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

掌握大中華市場脈動 亞洲專業華文生技產業月刊

AZ連二破10億美元交易!獲Alteogen技術授權、收購EsoBiotec;華大基因獲沙烏地阿拉伯9.5億人民幣外包檢測合約

2025-03-18 / 編輯部
《臺灣、美國》宇心生醫、信標生醫入選第6屆梅約醫療科技加速器 近(14)日,全球知名醫療機構梅約醫學中心(MayoClinic)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聯合舉辦的醫療科技加速器計畫(MedTechAccelerator)公布2025年入選團隊,今年共有10家來自五個不同國家新創公司入選該計畫。 臺灣今年有美商宇心生醫(QTMedical)、奎克生技子公司信標生醫(Pharus)獲選,兩家...

不需iPSC轉化!? MIT科學家直接將皮膚細胞分化為神經元

2025-03-18 / 編輯部
近(13)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團隊研發出一種高效、簡化的轉換方法,使用3種轉錄因子及2個基因,就可以將單個皮膚細胞轉換成超過十萬個神經元,且過程不需要經過誘導多能性幹細胞(iPSC)。該研究相關之2篇論文已發表於《CellSystem》期刊。 約20多年前,日本的科學家發現,將4種轉錄因子送入皮膚細胞,可誘導其轉化為iPSC,並分化為多種細胞類型,儘管這個研究具有突破性的意義,但其過程仍...

帕金森氏症重大突破!《Science》首揭關鍵蛋白PINK1與粒線體結合結構

2025-03-18 / 編輯部
近(15)日,澳洲沃爾特與伊莉莎白‧霍爾研究所(WEHI)首次解開困擾科學家數十年的謎團——影響帕金森氏症相關的人類蛋白PINK1與粒線體結合的結構,以及帕金森氏症患者的突變如何影響PINK1蛋白的作用。這項研究有助帕金森氏症PINK1突變患者的新療法開發,結果已發表在《Science》期刊。粒線體是細胞內的能量工廠,在需要大量能量的細胞內,如腦細胞中,可能含有數百甚至數千...

大塚製藥思覺失調藥Rxulti 獲歐盟批准擴大用於青少年;華安獲瑞士Medvisis簽MOU拓糖尿病新藥市場;輝瑞終止STING促藥劑臨床一期開發

2025-03-17 / 編輯部
《臺灣》藥華藥Ropeg獲法國指定為Pegasys斷貨時優先替代方案今(17)日,藥華藥(6446)宣布,法國國家藥品安全局(ANSM)於2025年3月14日正式公告,為因應Pegasys(Peginterferonalfa-2a)供應不足持續加劇,ANSM自2025年3月17日起實施嚴格的藥物分配管理措施,並建議使用Ropeginterferonalfa-2b(P1101)作為優先替代方案,治療...

復活長毛象有望?! 美Colossal Bio基因編輯成功創造長毛鼠

2025-03-14 / 編輯部
近(4)日,美國生技公司ColossalBioscience的研究,成功找到一組以猛獁象(Mammuthusprimigenius)為原型的突變基因,並透過多種編輯技術,培育出毛色質地和厚度與猛獁象表型相似的「長毛老鼠」(woolymouse),讓猛獁象復活的任務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結果已發表在預印本平台《bioRxiv》。ColossalBioscience是一家估值超過100億美元的公司,他們試...

亞果生醫膠原蛋白生物膜獲新加坡批准;BMS斥2.86億美元收購2seventy bio 獲得Abecma

2025-03-12 / 編輯部
《臺灣》臺大跨國肺癌研究登《Nature》!首證癌細胞自主發電促轉移機制今(12)日,臺大醫院外科部陳晉興主任團隊參與的跨國研究計畫,首次證實小細胞肺癌(SCLC)自主產生的電活性,能夠直接促進腫瘤的轉移惡化,促成小細胞肺癌的高度侵襲性。這項研究已於今年2月線上刊登於權威學術期刊《Nature》。 https://reurl.cc/1XnLE8 《臺灣》向榮慢性腎病異體細胞新藥獲美FDA快速審查認...

