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0
尚未加入購物品項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生技名人錄
人物專訪
人物專訪
人物
Konstantin Petrukhin
Konstantin Petrukhin:盡情作夢,動手執行!
2018-12-20/
記者 薛瀹熢
哥倫比亞大學的俄裔教授KonstantinPetrukhin,其RBP4基因標記平台研究,為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神經研究藍圖計畫迄今唯一連續獲得支持者,前後投注1,000萬美金,並協助完成臨床I期。他是威爾氏症(WilsonDisease)基因權威,也曾在美國默克擔任遺傳基因研究,最終因對基礎科學抱有不滅的熱情而重返校園,並自此埋入RBP4研究,該平台開發的首顆新藥可望解決黃斑部病變疾病。...
人物專訪
人物
楊弘仁
楊弘仁一路衝破不可能 創建跨國大醫療生態系
2018-11-15/
記者 李林璦
楊弘仁,敏盛集團創辦人楊敏盛接班人,今年十月出任國際私募基金KKR大中華醫院投資管理平台SinoCare執行長,未來將掌管10億美元醫院併購資金。坐擁桃園「醫療王國」,但楊弘仁卻大膽引進外資、創新商業模式,不僅拓展了版圖,也打破醫院傳統經營,為臺灣的醫療產業注入一泉活水。如今,他又將整合大數據、IoT物聯網、O2O區塊鏈,希望完成創建跨國大醫療生態系的理想。讓我們來聽聽楊弘仁的CEO報告。今年十月...
人物專訪
特別企劃
美力齡
阿茲海默症
蘇益仁
美力齡生醫
肝病權威蘇益仁創立美力齡生醫 啟動臺灣阿茲海默症新藥開發大未來
2018-11-15/
記者 薛瀹熢
國際肝病權威專家蘇益仁研發的薑黃素衍生藥物,在阿茲海默症動物試驗上展現出優異的效果,獲得了科技部2017年價創計畫2,000萬元的經費支持。近期更進一步成立「美力齡生醫股份有限公司」,且順利完成新臺幣1.22億元募資,引起各界相當矚目。我們特別訪問到這位前疾管局局長,請他娓娓道來甚麼原因,讓他願意親自投身啟動戰臺灣阿茲海默症新藥開發的大未來。撰文/薛瀹熢隨著臺灣社會逐漸邁向高齡化,老年相關疾病也日...
人物專訪
人物
Alex Zhavoronkov
英科智能
數位醫療
英科智能創辦人Alex Zhavoronkov: 要用AI 打造長生世界!
2018-09-28/
記者 彭梓涵
2014年成立的InsilicoMedicineInc.(英科智能),創辦人AlexZhavoronkov(亞歷克斯.札沃洛科夫)以其創新的人工智慧(ArtificialIntelligence,AI)高度學習計算技術,連年獲選最具影響力AI公司,快速崛起成為世人眼中的「AI製藥金童」。英科智能今年三月首選臺灣成立亞洲AI藥物研發基地,並積極佈局亞洲。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讓人類對青春不老、疾...
人物專訪
人物
沈志華
沈志華盼臺灣從「生技」到「生藥」
2018-06-05/
編輯部
醫睿醫藥新任總經理迎來海歸臨床專家沈志華博士,他先後曾擔任默克、必治妥施貴寶、羅氏、艾伯維等國際藥廠主管。本身由化工跨行生物統計,目前同時是美國統計協會院士(Fellow);他曾任羅氏上海中國藥物研發中心偕同創辦人與亞太地區生物統計負責人,一手建立起中國第一個全方位的臨床試驗中心,對中國臨床試驗發展影響甚鉅。現在,他又帶著一貫「挑戰」的心,盼回國締造臺灣臨床試驗產業競爭力。近年來,臺灣生醫人才紛紛...
人物專訪
人物
丁詩同
生醫推手
官學研三棲 丁詩同是知名脂肪剋星
2018-03-16/
編輯部
現擔任行政院科技會報副執行祕書的丁詩同,是產業界口中的「7-11」,他秉持著「自身價值來自對等付出」的信念熱心推動及服務產業。風格幽默、做事明快的丁詩同,曾獲選十大傑出青年,營養生化專家的他同時也是發現脂肪幹細胞的國際先驅,專研肥胖預防醫學,是對付脂肪的剋星。撰文/徐淨攝影/林以璿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副執行秘書丁詩同,多年來即便政務繁忙,仍在教學與研究方面,絲毫不倦怠。談起人生經歷,「沒有離開過初...
