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6日),義大醫院、昱星生技、成大醫學院共同於台灣醫療科技展期間主辦「2024再生醫療論壇」,邀請到昱星生技執行長張郁芬、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家寧、日本Cyto-Facto執行長川真田伸(Shin Kawamata)、美國Allele Biotechnology執行長王繼武、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成大醫學院院長沈延盛,從誘導性多潛能幹細胞(iPSC)的創新研發、自動化製程與CDMO、臨床醫療到衍生外泌體的臨床應用,揭示iPSC的尖端技術發展趨勢。
義大醫療決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柯成國於開幕致詞指出,iPSC可重新編程為各種細胞,如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或內細胞團(inner cell mass)等,展現廣泛應用前景,涵蓋疾病模型建立、類器官開發及細胞治療等領域。
柯成國進一步表示,iPSC擁有無限潛力,並引用現代器官移植之父Thomas Starzl的名言勉勵大家:「醫學的歷史,就是昨天還不可思議的事情,雖然今天幾乎無法實現,但明天便成為例行公事。」
義大醫療決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柯成國。(攝影/吳培安)
昱星張郁芬:用iPSC替代動物實驗 打造「培養皿中的臨床試驗」
昱星生物科技執行長張郁芬表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2023年推動實驗動物的3R原則,即替代(Replace)、減量(Reduce)、精進(Refine),目的是鼓勵採用動物實驗方法的替代方案。這一政策為iPSC領域的發展帶來新契機。
張郁芬指出,iPSC能建立更貼近人體的疾病模型,減少動物實驗並提高準確性。目前,昱星透過自行研發的平台重現動物實驗結果,驗證iPSC系統的可靠性,期望實現「培養皿中的臨床試驗(clinical trial in a dish)」。
現階段昱星專注心肌細胞毒性檢測。張郁芬進一步說明,以往有95%的新藥在臨床一期試驗中,因為毒性檢測不合格而失敗,最終成功上市的僅0.1%。透過iPSC細胞建立更接近人類的模型,有望在研發早期階段篩選出毒性較低的療法,降低失敗風險並加速新藥開發進程。
此外,昱星也投入阿茲海默症病理機轉研究。張郁芬提到,利用病患iPSC細胞與健康對照組的比較,可觀察細胞形態、活性與Tau與Ab蛋白活性差異,進而尋找有效藥物,此平台技術已獲國際藥廠認定。
在細胞治療領域,昱星也利用其建立的細胞功能性篩選平台檢測細胞活性,協助找出最好的分化製程技術。張郁芬表示,昱星iPSC製程平台也可支持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脊髓損傷等神經疾病的開發,並探索腎臟疾病等較少人關注的領域,將iPSC腎臟前驅細胞(iPSC-RPC),應用在急性腎損傷(AKI)或慢性腎臟病(CKD)的治療。
昱星生物科技執行長張郁芬。(攝影/吳培安)
中研院沈家寧:從幹細胞編程到外泌體 iPSC重塑醫療格局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家寧指出,2024年全球iPSC市場規模為25.4億美元,預計2032年將達53.7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為8.7%,展現該領域研究的巨大潛力。
