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名錄
介紹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新聞
投資雷達
生技名人錄
生醫動態
影音報導
環球雜誌
環球生技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新聞首頁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要聞
政策法規
數位醫療
論壇回顧
商情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投資評析
展望說明
產業名錄
名家
名人專欄
人物專訪
專家觀點
動態
活動看板
公司報導
生醫永續(CSR)
本刊公告
生醫徵才(待開放)
影音
影音報導首頁
生醫名人錄
產業報告
展會直擊
技術領航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雜誌
買書
文章查詢
標籤:投資
新創
創投
投資
艾斯創
精拓生技
2022-07-01 /
記者 李林璦
臺灣新創美國發光! 艾斯創、精拓勇奪2022 SelectUSA MedTech組冠亞軍
6月26日至29日,2022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於美國馬里蘭州登場,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與美國在臺協會(AIT)攜手合作,率領優秀新創組團挺進SelectUSA,在醫療科技(MedTech)領域中,艾斯創生醫奪下第一名,精拓生技榮獲第二名,讓臺灣生醫新創躍上國際舞台。 奪下第一名的艾斯創生醫,專注於骨科精準與再生醫療,致力於研發新型骨科軟組織微創手術器械,由超音波導引,優化手術流程...
投資
併購
2022-06-25 /
記者 吳培安
翁麗俐:成功的出場策略,是在持有期間創造最大的價值
今(25)日,由台杉投資(TaiwaniaCapital)與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舉辦的「台杉青年創業學院—生醫新藥產業投資實務課程」,最終場邀請到普華國際財務顧問執行董事暨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wC)執業會計師翁麗俐,分享生技新藥投資與出場策略。 翁麗俐表示,雖然新創事業的估值區間經常是主觀感受,但在考量投資可行性時,投資人所關注的面向其實大同小異,不外乎包含:團隊與核...
台杉青年創業學院
創投
盡職調查
投資
2022-06-20 /
記者 劉馨香
協合法律張溢修:Tokens、NFTs成投資新工具 恐破壞新創成長週期!?
週六(18日),由台杉投資(TaiwaniaCapital)與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舉辦的「台杉青年創業學院—生醫新藥產業投資實務課程」中,邀請到協合國際法律事務所張溢修律師,分享創投(VC)在早期投資案中的盡職調查(duediligence)與投資工具。 新創投資工具多元注意加密代幣投資風險 以前創投投資換取的是股份,然而,近年來開始流行非股權(non-equity)的獲...
投資
NBRPDemoDay
2022-04-29 /
記者 劉馨香
創新技術拼場 「投資媒合擂台」免疫功坊、全福、三喬、矽基、路明思勝出
第二屆「NBRPDemoDay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招商暨人才技術媒合會」,今(29)日圓滿落幕,包含線上直播,兩天活動吸引2500人次參與,匯聚超過百件新創團隊/技術發表。在投資媒合擂台中,分別由免疫功坊和矽基分子電測,拿下生技製藥組和精準健康組的第一名。中研院生醫轉譯研究中心主任吳漢忠表示,舉辦DemoDay的用意是搭建平台,讓轉譯團隊增加資訊交流、合作、投資的機會。吳漢忠表示,他看到今年團隊們的研...
投資
2021-11-30 /
記者 劉馨香
富邦、國泰連兩檔生技ETF上市 緊隨基因編輯、再生醫療大未來
疫情引領生技產業投資熱潮,但全球化投資、選股門檻、股價波動成為投資人的考驗。今年10、11月,富邦和國泰投信相繼發行兩檔生技ETF,亦步亦趨跟隨全球基因免疫與醫療革命商機大未來,提供投資人更便捷的投資管道。撰文/劉馨香 攝影/李林璦COVID-19疫情肆虐下,各國莫不體認到生技產業是維持人民健康安全的重中之重,也帶動相關公司的投資熱潮。如以最新穎的mRNA技術成功開發疫苗的莫德納(Moderna)...
投資
劍橋資產
2021-11-30 /
劍橋資產
新療法創新步伐前所未有 美2021Q2生技交易授權創新高、IPO市場強勁
整體而言,生物科技產業在2021年的表現將很難超過2020年的輝煌表現。整個產業在本季也略有波動,雖然它在6月份重新站穩腳跟(NBI+8%vs.S&P500+2%),但截至第二季末,NBI繼續落後於大盤(+8%vs.14%)。但儘管公開市場的波動和併購活動繼續放緩,創投和IPO市場卻仍然強勁,因為,過去18個月創紀錄的資本流入生技產業,產業現金相當充裕。撰文/劍橋資本投資今年以來,美國利率...
