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生技名人錄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蘇經天
蘇經天:生技產業搶人大作戰
2014-04-09/
環球生技
台灣生技公司想要達到目前資本市場所給的本夢比,就必須真的擁有國際競爭力,而這競爭力將來自能揉合研發、生產、專利、法規、市場及所有外在大環境因素的跨領域人才。101年10月17日行政院科技會報通過「台灣生技產業起飛行動方案」,辦理「生技高階人才培訓與就業計畫」,預計3年投資3億元新台幣培育輔導300名博士人才,提供博士後加值訓練,透過法人及醫學機構並結合廠商及醫學中心合作培訓規畫。102年第一期計畫...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國無寧日 官不聊生 產業自救 人民自立...!?
2014-04-09/
編輯部
三月,春陽才乍現,『太陽花』已經開滿北市,甚至讓整個寶島都熱烘了起來⋯。我後來知道,不少生技業界的朋友們都走進了太陽花學運的行列,還傳給我各式各樣感人、憤怒、溫情、甚至KUSO的照片和影片,問他們是反服貿嗎?似乎不盡然是,許多是出自對民主程序的無法認同,更多是出自一種感動於自主民間力量的氛圍。我的全部團隊們,在一個週末、日,也帶了糧食、飲料相約去靜坐了一天,沒告訴當時人在大陸的我,他們笑說:「純屬...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跨界融合的美麗與哀愁
2014-03-07/
編輯部
這期的封面主題很跨界。生物技術包羅萬象,已經是每次採訪都是在跟大家學習了,這次又闖進了IC、電子,訪談的都是智慧型電子國家科技計畫(NPIE)中,IC工程專家中的專家,只好每一次訪談的開場或結束,誠實自曝其短:「如果有問到任何白癡問題,請大家包容、見諒。」醫療電子其實已經在電子和IC科技業醞釀多時,以行銷學的說法,這是一個成熟產業啟動另一個生命週期循環的必然。眼明手快的領導廠商,特別是跨國大廠可能...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姒亭佑
姒亭佑:面對大陸醫改商機 台灣要有長期戰準備
2014-03-07/
環球生技
配合中國醫改的推展,以及許多海外人才政策回潮中國,中國新一波的醫藥產業正在大躍進,醫藥市場在資源加大投入的背景下,商機無限。許多台灣生技和製藥公司也紛紛想卡位中國市場,但志者眾,成者寡。主要困難在醫藥產業是需長期耕耘的市場,台灣企業卻只想打短期戰,資源準備不足…。在各國經濟成長趨緩的大環境下,連帶世界藥品產業也以年均僅4%~5%在低速成長。不過,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卻脫離這股沉悶...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天命……
2014-01-20/
編輯部
多年前,我到上海張江採訪生技產業,當時兩個至今還保持著聯繫的官方朋友,後來都升官了,但基本上已經不在生技產業。 近期去上海,抽空探望他們,談起兩岸生技,他們忍不住了:「媽呀!你還要在生技待多久啊?生技賺錢太慢啦!你看,我們都出來,生技不玩了。」 他們現在一個管社會發展,一個管上海市的育成中心;一個致力推動民生建設,一個努力培育下一個能賺大把鈔票的企業。不過,他們還是對我的不勝其擾很容忍,總是提供我...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陳紹琛
陳紹琛:儘速改制法規單位與ICH國際化 是唯一出路!
2014-01-20/
環球生技
台灣因為缺乏像美國或歐洲系統的人力及資源,不可能也無必要建立一個龐大的管理體系。但生技法規單位應儘速改組,讓技術專業與法規權責合一;此外,以國際法規協和會(ICH)的規範推動亞太區域性合作是目前能夠繼續成長、增進審查能力及經驗的途徑。從台灣過去發展經驗看,即使經數年來的努力,台灣的生技法規制度還不是很健全。要在台灣環境建立一個嶄新的現代化制度也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實現,且總是有許多系統上或人為的阻力,...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醫療服務品質 讓台灣很幸福!