沈家寧分享,他之所以投入iPSC研究,是因為受到幹細胞重新編程、改變命運的過程深深吸引。他介紹了多種iPSC誘導方式,包括病毒運送特定基因、利用質體(plasmid)表現相關基因等,其中以RNA轉化的技術安全性與效率最佳。
不過,雖然iPSC誘導技術漸趨成熟,但將細胞轉化後的異質性仍是挑戰,需進一步篩選出分化良好的細胞、並維持它們的穩定狀態。他發現,透過不同細胞代謝化合物的能力差異,輔以生物標記判斷,可減少檢體個體差異的影響,提升準確性。
沈家寧表示,iPSC模型有助於解析致病機轉,進而制定應對治療策略。例如,對於肥胖患者,iPSC模型可模擬病情、幫助患者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式,如輔助療法或中和治療。
沈家寧進一步表示,與iPSC相關的另一亮點為iPSC衍生的外泌體研究,有機會透過注射方式提供治療,同時避免細胞移植引發的腫瘤風險。然而,這種治療策略尚有治療效期短、萃取異質性大、缺乏靶向性等問題仍需克服。
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沈家寧。(攝影/吳培安)
川真田伸:從細胞庫源頭標準化!盼臺日攜手共創CGT新局
Cyto-Facto執行長川真田伸表示,Cyto-Facto是亞洲首個商業化生產諾華(Novartis)CAR-T產品Kymriah的公司,也是日本迄今唯一符合國際生產標準PIC/S GMP的細胞基因療法商業化生產廠商。其目前提供的製造服務,包含了臨床級的間質幹細胞(MSC)、iPSC衍生自然殺手細胞(iPSC-NK)之CDMO,以及商品級的CAR-T之CMO。
川真田伸認為,即使現在已經有可用的自動化機器人,依然需要靈敏的感測系統收集數據,才能做好製程與最終產品的品質驗證。因此,Cyto-Facto也投入開發以IT(資訊科技)及雲端為基礎的細胞製程管理系統「Cyto Factory 4.0」。
川真田伸也在演講中強調,在將iPSC投入臨床應用之前,確保細胞品質是最重要的步驟,其中的關鍵就是細胞庫的製程標準化。他提醒,在體外培養iPSC時必須注意諸多項目,例如:確保細胞株自我更新、降低細胞的異質性與分化、透過檢測避免致癌原性、注意細胞移植後是否產生不良反應等。
針對臺灣與日本的合作,川真田伸認為,臺灣在IT產業、生技創投及AI上具有優勢,日本則是在PIC/S GMP規範及製程富有經驗,期待未來雙方不只是合作iPSC產品,更能成為全球細胞與基因療法(CGT)的CMO/CDMO合作夥伴。
Cyto-Facto執行長川真田伸。(攝影/黃佳啟)
Allele王繼武:mRNA重編程iPSC製作技術 比DNA基因工程更穩定
美國Allele Biotechnology執行長王繼武,則分享Allele的iPSC技術與全球擴展策略。王繼武分享,Allele總部所在的加州聖地牙哥,本身就是iPSC匯聚研發單位的聚落,舉凡Shoreline、Aspen、Deerfield、Vertex、聖地牙哥加州大學(UCSD)等iPSC領域的先驅者皆座落於此。
此外,加州政府支持成立的加州再生醫學研究院(CIRM),投入高額研究經費研發包括iPSC在內的幹細胞再生醫學,並資助了多達111項臨床試驗,涵蓋癌症、糖尿病、罕見疾病等;Allele也與CIRM合作、獲得高達2千萬美元的資金,合作項目涵蓋發現、轉譯、臨床前到臨床階段。
Allele的技術核心為藉由mRNA重編程技術,將人類纖維母細胞轉變成iPSC細胞;此外在細胞品質上,不僅重視細胞的多潛能性和穩定性,還加入端粒酶和表觀遺傳學作為評估指標,證明以mRNA重編程製作iPSC比透過DNA基因工程製作更為穩定。
王繼武也總結,全世界將iPSC用於困難疾病的研究正陸續獲得顯著成果,建議趁著細胞變老之前先保存起來,未來將可望享受到iPSC的先進醫療成果;目前Allele在臺灣也透過成立惠揚生技(Allele Cypert),進一步拓展在臺灣的研發合作與建立細胞庫。