投資
募資
免疫療法
2021-08-17 /
記者 彭梓涵
安立璽榮免疫療法攜百靈佳殷格翰進一期 台杉、磐谷領投A+輪再募2700萬美元
今(17)日,專注於開發新一代免疫療法的新創公司安立璽榮生醫(ElixironImmunotherapeutics)宣佈完成A+輪2,700萬美元募資,所募資金將用於加速多項包括治療癌症、神經退化性疾病、慢性B型肝炎及自體免疫疾病等創新型免疫治療藥物開發。 A+輪募資是由台杉投資及磐谷創投共同領投,並獲得中華開發資本、大和證劵集團DCIPartners、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富邦金控及宏泰電工等多家投...
投資
IPO
2021-05-20 /
劍橋資產
2020 Q4 9家IPO公司持續被關注
2020年至今,由生技公司進行的公開發行(IPO)及後續籌集的資金,已經大大超過了2015年和2017年美國生物製藥股發行所創下紀錄的水準。今年以來,累計達到27項生物技術IPO,目前,企業也持續在籌集更大的IPO資金,且IPO發行前的估值較去年同期(YoY)增長52%(收入增長了145%)。作者/劍橋資產(CAMFundI)劍橋資產CEO呂偉豪。(圖/劍橋資產提供)2020年對於生物科技投資者來...
投資
2021-05-03 /
記者 彭梓涵
英國生技2021Q1募資106億英鎊創新高 生命科學房地產投資翻倍
近(2)日,英國房地產顧問公司第一大平戴維斯(Savills)一份報告顯示,英國製藥商、診斷、醫療設備和其他生命科學公司,在今年前3個月於私人和公開市場募資中,籌集了106億英鎊(約146億美元),已達去年一整年200億英鎊的一半,報告也指出,與生命科學相關的房地產投資,2021年將出現新的榮景。 新冠肺炎去年開始影響了全球經濟發展,投資者更多的興趣轉往生命科學上。今年開始,英國在生物技術投資的好...
細胞治療
投資
市場趨勢
羅敏菁
陳淑珍
2021-04-23 /
記者 彭梓涵
全球細胞治療併購翻倍成長!台灣如何站上國際舞台?
今(23)日,由元富證券、環球生技雜誌主辦的生醫產業趨勢暨企業投資論壇––第二場「細胞概念股產業高峰會」,邀請黑木投資合夥人羅敏菁、華淵鑑價副總經理陳淑珍,以投資與市場分析角度,分享台灣細胞治療市場新契機。 (攝影:環球生技)黑木投資合夥人羅敏菁以「臺灣細胞治療市場新契機」為題分享,羅敏菁表示,全球細胞治療發展已有20-30年歷史,目前可分再生醫療組織修復或重建、遺傳性疾病...
投資
宋豪麟
2020-04-30 /
特約:宋豪麟
合一5.3億美元授權案 臺灣生技轉骨里程碑
4月15日,合一生技宣布與丹麥皮膚科大廠LEOPharma簽訂一筆總金額(不含未來銷售權利金)達5.3億美元的授權案,創下臺灣生技史上本土開發單一產品最大的授權紀錄.合一的股價也自該起連續數日漲停。但出現不少討論、質疑的聲音,業界指出,該授權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臺灣投資人對這樣的授權案,又到底該如何看待?撰文/宋豪麟圖/本刊資料中心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Medtrack統計,2018~2019年所有授...
投資
2020-03-31 /
特約主筆:卓蘭
趨吉避凶 「泛防疫概念生醫股」 後續有行情?
全球新冠肺炎確診及死亡人數升溫,加速金融市場恐慌氣氛,美股、油價等急速下滑猶如坐過山車,拖累臺股在3月9~13日的一周內,市值蒸發超過3.6兆新臺幣。趁著2月營收與2019年財報陸續公告之際,先前居高不下的防疫概念股,能否「危機入市」?不妨趁機重新檢視生醫股的投資價值。撰文/卓蘭新冠肺炎(COVID-19)擴大蔓延全球,打亂國際金融投資旋律,也吹皺原處於漲升格局的臺股。自農曆年開紅盤至3月6日,加...
第一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Outlook 2030 臺灣生技醫藥技術在哪裡?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醫說】林欣榮醫師:細胞治療成為治療新顯學 產官學研合作 推展臺灣第二個台積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