2013-12-10/
編輯部
先分享個輕鬆的小故事吧。這個小故事,我們的記者亞歆寫在本期台灣牛樟芝協會成立這篇的開頭。最早聽族人說的,還記得族人那種特有原住民腔調的國語,他當時眉飛色舞:「你吃它,喝酒不怕,隔天照樣出草砍人頭……。」我強調,絕無意吹捧牛樟芝的功效。但說真的,我每次跟大陸朋友半開玩笑講完這個故事,十之八九的男士在笑完後都會急切問我:真的嗎?那兒買?怎麼買呀?我也無意在此強化大家對牛樟芝...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累積•歲月
2013-11-10/
編輯部
今年從「醣基」生醫曝光後,常有朋友跟我開玩笑,之前一連串「蛋白質」頭都已經昏了,現在還有「醣」,這哪消化得了啊?這讓我們幾次檢討,可能有些生技領域,特別是成為話題的專業名詞和其技術,作為產業媒體,我們應該努力協助大家理解。儘管,科普也不見得容易。生技產業妙,也就妙在這裡。一位今年成立藥物開發管理公司的前輩告訴我,她有一次犯了批評,對方直接了當地回她:「如果要按你的專業跟民眾講清楚,沒有哪一家公司不...
人物專訪
封面故事
免疫療法
浩鼎
抗癌
翁啟惠
醣
癌症疫苗
中研院
人物
中研院「醣」科學引領製藥技術新革命
2013-11-10/
記者 林亞歆
十餘年來,台灣的「醣」科學,從醣分子結構研究、合成技術、到疫苗與藥物開發,不間斷創新突破,成果發表於國際知名科學期刊上,不僅引起全球矚目,也不斷將台灣的「醣」科學及其應用發展,推到了其他國家,包括美國,都難以望其項背的頂尖地位。文/林亞歆、林秋慧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一生對「醣」科學的貢獻,使台灣的醣分子研究不間斷創新突破。提到「醣」,不只台灣,國際科學界第一個想到的可能都是台灣的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翁...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秋收?秋決?
2013-10-10/
編輯部
九月,真是台灣生技業非常豐收的季節!台灣生技業的三項大獎,台北生技獎、生醫生農獎、遠距醫療照護獎,都集中在九月底連著頒獎,看到不少業界好朋友獲獎,心情開心且有豐收之樂。但有前輩問我,你有沒有試著去回溯過去得獎的公司,目前實際發展狀況如何啊?這真是個值得深究的好題材,不過,基於作為產業媒體責無旁貸的義務,我們決定還是先幫大家統整留下紀錄,我們也歸納了三個獎項各自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構面:台北生技獎多是已...
人物專訪
人物
戴謙
戴謙:「廠商就是南台灣生技產業的競爭力」
2013-10-10/
記者 林亞歆
大台南地區約有100餘家製藥公司,加上機能性、保健食品等相關生技產業,南台灣生技產業廠商達約200~300家;「台灣生技產業聯盟」在理事長戴謙有效整合資源下,集合力量聯合行銷,也打開了東南亞國際市場。文/林亞歆連續三年來,每年台灣生技展,南台灣生技產業成立的「台灣生技產業聯盟」攤位,總是人潮最絡繹不絕的區域,各種行銷活動也很吸睛……。畜牧領域出身的戴謙,外號「養鴨博士」...
人物專訪
人物
李鍾熙
李鍾熙:「打造新北市生技的國際知名度」
2013-10-10/
記者 林亞歆
全國約有四分之一的生技產業聚集在新北市扎根投資,截至今年6月為止,共有2,114家,其中新增投資額在5,000萬以上的公司共有31家,挹注金額高達53億5,000萬元,「新北市生技產業發展聯盟」已於9月20日正式成立,新任理事長李鍾熙將帶領產業打造新北成為大東亞的生技重鎮。文/林亞歆「新北市生技產業發展聯盟」9月20日召開了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會員大會,共84家廠商會員前來共襄盛舉,產業出席之多,規模...
第一頁
上一頁
57
58
59
60
下一頁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福寶科技巫震華 引領MIT外骨骼機器人闖天涯
生技推動單一窗口 匍匐在創造突破的路上……
ACTO主席下坂皓洋: 「臺灣外泌體監管與安全、有效回報系統 刻不容緩!」
臺灣第一人!中研院薛雁冰 獲德國Max Planck會員殊榮
「健康臺灣」生醫政策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