年9月,國際眼科領域權威HendrikScholl正式加入仁新醫藥旗下子公司BeliteBio,擔任醫務長(CMO),人生第一次從臨床學術跨入業界,此一人事異動,撼動全球眼科醫界。因為,他正是全球最大斯特格病變自然史研究(ProgStar)計畫的負責人,接下來將親自參與BeliteBio斯特格病變(StargardtDisease)與晚期乾性黃斑部病變(GeographicAtrophy)創新藥...
百年發酵根基再展創新枝葉! 善笙建立多款獨家高門檻精準保健原料
2025-04-02 / 記者 李林璦
成立27年的善笙生物科技,是老牌「保健素材發酵專家」、工研醋集團大安工研食品的二代許澄清先生所創辦,三代許嘉欽作為總經理,繼承百年發酵技術的根基,透過積極產學合作,將傳統發酵與現代生物科技、基因工程相結合,開發出多項臺灣少有的獨家高門檻技術平台,以及具科學驗證、利基特色的保健原料,成為臺灣精準發酵與保健生技產業鏈中的關鍵樞紐。撰文/李林璦「工研醋」聞名全臺,但你可能不知道,已經成立27年的老牌「保...
啟新生技蔡岳廷打造臺灣 「先進醫藥」供應鏈
2025-04-02 / 記者 吳培安
由二代接班人蔡岳廷率領的啟新生技,2024年連續達成重大里程碑,引進保瑞、醫揚、樂斯科等策略投資人,併購環虹檢驗、振泰檢驗,是國內唯一擁有自有產品與技術服務的生技醫藥供應鏈公司,創下2024年營收突破8.6億、EPS4.5元,並預計在今(2025)年5月興櫃。蔡岳廷鎖定國際崛起中的細胞與基因治療等先進醫藥市場,串聯臺灣生技醫藥產業生態鏈,打造出完整供應鏈,下一步朝著國際市場出海。撰文/吳培安臺灣第...
阿茲海默症診斷新標準⁉ 盤點臺灣7家創新早期篩檢新星
2025-04-02 / 記者 李林璦
阿茲海默症最新版診斷標準在2024年公布,要求除了臨床症狀外,還需要有檢驗的病理證據作為診斷依據,但早期篩檢資訊非常匱乏,至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也還未正式批准阿茲海默症的血液檢測。目前,臺灣亦有多家潛力公司從血檢、腦部影像、腦波等不同角度,來進攻阿茲海默症早期檢測藍海,例如磁量、上頂醫學影像、新旭、睿信、奈捷、宏智、百威等公司,本刊帶您一次了解這些潛力新星。撰文/李林璦、吳培安阿茲海默...
臺灣阿茲海默療法6家公司 搶進臨床賽道
2025-04-02 / 記者 李林璦
阿茲海默症的機制全球尚無統一定論,最主流的β-澱粉樣蛋白(Aβ)堆積論說,各大藥廠開發之路命途多舛,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3款Aβ抗體療法,在臨床使用上因副作用問題還有待觀察,但多款新機制療法已經風塵僕僕上路,臺灣也有多家已走到臨床試驗的公司正在蓄勢待發,未來黑馬或有機會出現!本刊帶您認識這6個公司/團隊:美力齡生醫、安立璽榮、中研院神經賦活團隊、法...
專家籲:推動「失智基本法」 支持從診斷到照護
2025-04-02 / 記者 李林璦
臺灣自2014年推出「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是全球第13個、全亞洲第2個訂定國家層級政策之國家,2024年預算達88.26億新臺幣。但在臨床診斷、照護現場,阿茲海默症篩檢受限於民眾識能不足、檢測排程長、血檢成本高等困難。專家呼籲,政策應納入患者與家屬需求,增加社會整體對失智症的正確認知,將失智症列為重要的公共衛生議題。撰文/李林璦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2019年全球約有5...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2025-04-02 / 記者 李林璦
百健/衛采阿茲海默症(AD)療法,即將在臺獲批!近年,FDA批准3項Aβ抗體AD新藥,數十年來屢屢受挫,全球阿茲海默症新藥市場燃起曙光⁉阿茲海默症新藥開發從Aβ靶點走到神經修復、抗發炎,臺灣6家公司以創新機制搶進臨床賽道!此外,2024年全球阿茲海默症診斷新標準出爐,臺廠亦有7家創新早期篩檢新星,一同迎戰失智難題!撰文:李林璦採訪整理:李林璦、彭梓涵、吳培安攝影:李林璦、彭梓涵...
波士頓生技的衰退與突圍啟示!
2025-04-02 / 編輯部
近日,幾位海外朋友不約而同傳來一些有關波士頓生技現況的報導給我。波士頓一直是全球生物科技產業的「心臟」,它的脈搏跳動都是產業風向的指標,今年的北美生技展也將在波士頓舉行,產業氛圍的任何變化,業界人士自然特別關注。因為國際政治的劇烈變動影響,儘管相對其他地區產業的起伏,波士頓的生技產業仍保持著相對的地位,但許多數據和案例都顯示,被譽為”生命科學矽谷”的波士頓,正在經歷前所未有...
UCSF台裔醫師張復倫突破BCI瓶頸!3秒語音輸出逼近自然語速
2025-04-01 / 記者 彭梓涵
近(31)日,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F)台裔神經外科醫生張復倫(EdwardChang)團隊,改良了一款腦機介面(BCI,Brain-ComputerInterface),並結合人工智慧演算法,能夠即時偵測癱瘓患者的思考內容,並在3秒內轉換成語音。這項研究代表了腦機介面技術朝向實用化邁出重要的一步,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Neuroscience》。過去的語音生成BCI類似於訊息往返交流,...
一年一針!? MIT創新藥物遞送技術 打造超長效避孕藥
2025-04-01 / 編輯部
3月24日,由麻省理工學院(MIT)等研究團隊開發的新型藥物傳遞(DDS)技術——自組裝長效可注射微晶體(self-aggregatinglong-actinginjectablemicrocrystals,SLIM),有望延長藥物釋放期至一年,該劑型還可透過細針頭注射降低施打不適,未來可運用在避孕及其他長期治療領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負擔得起的醫療選擇。該研究已發表於《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