Allele Biotechnology執行長王繼武。(攝影/黃佳啟)
義大杜元坤:從嗅鞘細胞到外泌體 再生療法重新點燃神經損傷治癒希望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於其演講中,分享了他將細胞治療及外泌體,運用於神經、軟骨修復的研究成果。
杜元坤首先指出,過去受損脊髓神經的重建被視為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杜元坤發現,有一種容易從鼻孔取樣、性質與神經細胞非常相像的嗅鞘細胞(OEC),具有開發成細胞療法的潛力,其後他找出能夠繼代培養OEC的技術,並在動物實驗中證實OEC能夠大幅恢復神經損傷大鼠的運動能力。
不過,研究團隊隨即發現,移植進去的細胞在4週後的存活率不到6%,這讓他開始思索是否有機會用OEC產生的胞外囊泡(EV)來治療。後來,團隊成功萃取出OEC-EV,並發現OEC-EV能夠促進神經前驅細胞(NPC)增生、避免凋亡。
而在神經損傷治療之外,杜元坤也在衛福部《特管辦法》開放細胞治療下,累積豐富的自體軟骨細胞層片移植經驗,為膝關節炎(knee OA)患者帶來新的治療選擇。
不過,由於軟骨細胞層片治療需要替患者開兩次刀,這也讓杜元坤思索有沒有一次就治療到位的選項,因此他再度想到EV。他發現,iPSC產生的EV能夠被軟骨細胞所吸收,進而改善軟骨再生、減緩細胞衰老、避免細胞凋亡,且在動物模型中降低膝關節炎的嚴重程度。
最後,杜元坤表示,將EV開發為療法的趨勢已顯現,但仍有許多挑戰,例如如何專一性定義EV、如何大規模生產臨床級EV、EV的分離與純化步驟標準化、建立效價分析及品質管控標準,以及毒性、安全性、所包裹miRNA的選擇,以及如何從GTP推到GMP規格,都還有待克服。
義大醫院院長杜元坤。(攝影/黃佳啟)
成大沈延盛:低免疫原性iPSC成降低治療成本關鍵 衍生心肌療法明年進臨床
最後,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沈延盛分享其帶領研究團隊,將低免疫原性iPSC投入各種以疾病為導向的通用型細胞療法開發成果。沈延盛認為,再生醫學是對抗高齡化社會下各種衰老退化疾病的解決方案,但目前自體細胞療法的價格仍居高不下,可近性仍不及藥物。
沈延盛團隊將iPSC視為實現標準化、現成即用、降低價格目標的關鍵細胞,其優點包含多潛能、可大量生產,能夠成為通用型的細胞療法,但如果要做為異體移植使用,就必須克服免疫排斥的問題,讓患者在無需使用大量免疫抑制劑下接受治療,這也促成沈延盛投入低免疫原性iPSC平台的開發。
沈延盛發現,HLA-E和HLA-G兩種人類白血球抗原(HLA)的高度表現與低免疫原性相關,將其分化成各式衍生細胞,具備多種疾病的治療潛力,因此帶領團隊投入建立人類低免疫原性iPSC細胞庫,也計畫未來導入半自動培養系統,為臨床應用及規模化生產做準備。
目前他們已經發現,由其衍生的心肌細胞能夠有效改善受損的心臟功能,顯著減少了免疫抑制劑環孢素(Cyclosporine)的用量,預計在明年進入臨床試驗;此外,將分化的殺手細胞(NK)用於抗癌、神經細胞用於改善失智症、間質幹細胞用於治療糖尿病、角質形成細胞與纖維母細胞用於治療泡泡龍症,也都展現細胞療法的潛力。
成功大學醫學院院長沈延盛。(攝影/黃佳啟)
最後,昱星生技執行長張昱芬於閉幕致詞中表示,iPSC技術的發展為未來醫學開創無數機會,感謝今日來自不同領域、從事前瞻性研究的專家學者,促進了科學知識交流、帶來更多國際合作的無限可能;她也期待,未來昱星能夠成為臺灣、國際iPSC產業鏈的核心成員,推動細胞治療、外泌體治療及體外模擬藥物篩選等多元應用,與更多藥物開發、細胞CDMO業者攜手合作。
(報導 / 吳培安、黃佳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