人物專訪
人物
郭沛恩
精準醫療
中研院生醫所
生醫所首位外籍所長郭沛恩 要讓臺灣醫療更精準
2018-02-09/
記者 林以璿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UCSanFrancisco)心血管研究所以及人類遺傳學研究所傑出教授郭沛恩,於去年10月接任了臺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所長職位,希望能夠利用臺灣的全民健保優勢,創建出完整全面的基因數據庫,從而推動人類遺傳學和基因體學進步與發展。撰文/林以璿 攝影/林以璿、王柏豪去兩年,可說是中研院的多事之秋,新上任的院長廖俊智力求穩健,大力從國外挖掘重量級學者,為中研院的實力...
人物專訪
人物
王惠鈞
生醫推手
王惠鈞:人生不能只有一支全壘打
2017-11-22/
記者 李虎門
「人生不能只有一支全壘打」這是中研院院士王惠鈞所奉行的座右銘。過去,王惠鈞因為解出一個全新的左旋雙股螺旋Z-DNA結構,成為國際知名科學家。他不引以為傲,讓研究持續突破,即使退休以後,仍維持自己在高度競爭中淬練。撰文、攝影/李虎門1953年2月28日上午,英國劍橋大學兩位年輕的科學家-JamesD.Watson與FrancisH.C.Crick,一同宣布重大發現,他們解出DNA(去氧核糖核酸)雙股...
人物專訪
人物
廖俊智
生醫推手
四冠院士廖俊智 三大定位領中研院
2017-10-20/
記者 蔡立勳
去年6月,中研院正處多事之秋,廖俊智以「新人」之姿接任院長,迄今將滿一年半。過去,他因為生質能源研究突破,連獲臺美四冠院士,備受國際關注;現在,他掌舵臺灣最高層級研究機構,提出三大定位,期打造穩定的人才、基礎科學的循環供給生態系,為生醫產業找到新「能源」。撰文/蔡立勳去年6月3日,即使遴選過程幾經風波,總統蔡英文終於核定,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化學暨生物分子工程系系主任廖俊智,出任中...
人物專訪
CEO報告
Narasimhan
41歲Narasimhan如何掌470億美元
2017-09-21/
記者 鄔麗.巴旺
9月4日,國際生技製藥界最頭條消息,諾華宣佈了2018新任CEO人選,一手推動CAR-T獲批的研發功臣VasantNarasimhan出線,年僅41歲的印度移民第二代之子,創下諾華有史以來最年輕CEO紀錄。作為新一代領袖,Narasimhan肩負著開拓新方法的重任,他如何掌舵年營收470億美元的諾華?撰文/鄔麗.巴旺自8月底到到9月上旬,歐洲最大跨國藥廠諾華(Novartis)一連串頭條消息,舉世...
人物專訪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人物
夏尚樸
生技中心
南港育成中心
夏尚樸 帶領南港育成中心草創轉型
2017-09-15/
記者 陳堂麒
南港生技育成中心成立至今已逾13年,期間育成超過80家生技公司,包含:台灣微脂體、順天醫藥、彥臣、懷特新藥等,畢業的生技公司有47家,其中有7家已上市上櫃,促成投資金額逾57億元,今年1月起由生技中心接手自主營運。南港生技育成中心從草創、轉型到茁壯,幕後的推手正是南港生技育成中心主任-夏尚樸。在生技中心服務數十載的夏尚樸,即將屆齡退休,生技中心特別在今日(9月15日)舉辦歡送茶會,多家育成廠商包含...
人物專訪
特色文章
人物
李伯璋
腎臟移植
洗腎
醫療奉獻獎
李伯璋/推動器官捐贈 讓利他變捨得
2017-09-07/
專欄:李伯璋
專訪╱聯合報醫藥記者劉嘉韻(元氣網提供)健保署十七樓署長辦公室裡,一幅優雅的表框書法懸掛在最顯眼處。「不要想太多,以平常心努力做事,別人看得到」,這幅書法並非出自名家,也不是摘錄歷史偉人的名言錦句,平實淺白的口語顯示辦公室主人、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從醫數十年來的心境:「凡事一步一腳印、努力做就對了。」「牆上掛的這句話,是我哥哥勉勵我的生命態度。」身為國內首屈一指的腎臟移植權威,...
第一頁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下一頁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臺灣CDMO高質化策略 產業合縱連橫因應國際變化
連續創業家洪一平轉身新創推手 拼出臺灣「微創醫材王國」
國際眼科權威Hendrik Scholl 首談出任Belite Bio醫務長契機
波士頓生技的衰退與突圍啟示!
對GTC25“AI超級盃(Superbowl)”的一些反思~接下來會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