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服務項目
  • 聯絡我們
  • 雜誌訂閱
  • 下載 APP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回首頁
  • 產業情報
    • 產業情報首頁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要聞
    • 政策法規
    • 數位醫療
    • 論壇回顧
  • 投資雷達
    • 市場觀測
    • 漲跌排名
    • 投資評析
    • 產業名錄
    • 生醫公司資料庫
  • 生技名人錄
    • 名人專欄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生醫動態
    • 活動看板
    • 公司報導
    • 生醫永續(CSR)
    • 本刊公告
    • 生醫徵才(待開放)
  • 影音報導
    • 影音報導台首頁

    • 生技名人錄
    • 產業報告
    • 展會直擊
    • 技術領航
    • Podcast
  • 產業活動
  • 環球生技
    • 雜誌
    • 書坊
  1. 生技名人錄
  2.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簡海珊 胜肽藥 藥價

簡海珊:高藥價監管挑戰下 胜肽藥負擔得起的治療

2022-05-20/記者 王柏豪
簡海珊博士是「全福生物科技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在藥界有近30年的工作經驗。簡博士在美國TempleUniversity獲得碩士學位,由工作中發現更上層樓的需要,又再走入校園進修,先後於TempleUniversity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並在TempleUniversity的FoxBusinessSchool取得EMBA學位。成為兼具科技及經營管理能力的人才。採訪整理/王柏豪美國長年來藥價昂貴...
專家觀點
產業 基改

基改食品傷人嗎?

2022-05-20/特邀作者
2020年11月,著名美國民調組織「皮優研究中心」(PewResearchCenter),發表〈全球許多民眾質疑基改食品的安全性〉,臺灣民眾50%認為基改食品有害、11%認為安全、38%自認所知不足以回答[Pew,2020]。基改食品真的傷人嗎?撰文/林基興 責任編輯/王柏豪多人以為歐洲反基改,但其科學家支持基改,例如,2009年,英國皇家學會出版《收割福祉》[RoyalSociety,2009]...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李建謀 AI 精準治療

李建謀:例行性健診免疫力檢測興起 用AI解析找出精準治療

2022-05-20/專欄:李建謀
李建謀為富禾生醫總經理兼創辦人,2004年取得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國防醫學大學合辦生命科學研究所之博士學位,在多種免疫細胞的製備、修飾乃至於免疫細胞療法皆具備實務經驗。目前在臺灣、中國、美國及日本以共同發明人身分,持有共計17項免疫細胞相關技術專利。富禾生醫以獨特的免疫功能分析平台及免疫細胞為核心,加上循環腫瘤細胞分析技術,開發出精準診斷及客製化免疫細胞療法;此外,也藉由符合人體細胞組織優...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伊隆.馬斯克還是唐吉軻德?

2022-05-19/編輯部
近日一個週末下午,我聽了中國一位創投圈友人主辦的一場視訊討論會,他邀集幾位醫藥創業家互相討論,在中美關係日益緊張的氛圍下,中國藥企該不該出海的問題。他們也是一群老友,所以正反意見辨論起來少了煙硝味,還處處有讓人忍俊不禁的詼諧。不過,當其中一位教授談到中國醫藥的創新時,他歪著頭遲疑了一下說:「我們真要好好想想自己真的是伊隆.馬斯克還是唐吉軻德?」我笑不出來了,而是嘆息,甚至有難掩的一點惆悵。過去不到...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蘇芳慶

蘇芳慶:創新(Innovation)二大重點——新創(Startup)、技轉授權

2022-04-19/記者 王柏豪
現任成功大學副校長蘇芳慶,是國內少數集學術研究、產學合作、政策領導與執行經驗於一身的教授。他早在2011年就創辦臺灣第一個前瞻醫療器材科技中心、籌組醫療器材創新聯盟,帶領醫材新創鏈結國際,讓臺灣創新醫材成功南向進入東南亞市場。2015年接掌成大研究總中心主任,統整成大78個所屬中心,積極實踐其開發對產業有實質影響力之創新的理念,也屢創成大技術技轉金新紀錄。2017年,蘇芳慶受政府延攬出任科技部政務...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一起推動數位與遠距醫療--減碳大行動!

2022-04-18/編輯部
近日,前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陳瑞杰醫師有篇觀點文章,文中提及「醫療健康產業,是被忽略的碳排大戶……;美國國家醫學院(InstituteofMedicine)公眾健康與永續報告書中,載明醫療健康產業直接或間接產生總碳排放,佔10%全美總碳排……;如果十分之一臺灣民眾改用『通訊診療』,每年將可減少1.63百萬噸二氧化碳當量排放。如以瑞典的碳稅...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陳瑞杰

遠距醫療-醫療模式或環境永續選擇?

