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廠商
  • 關於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新聞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醫療科技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新知
    • 政策法規
    • 應用生技
    • 論壇報導
    • 新聞集錦
  • 市場分析
    • 產業報告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商機媒合
    • 查找廠商
  • 人物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影】技術焦點鏡
    • 【影】生醫名人錄
  • 公告
    • 產業新訊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ESG)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
  • 展會直擊
    • 論壇報導

    • 產業論壇
    • 海外展會
    • 亞洲生技大會
    • 台灣醫療科技展
    •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
    •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 Podcast
  • 活動
  • 出版品
    • 雜誌
    • 買書
    • Podcast
    • 本刊公告
  1. 生技名人錄
  2.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天命……

2014-01-20/編輯部
多年前,我到上海張江採訪生技產業,當時兩個至今還保持著聯繫的官方朋友,後來都升官了,但基本上已經不在生技產業。 近期去上海,抽空探望他們,談起兩岸生技,他們忍不住了:「媽呀!你還要在生技待多久啊?生技賺錢太慢啦!你看,我們都出來,生技不玩了。」 他們現在一個管社會發展,一個管上海市的育成中心;一個致力推動民生建設,一個努力培育下一個能賺大把鈔票的企業。不過,他們還是對我的不勝其擾很容忍,總是提供我...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陳紹琛

陳紹琛:儘速改制法規單位與ICH國際化 是唯一出路!

2014-01-20/環球生技
台灣因為缺乏像美國或歐洲系統的人力及資源,不可能也無必要建立一個龐大的管理體系。但生技法規單位應儘速改組,讓技術專業與法規權責合一;此外,以國際法規協和會(ICH)的規範推動亞太區域性合作是目前能夠繼續成長、增進審查能力及經驗的途徑。從台灣過去發展經驗看,即使經數年來的努力,台灣的生技法規制度還不是很健全。要在台灣環境建立一個嶄新的現代化制度也不是短期內就可以實現,且總是有許多系統上或人為的阻力,...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醫療服務品質 讓台灣很幸福!

2013-12-10/編輯部
先分享個輕鬆的小故事吧。這個小故事,我們的記者亞歆寫在本期台灣牛樟芝協會成立這篇的開頭。最早聽族人說的,還記得族人那種特有原住民腔調的國語,他當時眉飛色舞:「你吃它,喝酒不怕,隔天照樣出草砍人頭……。」我強調,絕無意吹捧牛樟芝的功效。但說真的,我每次跟大陸朋友半開玩笑講完這個故事,十之八九的男士在笑完後都會急切問我:真的嗎?那兒買?怎麼買呀?我也無意在此強化大家對牛樟芝...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累積•歲月

2013-11-10/編輯部
今年從「醣基」生醫曝光後,常有朋友跟我開玩笑,之前一連串「蛋白質」頭都已經昏了,現在還有「醣」,這哪消化得了啊?這讓我們幾次檢討,可能有些生技領域,特別是成為話題的專業名詞和其技術,作為產業媒體,我們應該努力協助大家理解。儘管,科普也不見得容易。生技產業妙,也就妙在這裡。一位今年成立藥物開發管理公司的前輩告訴我,她有一次犯了批評,對方直接了當地回她:「如果要按你的專業跟民眾講清楚,沒有哪一家公司不...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秋收?秋決?

2013-10-10/編輯部
九月,真是台灣生技業非常豐收的季節!台灣生技業的三項大獎,台北生技獎、生醫生農獎、遠距醫療照護獎,都集中在九月底連著頒獎,看到不少業界好朋友獲獎,心情開心且有豐收之樂。但有前輩問我,你有沒有試著去回溯過去得獎的公司,目前實際發展狀況如何啊?這真是個值得深究的好題材,不過,基於作為產業媒體責無旁貸的義務,我們決定還是先幫大家統整留下紀錄,我們也歸納了三個獎項各自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構面:台北生技獎多是已...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天時、地利、人不合的蝴蝶效應

2013-09-10/編輯部
台灣生技業最近被基因科技風波掃到「颱風尾」,也挺灰頭土臉的。基因科技借殼、逐利、套利、股權爭奪、個人恩怨,類似事件其實在房地產、電子業、網路業都出現過,也不是太新鮮的案例。我曾反過來問自己,如果是一群良善、團結的團隊,用同樣的借殼上市讓事業獲得重生,大家又會怎麼看待呢?成王敗寇,永遠不變的道理,它可能變成了成功的典範,而不是失敗的教訓。一座擁有天時、地利的樓閣,因為一些不合的人走了火,瞬間就燒成了...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賣台!?

2013-08-10/編輯部
忙碌之前,和幾個業界前輩和朋友聚餐,大家關心問我,「你們這次要寫什麼?」我簡要說了本次的封面主題--「廈門對台召集令」,有朋友聽完當場幾乎噴飯,他說:「小明,你不怕被丟雞蛋,誣你〝賣台〞嗎?」……。所以這次生技展,當經濟部技術處處長林全能長官在「兩岸生醫產業合作高峰論壇」呼籲,兩岸不要惡性競爭,更不應該出現人才挖角的現象時,台下的我,聽了冷汗直冒,偏偏坐在我旁邊的是香港...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逸君,你在哪裡?

2013-07-10/編輯部
如果大家接受,甚至願意肯定我們的媒體平台能為產業服務或付出貢獻,希望業界朋友們能和我一起想念一個大家的朋友,那就是前生技時代月刊的社長蔡逸君。2000年後,台灣第一波生技風起雲湧,逸君當時才三十出頭,自己創業成立了「生技時代」月刊,也讓我們有機會深入台灣生技的各個角落,見證了產業發展的軌跡。如果沒有他的遠見、膽識,特別是創業冒險的精神,這些都是我沒有的。今天,我們團隊個人也不會有機會再度紀錄台灣生...
  • 第一頁
  • 上一頁
  • 31
  • 32
  • 33
  • 下一頁
  • 最後頁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影音】陳宏賓:再生醫療雙法促醫療提升 友善法規助臨床施行 吸引國際投資
  • 「鼻噴新冠疫苗」可望成追加劑 力阻病毒傳播!
  • 元宇宙、數位分身虛實整合 實現「以人為尊」未來醫學
  • 臺灣智慧醫療科技 如何「以醫帶產」輸出國際?
  • UCLA奈米醫學家曾憲榮: 創業才是一流學者!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9號2樓之一,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下載App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名錄/找廠商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3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