50萬人研究!《Nature Medicine》環境比基因更決定你的生物年齡

2025-03-11 / 編輯部
2月19日,牛津大學(UniversityofOxford)研究團隊,透過分析橫跨15年、50萬人的英國生物資料庫(UKBiobank)發現,環境對老化的影響佔比78%,相比基因更為深遠。這項研究刊登於《NatureMedicine》。 台灣粒線體之父的馬偕醫學院創校校長魏耀揮對此研究也表示,每個人都在日常選擇編輯自己的衰老程序——從超市採購蔬菜的比例,到通勤路上是否戴上口...

嬌生終止新型憂鬱症療法臨床三期試驗;ARS吸入式第一型過敏療法獲FDA首批

2025-03-07 / 編輯部
《臺灣》創新靶點、快速製程、鎖定未滿足需求承寶生技CAR-T開發三策略官建村:目標5年取首張藥證 仁寶集團旗下專攻細胞基因療法研發的承寶生技(ARCETherapeutics),在前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抗體及細胞療法開發大將官建村帶領下,投入全球火熱開發中的新興療法——嵌合抗原受體T(CAR-T)細胞療法開發。https://reurl.cc/Y4Ljla 《臺灣...

數位醫療新創的Deepmistake⁈

2025-02-27 / 編輯部
去年一樣的2月,臺北醫學大學體系前後3個月裡,把近來熱議的生成式AI(GenerativeAI,GenAI)融入醫療資訊系統(HIS),一校六院(北醫大附設醫院、萬芳醫院及雙和醫院3家附屬醫院)一次性完成HIS3.0升級。先是在2023年12月31日,北醫附醫全院新系統正式上線,2024年2月8日小年夜時,萬芳醫院系統上線;2月29日雙和醫院也完成系統上線。過去,最繁雜難解的醫護人員「日常工作」,...

LinusBio推出頭髮檢測技術 減少自閉症風險;Sangamo法布瑞氏症基因療法一/二期試驗結果積極

2025-02-07 / 編輯部
《臺灣》非病毒載體CAR-T先驅生技獲TFDA核准啟動淋巴癌臨床試驗今(6)日,國內極少數致力於非病毒載體之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CAR-T)療法研發的先驅生技(GenomeFrontier)宣布,已取得衛福部食藥署(TFDA)核准,啟動將CD19xCD20雙靶點自體CAR-T細胞用於末期血液腫瘤之淋巴癌的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https://reurl.cc/V0ZrOb 《美國》Sanga...

子宮頸癌疫苗Gardasil需求低!MSD暫不向中國出貨;Teladoc斥6500萬美元收購Catapult 助預防醫療業務

2025-02-06 / 編輯部
《臺灣》開春之喜!仁新Belite獲新大型基金1500萬美元投資今(6)日,仁新醫藥(6696)代子公司BeliteBio公告,獲另一國際大型基金挹注1,500萬美元(約新臺幣4.9億元)資金,該大型基金已在美東時間5日,依Belite每股收盤價58.07美元,發行1股美國存託股票(ADS)及1單位權證(Warrants),此增資款將充實營運資金及用於一般公司用途。https://reurl.cc...

康霈局部減脂注射新藥二b臨床最終結果出爐 下半年啟動三期

2025-02-06 / 編輯部
今(6)日,康霈生技(6919)公布其505(b)(1)全新小分子新藥CBL-514注射劑,應用於局部減脂的臨床二b期試驗的最終成果已經出爐。在本次公布的CBL-0205臨床試驗結果數據顯示,達成主要療效及多項次要療效指標。 康霈表示,此次試驗在美國與加拿大共納入173位腹部脂肪堆積等級量表(AFRS)評估為中度(Grade3,moderate)或重度(Grade4,severe)的受試者。 康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