2022-04-07/專欄:陳瑞杰
2013年美國InstituteofMedicine於公眾健康與永續報告書中,載明醫療健康產業直接或間接產生總碳排放,佔10%全美總碳排放。因為,醫療健康產業是屬於一個耗能產業,46%直接來自於照護服務,54%間接來自於藥品醫材相關供應與製造。而業界對此甚少著墨,更遑論去量化或研究如何來減碳。報告強調,醫療服務所產生碳排放,也正在危害全人類健康。因此,建議如何減碳是醫療健康產業界必需正視的問題。 ...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蘇益仁

9大藥廠開發AD (阿茲海默)新藥 失敗的原因

2022-03-15/記者 王柏豪
蘇益仁教授於SARS期間擔任疾病管制局局長,歷任臺灣大學醫學院教授及主任、成功大學醫學院及醫院副院長、國家衛生研究院臨床研究組主任及感染症與疫苗所所長,現任南臺科技大學講座教授。2017年他在科技部價創計畫支援下,於2018年9月自南臺科技大學衍生指標性新創公司——美力齡生醫,致力開發經由多重作用機制(MOA),調控老化生物學及降低類澱粉蛋白的抗老化及阿茲海默症治療藥物,並...
專家觀點
專家觀點 顏麟權

掌握505(b)(2)新藥開發致勝關鍵: 選題、市場、專利

2022-03-15/記者 彭梓涵
國立成功大學碩士、美國密西根大學化工博士,專長為專業藥物傳輸技術產品的開發。顏麟權為瑩碩生技共同創辦人,帶領瑩碩陸續開發出多種深受醫藥界及患者接受度高的優良產品,包括處方用藥及消費性保健用藥,例如:心臟血管系統用藥、中樞神經系統用藥、糖尿病用藥、呼吸系統用藥等,多數皆為臺灣第一家上市學名藥。國際合作上,顏麟權也具豐富經驗,多次於公開論壇、會議中,以臺灣廠商的角度說明臺灣製藥產業的現況及未來可能遭遇...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盲修瞎練」的數位醫療!?

2022-03-15/編輯部
標題是我掠美一位鑽研抗老化醫學數十年的醫師博士(MD.PhD)的省思。他是一家知名地區醫院的元老級醫師,曾經主持過兩家頂級抗老化與預防醫學診所,服務了無數企業家和科技新貴,但他在營運7年後,2011年決定關掉診所,把錢退給了股東。然而,在過去的10年裡,他依然沒間斷過協助或負責抗老化各類相關業務。迄今,他也從不停止探索老化與疾病研究,積極尋求更有效的健康管理方案,對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數位健康科技、A...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生技二代接班!世代交替?

2022-01-26/編輯部
「二代接班」、「世代交替」是個老掉牙的管理議題,但總是像歷史朝代的更迭一樣,永遠都是當代人暇餘最追劇的戲幕與情節之一。「二代」這個標籤是「祝福」、但也是「詛咒」。上一期我們介紹了幾位創新、有為的醫二代(盛弘楊弘仁、童綜合童敏哲、秀傳黃士維、羅東博愛許豪),但他們在接班過程中肩上的擔究竟有多重,沒挑過的人永遠不知道。但對絕多數平民百姓的我們而言,這些銜著金湯匙出生、頂著家族品牌光環、或流著皇家貴胄血...
專家觀點
編輯筆記

健保大逃離!?

2021-12-28/編輯部
近期,拜讀了敏盛醫療體系執行長楊弘仁「脫下國王新衣」一文,他提及,「從BioAsia到醫療科技展,臺灣的醫療院所和生技業者,無不卯足全力展現自己,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厲害;……臺灣的健保制度號稱全球第一,卻老是在破產邊緣搖搖欲墜;……能力都被框在8,000億元的健保預算和控制成本的舊思維裡……。」這一切讓他覺得「就像國...
  • 第一頁
  • 上一頁
  • 1
  • 2
  • 3
  • 4
  • 5
  • 下一頁
  • 最後頁

熱門排名 查看更多

  • 不可不知的mRNA疫苗成功因素:「基因結構」加「傳輸系統」二者缺一不可
  • 南臺灣骨科醫學研究舵手–何美泠
  • 李崇僖:以資料治理推動新醫療科技 迎戰超高齡社會
  • 新源生技首創台灣IPR成功立案 善用「多方複審」機制 攻得國際專利之爭契機
  • 43位臺灣生醫校園大師出列!

最新文章 查看更多

  • 林榮錦:如何打造300億獨角獸企業?擊敗臺灣生技負向現金流魔咒
  • 簡海珊:高藥價監管挑戰下 胜肽藥負擔得起的治療
  • 郭錦輯:長佳大數據結合創新生物標記 首創重新定義門診型急性腎損傷智能門診
  • 華上生醫陳嘉南奮戰生技20載 創HDACi新猷邁向國際
  • 基改食品傷人嗎?

TOP
  • 讀者服務電話:(02)2726-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松德路161號2樓之3,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環球生技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生醫資料庫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聯絡我們
  • Copyright© 2021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