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份」AI老藥新用建議病毒藥物清單出自台灣

2020-03-22 / 記者 彭梓涵
COVID-19新冠病毒目前還沒有特效藥,全球都在加緊研發對應的藥物及疫苗。美國總統川普19日記者會把「老藥新用」研究與希望拉到世人的目光,他表示,美國正加速把抗瘧疾藥物用於治療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進程,該兩種藥物已獲准用於治療瘧疾、狼瘡及類風濕性關節炎。川普對媒體說:「我們將能幾乎立刻提供這種藥物,這就是FDA厲害的地方。」然而把時間拉回二月,其實在這之前,於二月初,臺灣AI實驗室(AILab...

BMS攜手Voluntis 開發癌症治療副作用管理APP

2020-03-09 / 記者 巫芝岳
近(6)日,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Squibb,BMS)宣布已與法國的數位醫療公司Voluntis展開合作,開發幫助癌症患者管理副作用的app。這是Voluntis繼與羅氏(Roche)、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諾華(Novartis)等公司合作後,再度與大型藥廠合作的計畫之ㄧ。該app透過TheraxiumOncology的數位平台開發而成,可追蹤患者的居家病情管...

醫隼AI 落地臺大電腦刀中心 30秒精準圈選腦瘤

2020-01-15 / 記者 吳培安
呂任棠博士帶著在美國麻省總醫院累積的醫療AI開發經驗,回臺成立了醫隼智慧公司,今年7月正式與臺大醫院合作,將精準腦瘤圈選AI系統VBrain整合到電腦刀中心。過去需要花上數小時的腫瘤圈選作業,現在只需要30秒就能搞定,且準確率超過90%。撰文/吳培安根據ResearchAndMarkets.com2019年《人工智慧於醫學診斷》(ArtificialIntelligenceinMedicalDia...

國衛院、長庚、宏碁 跨領域合作 用AI提早揪出肥胖相關疾病

2019-12-30 / 記者 彭梓涵
今(30)日,國家衛生研究院與基隆長庚醫院、宏碁公司舉行簽約儀式,宣布三方合作建置「國人整合性肥胖症及其衍生疾病資料庫智慧預測系統」,透過AI智慧分析國人健康長期追蹤資料與基因體學大數據資料,預測並發掘國人肥胖症衍生疾病,以達個人慢性疾病預防。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攝影/彭梓涵)衛生福利部部長陳時中致詞時表示,肥胖衍生的慢性病使醫療負擔加重,衛福部也不只要做精準醫療也要做精準公衛,期望透過國衛院智庫、...

Sensyne與羅氏攜手 將AI應用於臨床試驗

2019-12-30 / 記者 劉端雅
近(23)日,新創數據公司SensyneHealth宣布,與瑞士羅氏Roche簽署一項新研究項目協議,將人工智慧(AI)應用於臨床試驗。該協議的交易資料尚未公布,但Sensyne表示,研究項目先專注於確定一個疾病區域的患者群體進行評估,並使用去名化電子健康紀錄(ElectronicHealthRecord,EHR)資訊整理去名患者資料,以支持臨床試驗計畫。Sensyne收集去名患者信息,包括基因體...

臺大醫院攜手國研院、臺灣AI雲 助聽損兒童重獲新聲

2019-12-26 / 記者 吳培安
今(26)日,臺大醫院宣布與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研院國網中心)、科技部生命科學研究發展司生技醫藥核心設施平台,以及國家衛生研究院「亞太生醫矽谷精準醫療旗艦計畫」的次世代基因體分析平台合作,從人體2萬多個基因中找出重要的聽損基因,並透過臺灣AI雲(TWCC)加速分析,幫助聽損兒童把握黃金治療期。臺大醫院表示,內耳耳蝸受損的重度和極重度聽損者,可以使用人工電子耳彌補聽覺;然而,並不...

