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阿茲海默症 藥物開發總覽
2018-03-16 / 記者 李虎門
阿茲海默症的新藥研發一直困難重重,截至目前,已有將近200款新藥遭遇滑鐵盧,也尚無可以延緩疾病進展的新藥獲批上市。但全球許多藥廠、新興生技等仍未放棄,有哪些公司仍持續投入此一極具商機的治療藥方呢?編譯整理/李虎門1901年,德國慕尼黑大學精神病理學阿茲海默醫師(AloisAlzheimer,1864~1915),遇到一個病例,一個51歲的女患者,強烈懷疑丈夫有外遇,且迅速喪失記憶力、語言能力,最後...
阿茲海默症發作關鍵被找到
2018-03-09 / 記者 林以璿
阿茲海默症發作的關鍵是什麼?現在,賓洲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正常表觀遺傳的改變,會導致該病症的發生。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NatureNeuroscience》上。「這是我們第一次能夠通過使用來自PennBrainBank的捐獻的死後腦組織來查看人體組織中的這些關係。」佩雷爾曼醫學院生物學教授ShelleyBerger博士解釋。H4K16ac是人體健康的關鍵修飾,主要調節細胞對應激和DN...
AbbVie攜手Voyager 針對tau蛋白治療阿茲海默症
2018-02-21 / 記者 林以璿
今(21)日,AbbVie公司宣布與VoyagerTherapeutics合作,將AbbVie的單株抗體全球臨床開發能力以及後者的腺相關病毒(AAV)載體技術相結合,共同開發直接針對Tau蛋白(Tau proteins)的抗體,以治療阿茲海默症等神經退化性疾病。本次所針對的「Tau蛋白」是正常人大腦中常見的蛋白,能維持細胞的穩定。然而在病變的大腦中,Tau蛋白會出現異常累積,導致大腦功能受損,神經...
異常焦慮?研究顯示你可能快得老年癡呆了!
2018-01-26 / 記者 林以璿
老年癡呆,又名阿茲海默症,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會導致認知能力與記憶力的下降,並逐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根舉哈佛大腦老齡化研究計劃研究結果,「焦慮」可能是老年癡呆的早期症狀。這項研究近期被發表於美國精神病學雜誌,印證了學界所認為的精神症狀預測早期老年癡呆症的理論。新的研究表明,精神焦慮的症狀與老年癡呆症病理β類澱粉蛋白的積累呈正相關性。雖然病因依舊不明,但在患者呈現出認知障礙前期,大腦...
《Brain》阿茲海默致病蛋白會擴散
2018-01-09 / 記者 李虎門
近日,在最新一期《Brain》期刊上的研究指出,阿茲海默症的致病蛋白—Tau蛋白會在患者大腦中擴散,從一個神經元傳播到另一個神經元,從而引發癡呆症狀的加重。這一突破成果,歸功於大腦影像技術的發展—正電子放射斷層攝影(PositronEmissionTomography,PET),讓科學家能夠觀察患者的大腦,不再依賴解剖已去世患者的大腦。 一般而言,科學家針對Tau蛋白在大腦...
輝瑞併購案 下一站Biogen?
2017-11-20 / 記者 趙育麟
儘管輝瑞(Pfizer)先後嘗試併購AstraZeneca和Allergan告吹,但他對於大型併購的決心並沒有減少,從年初就開始傳言將收購Bristol-MyersSquibb,BMS。不過,近日傳出真正的收購目標,是生物新貴Biogen。有分析人士透露,相較於高風險的免疫腫瘤,輝瑞更感興趣的實際上是神經科學,而Biogen旗下治療阿茲海默症的在研藥物aducanumab,今年8月在一期臨床試驗中...
生技業煉金童Vivek Ramaswamy 不輕言放棄阿茲海默症
2017-11-14 / 記者 徐淨
人稱生技業煉金童的拉馬斯沃彌(VivekRamaswamy),旗下公司Roivant在今年9月宣告阿茲海默症新藥三期臨床試驗失敗。上週(9日),拉馬斯沃彌於倫敦金融時報生技製藥部活動上表示,該公司不會因為這次失敗而退縮,要繼續和阿茲海默症抗戰。該新藥Interpirdine為5HT6受體拮抗劑,最初是由葛蘭素史克(GSK)開發,後來授權給隸屬Roivant的Axovant公司,該公司現在由前Med...
邊緣人 你不止沒朋友 還老得比較快!
2017-11-08 / 記者 林以璿
上(10)個月,美國西北大學Feinberg醫學院認知神經病學和阿茲海默症中心(CNADC)提出了一項有趣的研究發現:維持緊密的人際關係,是減緩記憶和認知功能下降的關鍵。研究成果已經發表在10月份的《PLOSOne》。「並不是說只要你交友廣泛,就永遠不會得阿茲海默,但研究結果確實證明,維持活躍的社交活動,似乎與認知衰退延緩有關。」CNADC副教授EmilyRogalski表示。有些老人的記性和年輕...
營養品能治阿茲海默症?專家:尚未有明確結論
2017-11-07 / 記者 趙育麟
近日,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RichardWurtman開發的一項營養飲品-Souvenaid,分別有香草、巧克力和草莓口味。據說,可用來治療早期阿茲海默症(AD)患者,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在《LancetNeurology》期刊上。MIT榮譽教授Wurtman,開發了一種針對大腦突觸損失的雞尾酒療法,可利用混合物增加新突觸生產,恢復大腦區域之間連通性,改善記憶和認知功能。基於該項研究成果,法國...
為什麼抗癡呆藥總是不盡如人意? 日本科學家開發測量γ-分泌酶有效篩藥
2017-11-01 / 記者 王柏豪
近日,知名生技公司艾伯維((AbbVie)和Alector公司宣布達成策略合作,將共同開發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disease)新藥,Alector將從AbbVie獲得2.05億美金前金。AbbVie重投阿茲海默症新藥開發,無視前車一連失敗的臨床案例。理論上,γ-分泌酶抑制劑可以通過抑制β-澱粉樣蛋白的生成,治療阿茲海默症。然而事實卻顯示,近50個臨床試驗...
韓開發出準確率90%的檢測技術
2017-10-26 / 記者 李虎門
韓國未來創造科學部日前公佈,由韓國醫學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已開發出一種可分析大腦β類澱粉蛋白(beta-amyloidprotein)的裝置,讓阿茲海默症能夠快速診斷。先前研究發現,堆積在腦部神經元周圍的β類澱粉蛋白,被認為是誘發阿茲海默症的主因之一。但事實上,所有腦細胞都會生成β類澱粉蛋白,不過,只有該疾病患者的大腦,β類澱粉蛋白才會聚集。據外電報導,在首...
First-in-Class新藥獲FDA快速通道 阿茲海默症再現新希望
2017-10-18 / 記者 蔡立勳
美東時間10月16日,美國生技公司CognitionTherapeutics宣佈,旗下治療阿茲海默症的開發中新藥CT1812,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快速通道資格。Cognition指出,CT1812為市場首見的(First-in-Class)口服小分子新藥,也是該公司的主力產品。其能抑制Aβ寡聚物(amyloidbetaoligomers)與神經元受體結合,同時促進A&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