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奈米材料減少油便 專屬授權懷緯生技
2021-12-10 / 記者 劉馨香
今(10)日,國衛院舉辦技術授權記者會,將生醫工程與奈米醫學研究所研究員羅履維研究團隊的「高效率吸附並膠固化油脂」之奈米材料技術,專屬授權予南緯實業集團(1467)旗下的懷緯生技,該技術有望降低主流減肥藥副作用、緩解腹瀉與油便問題。羅履維團隊多年研究「中孔洞奈米材料(mesoporoussilicananoparticles,MSNs)」,具有相當潛力應用於藥物傳輸。此次授權之內容,為藉由控制MS...
國衛院攜中榮、高醫大 證實「GLK基因變異」可精準檢測紅斑狼瘡
2021-11-08 / 記者 巫芝岳
今(8)日,國衛院發表其免疫醫學中心的最新研究,證明GLK(又名MAP4K3)蛋白激酶基因變異,為全身性紅斑狼瘡(SLE)的關鍵致病因子。該研究已在10月發表於期刊《AnnalsoftheRheumaticDiseases》。國衛院譚澤華特聘研究員率合作團隊,自2009年起研究SLE致病成因,與精準診斷的生物標記,他們在2011年,首度發現調控發炎反應的酵素蛋白激酶「GLK」是自體免疫疾病SLE的...
衛福部、國衛院、羅氏攜手 啟動BioBank癌症精準醫療計劃 六大類癌友將受惠
2021-10-18 / 記者 巫芝岳
今(18)日,由衛生福利部、國家衛生研究院、羅氏大藥廠(Roche)協力建構的「癌症精準醫療及生物資料庫整合平台合作示範計畫」宣布正式啟動,將提供跨癌別的全方位基因檢測、智慧化分析診斷,為患者尋找個人最合適的治療途徑;六大晚期癌症患者,將可至全台指定醫療院所,經計畫專科醫師評估同意即有機會參與本計畫。在今日的啟航儀式中,國衛院院長梁賡義表示,此次示範計畫讓包括各大醫院、國內外藥廠等各方健康事業夥伴...
國衛院:褐藻醣膠改善腫瘤微環境 助提升化療功效
2021-09-27 / 記者 劉馨香
今(27)日,國家衛生研究院分子與基因醫學研究所徐欣伶副研究員團隊,發現褐藻醣膠(Fucoidan)藉由抑制發炎性細胞因子IL-6和MCP-1/CCL2的釋放,降低腫瘤促進型M2巨噬細胞活性,輔助活性氧化物(ROS)抑制劑與化療藥物(cisplatin和etoposide)治療功效。此外,褐藻醣膠還能減輕化療藥物副作用,增強抑癌基因p53功能,有潛力作為癌症化療的輔助物質。此項研究已在2020年發...
阻絕攝護腺癌骨轉移!國衛院找出新抗癌關鍵基因
2021-04-17 / 記者 吳培安
昨(16)日,國衛院細胞系統醫學研究所褚志斌研究團隊,於記者會中發表其在抑制攝護腺癌轉移的最新研究。他們發現,若能有效針對關鍵基因ROR2活化、或是提高表現量,將可抑制並預防攝護腺癌轉移,提高患者存活率與生活品質。此項研究已發表於2020年11月的《CellDeath&Disease》。 研究團隊認為,攝護腺癌最常轉移到骨頭,因此也許調控骨骼發育相關的基因之中,就潛藏著能影響攝護腺癌轉移過...
首個本土小分子抗癌藥物傳輸系統 國衛院獲美FDA核准通過新藥申請
2021-03-15 / 記者 劉端雅
今(15)日,國家衛生研究院宣布,小分子抗癌藥物傳輸系統DBPR115,順利於今年1月15日獲美國FDA核准同意執行第一期臨床試驗,為國內第一個本土研發之抗癌藥物傳輸系統的具體成功案例。 DBPR115是運用具國際專利的技術,能有效地攜帶連結之藥物至腫瘤細胞,提升療效並降低副作用,經成功技轉並完成臨床前試驗後,於去年12月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出試驗中新藥(Investigational...
