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癌症、阿茲海默都靠「菌」! 微生物體多元應用吸睛

2023-02-26 / 記者 巫芝岳
「第七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今年1月7日,於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盛大舉行,共有10位美、日、韓、臺微生物體領域專家,在會中分享各自專長的微生物體研究。從新冠、癌症、阿茲海默症、慢性病等臨床醫學,至微生物演化、以AI演算法預測微生物生態系變化等,從微觀到巨觀,微生物的多元應用市場開啟大門。撰文/巫芝岳、李林璦、彭梓涵、劉馨香 攝影/羅翊方1月7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七屆亞...

台灣微生物體研究從微觀到巨觀! 生化機制、酵母菌演化到演算法預測物種互動

2023-01-07 / 記者 劉馨香
今(7)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七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特別邀請到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黃介辰、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特聘教授謝志豪、中央研究研究員蔡怡陞,分享從微生物的生化機制探尋生命起源、以演算法預測微生物菌叢變化,以及臺灣野生釀酒酵母菌的演化。 黃介辰:從微生物探生命起源在外星殖民有望!?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院院長黃介辰分享,生命的起源為何,一直分為兩派理論,其一是,主張...

sRNA定序數據庫、口服肉鹼耐量試驗 促精準治療、飲食

2023-01-07 / 記者 彭梓涵
今(7)日,「第七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成大醫院楊燿榮醫師、台灣大學阮雪芬教授、台大醫院北護分院腸胃科主治醫師吳偉愷,各自分享嬰兒早期腸道菌相如何影響成年後健康、與腫瘤微環境中的微生物表現、腸道菌代謝物造成心血管疾病風險等研究,以達精準治療、精準飲食。 楊燿榮:雙歧桿菌、乳酸桿菌表現可做嬰兒腸絞痛、異位性皮膚癌Biomarker 楊燿榮首先分享其研究嬰兒腸道微生物菌群對兒童健康的影響,他表示,...

解特定腸道菌與健康關聯! 吳明賢率臺大尋NASH解方、傅靜遠領荷蘭16萬人微生物體計畫

2023-01-07 / 記者 巫芝岳
今(7)日,「第七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中,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荷蘭格羅寧根大學醫學中心教授(MedicalCenterofGroningen)傅靜遠兩位微生物專家,先後分享了臺大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微生物相關療法研究,以及荷蘭涉及16多萬人的大型微生物體計畫,如何分析出解特定腸道菌與健康、環境的關聯。吳明賢:運動、營養補充、手術改變腸道菌相!臺大團隊揪特定菌種可望治NASH臺大醫院...

國際微生物大師現身!Rob Knight、于君 微生物體掌握癌症精準檢測先機

2023-01-07 / 記者 李林璦
今(7)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七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特別邀請到地球微生物體計畫(EarthMicrobiomeProject)與美國人腸道微生物計劃(AmericanGutProject)的共同主持人、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教授RobKnight,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于君,兩位國際級微生物專家現身,與大家分享微生物體與人體癌症、阿茲海默症的關聯。 地球微生物...

解密微生物體×疾病機制 微生物體療法新世代解方

2022-01-27 / 記者 劉馨香
第六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於1月8日在線上展開,由四位國內外微生物體專家,分別介紹微生物體影響癌症、腸胃道疾病、自閉症等疾病的機制,並提出微生物體療法臨床應用的進度與展望。撰文/劉馨香、李林璦 圖/圖爾思生技提供1月8日,由中研院生化所、臺大醫院、圖爾思生技共同舉辦的第六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AsiaMicrobiomeConference,AMC),在線上500多位參與者共襄盛舉下熱烈展開。...

精準醫療最後一塊拼圖!展望微生物體治療癌症、腸胃道疾病

2022-01-08 / 記者 劉馨香
今(8)日,第六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AsiaMicrobiomeConference,AMC)在線上熱烈開展,由中研院生化所、臺大醫院、圖爾思生技共同舉辦,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微生物體專家分享最新研究趨勢,國外專家邀請到香港中文大學教授于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黃曦,分享微生物體與大腸直腸癌和腸胃道疾病的最新研究與臨床應用趨勢。大會主席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致詞表示,微生物體對人體非常重要,不僅是...

微生物體X疾病機制解密 有望成發炎性腸道疾病、自閉症新世代解方

2022-01-08 / 記者 李林璦
今(8)日,第六屆亞洲微生物體論壇在線上熱烈開展,由中研院生化所、臺大醫院、圖爾思生技共同舉辦,邀請了國內外知名微生物體專家分享最新研究趨勢,國內專家邀請到國衛院副研究員高承源、成大生理所助理教授吳偉立分享微生物體與發炎性腸道疾病(IBD)、自閉症的分子機制,以及找到未來有望成為新世代微生物療法的菌株。 國衛院高承源:剔除dusp6基因可抗腸炎有望成IBD新世代精準療法 國衛院副研究員高承源分享,...

微生物體產業起飛 學者跨出校園新創 首重團隊、產品聚焦

2021-01-16 / 記者 李林璦
報導/李林璦 今(16)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論壇六以「微生物體新創及創投觀點」為主軸,首次在論壇中帶入新創與創投概念,特別邀請產學研鏈結中心(TaiwanStartupInstitute,TSI)創業加速器執行長楊涵淳、台杉投資生技基金事業處投資經理陳宣甫,分享新創公司的成功法則與分析微生物體學公司的產業發展趨勢。 產學研鏈結中心創業加速器執行...

破解疫情關鍵:迅速病原鑑定、持續監測病毒變異

2021-01-16 / 記者 彭梓涵
報導/彭梓涵、巫芝岳 今(16)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論壇五,則以後疫情時代為主題,邀請林口長庚醫院病毒檢測中心主任施信如、臺中榮總感染科主任劉伯瑜醫師,分享其在疫情間在新冠病毒研究與經驗。持續監測病毒變異隨時調整防疫策略 林口長庚醫院病毒檢測中心主任施信如(攝影/巫芝岳)林口長庚醫院病毒檢測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林口長庚醫院病毒檢測中心1999年...

多體學技術應用:建構微生物資訊銀行、解謎酒精代謝與脂肪肝、淋巴癌代謝流

2021-01-16 / 記者 吳培安
報導/吳培安、李林璦 今(16)日,圖爾思生技攜手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舉辦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論壇四以「多體學技術應用」為主軸,邀請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生物資源保存及研究中心(BCRC)黃建勳研究員、國家實驗動物中心莊曉莉副研究員、中興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學系及永續農業創新發展中心蔣恩沛教授,分享在微生物體之多體學技術觀點,以及如何應用到現有的研究領域中。 *培養體學(cult...

成大、長庚、臺大青年學者 從腸道菌解慢性肺阻塞、心血管疾病新療法

2021-01-16 / 記者 巫芝岳
報導/彭梓涵、巫芝岳今(16)日,由圖爾思生技、中央研究院、臺大醫院合作舉辦的第五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中,論壇三邀請成大助理教授徐瑋萱、長庚大學博士後研究員林稚容、臺大醫院醫師吳偉愷等青年學者,分享他們腸道菌相關的研究中,與微生物胞外泌體、慢性肺阻塞(COPD)、心血管疾病疾病的關連。微生物胞外泌體疾病治療新策略成功大學食品安全衛生暨風險管理研究所徐瑋萱助理教授(攝影/巫芝岳)成功大學食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