長庚 AI「超級細菌預測模型」 用藥準確性達八成

2019-12-26 / 記者 彭梓涵
今(26)日,林口長庚醫院發表與長庚大學、中央大學跨領域、跨校合作,利用人工智慧開發的「超級細菌預測模型」,此模型可更快速、便宜、正確地進行微生物特性鑑定,幾秒鐘內即可完成預測,並達到80%的用藥準確性。根據本土及國際的研究指出,超級細菌的盛行率已高達7.5%。這些抗藥能力明顯的超級細菌,有些有機會被檢測出來,但有些躲藏在一般不具抗藥能力的菌群中,其比例甚至低到10萬到100萬隻細菌中才有一隻的存...

醫療AI最大挑戰 目標不明確、變革決心不足

2019-12-23 / 記者 彭梓涵
今(23)日,由臺北醫學大學主辦,臺北醫學大學國際產學聯盟、TMUSPARK、臺北醫學大學生醫加速器、科技部RAISE計畫協辦「揭開醫療AI新序章商業應用的挑戰」論壇,邀請國內產業、學界專家從不同視角及觀點看台灣AI智慧醫療發展的挑戰與契機。台北醫學大學副校長吳介信於開幕致詞表示,台北醫學大學AI發展歷史悠久,21年前就成立醫學資訊研究所,今年醫學院也再成立在職專班,北醫在高教體系配合產業界需求,...

北醫附醫首家導入區塊鏈「整合式」創新

2019-12-02 / 記者 巫芝岳
北醫醫療體系旗下三家醫院的醫療資訊系統(HIS)經歷8年大整合,積極布局數位醫療,強調『整合式』創新及以病患為導向,每項計畫因深具前瞻性,成為臺灣智慧醫療創新中,屢受矚目的焦點,包括:自主開發的結構化病歷摘要、加護病房重症照護、隱藏式護理站等系統,又率先將區塊鏈技術導入醫院,推出「智鏈護照」APP,11月底,也將啟動全臺第一家全院落實病房「科技藥櫃」的醫院。撰文/巫芝岳 攝影/李林璦臺北醫學大學附...

數位醫療新創應有實際效益吸引投資人、早覺醫療成AI趨勢

2019-11-14 / 記者 李林璦
富士康健康科技投資事業體副總裁BenjaminHu在數位醫療科技論壇中提到,比起科技本身,對醫院、臨床上能帶何種好處才是更重要的,因此若新創業者能提出其新技術實際上能為醫院節省多少時間、金錢,且除了準備產品的資料(data),更要提供使用者的回饋(feedback),才容易獲得投資者的青睞。 臨床醫師出生的Pacific8Ventures合夥人傅斯誠也指出,醫師們通常已在臨床上具有高度專業,因此比...

騰訊攜手諾華 打造中國首個心衰竭AI疾病管理平台

2019-11-08 / 記者 李林璦
日前(6),瑞士製藥大廠諾華(Novartis)和中國互聯網巨擘騰訊聯合宣布,在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正式啟動中國首個針對心衰竭疾病的人工智慧疾病管理平台,名為「護心小愛(AI)」。 該平台建置在微信(WeChat)中,可對日常健康指標進行監控並透過語音與圖像辨識進行健康狀況評估。此次進博會發佈的護心小愛為初步測試版,尚未正式上線供患者註冊使用。測試版發佈後將根據患者回饋逐步完善各功能模組的開發,...

楊泮池:臺灣智慧醫養科技要打出滿貫牌

2019-09-10 / 記者 李林璦
今(10)、明(11)兩天,經濟部技術處為強化國內生醫產業發展優勢,於松山文創園區舉辦「DoItToday產業科技焦點展」,展出33項生醫領域科專技術,包含癌症精準治療、智慧醫材、「不可能漢堡」仿肉技術等,並以精準醫療‧健康樂活為題邀請到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李鍾熙、中研院院士楊泮池等專家為臺灣生醫領域研發方向提出建言。 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攝影/李林璦)經濟部技術處副處長林德生表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