國衛院:吸K他命3年內再犯率39.5% 非自然死亡率增破10倍
2021-01-25 / 記者 巫芝岳
報導/巫芝岳今(25)日,國家衛生研究院發表一項與臺大和臺北大學的研究,指出把原本麻醉用的愷他命(俗稱: K他命),好奇地拿來當娛樂用者,三年內的毒品使用再犯率達39.5%,且死亡率為一般同年齡、同性別者的4.9倍高,尤其是自殺、藥物過量、暴力毆打等非自然原因的死亡率,更增加高達10倍以上。呼籲年輕人千萬別好奇地將愷他命當娛樂用。該研究已於去年11月發表於期刊《Addiction》。此外,若是男女...
國衛院與武田簽MOU 建亞洲人種基因資料庫、促罕病研發
2020-12-23 / 記者 巫芝岳
報導/巫芝岳今(23)日,國家衛生研究院宣布與武田藥品(TakedaPharmaceuticalCoLtd)簽訂合作備忘錄。雙方除了將在武田專長的罕見疾病、神經發育、癌症等疾病療法的研發,及早期檢測上進行合作外,未來亦將合作建立亞洲人種的疾病基因資料庫。武田為日本第一大的製藥公司;台灣武田董事長暨總經理浅野元表示,台灣是武田跨出日本成立分公司的第一個國家,在台成立已有58年,可謂與台灣有著特別緣分...
專為臺灣轉移性胰臟癌病人而設!國衛院SLOG有效延長整體存活期至11.4個月
2020-11-30 / 記者 劉端雅
報導/劉端雅今(30)日,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指出,結合成大醫院、臺大學院、林口長庚醫院、高醫附醫等4家醫學中心,為臺灣胰臟癌病人量身定作更具療效的治療複方SLOG,目前已共同完成第I/II期臨床試驗(T1211),證實能有效延長整體的存活期達11.4個月,特別是有效降低血液毒性的副作用,研究論文已發表於《EuropeanJournalofCancer》。癌症研究所姜乃榕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表示...
國衛院研發新型鴉片類止痛藥 降低惱人副作用、成癮性
2020-11-23 / 記者 吳培安
報導/吳培安今(23)日,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翁紹華副研究員、葉修華副研究員團隊表示,開發出一系列止痛效果比嗎啡更快、更強效,同時減少各種普遍副作用的鴉片類止痛藥,例如:心肺功能抑制、腸胃功能抑制及藥物依賴性。目前這些研究成果已獲得臺灣及美國專利,也在今年獲得科技部未來科技獎。 國衛院表示,在多年的研究努力下,翁紹華研究團隊已經成功地發展出一系列具有強效止痛效果、且副作用較低的「鴉片受體...
國衛院解密肌肉衰老影響代謝、縮短壽命機制
2020-10-30 / 記者 吳培安
報導/吳培安 今(30)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舉辦記者會,由國衛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紀雅惠副研究員,發表其研究肌肉功能與壽命之間關聯性的成果,並指出肌肉功能的衰老程度與壽命的長度明顯相關。此研究成果已於2月發表在國際細胞老化研究頂尖期刊《AgingCell》。 紀雅惠副研究員長期致力於早衰症(Hutchinson-GilfordProgeriasyndrome,HGPS)的研究。早衰症是一種罕見的先天遺...
國衛院攜手北醫 14項臨床前瞻技術落地
2020-08-31 / 記者 李林璦
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北醫學大學各自匯聚了研發能量,雙方首次攜手舉辦「國衛院x北醫-研發成果聯合招商媒合會」,共展出14項前瞻技術。專注於癌症治療、精準醫學、微生物菌叢、生醫材料工程四大技術的研發團隊,介紹他們的創新研發成果,盼能解決當前未滿足的醫療需求,其臨床開發前景看好,深具潛在商機。撰文/李林璦8月6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與臺北醫學大學攜手舉辦研發成果聯合招商媒合會,由科技部、衛生福利部指導,臺北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