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HOME
  • 新聞
  • 服務
  • 訂閱
  • 廠商
  • EN
  • 關於
  • 下載 APP
  • 聯絡
查看購物車
搜尋
  • 會員登入
  • 註冊
  • 生醫新聞
    • 每日新聞
    • 生技醫藥
    • 醫療科技
    •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 科學新知
    • 政策法規
    • 應用生技
    • 論壇報導
    • 新聞集錦
    • GBI International
  • 商情中心
    • 產業分析
    • 公司重訊
    • 漲跌排名
    • 生醫永續
    • 查找廠商
  • 焦點人物
    • 生醫人物
    • 人物專訪
    • 國際報導
    • 專家觀點
    • 生醫名人錄【影】
    • 編輯專欄
  • 創業投資
    • 新創動態
    • 投募專區
    • 生醫攬才
    • 【影】技術焦點鏡
  • 展會直擊
    • 論壇報導總覽
    •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2025
    •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2025
    •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2025
    •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2025
    • 日本生技展
    •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 產業論壇
    • 海外展會
    • Podcast
  • 雜誌專題
    • 各期專題列表|雜誌線上看
    • 2025臺灣生醫女掌門人 Top10票選出爐
    • 太陽西邊升起 印度生醫
    •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 購買出版品
    • 編輯部公告
  • 產業活動
    • 活動列表
    • 活動快訊
    •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1. 創新創業
  2. 新創動態

免費登錄「生醫公司資料庫」

新創動態
新銳公司 博錸生技

矽谷創業老將返鄉 博錸搭建分子檢測產業鏈

2016-09-15/記者 陳欣儀
曾創立全球前三大病理免疫試劑、有著豐富連續創業歷練的曹汀,2010年回台成立博錸生技,專攻醫療檢測儀器、體外診斷試劑的研發、製造與銷售,以多元技術整合平台及市場營運模式,成功將核心技術平台授權日本,創下台灣分子檢測開發技術首樁海外授權案例。文/陳欣儀 圖/陳欣儀、蔡立勳9月19日,博錸生技將與日本知名體外診斷與疫苗公司DENKASEIKEN簽訂技術授權許可協議、儀器設計開發協議與聯合產品開發協...
新創動態
新銳公司 精能醫學

精能醫學 精準控制慢性疼痛

2016-08-16/記者 陳欣儀
由台大醫工所出身、曾獲生醫生農潛力新秀獎與國家生技新創獎的核心團隊,創建亞洲第一家深耕植入式脊椎電刺激器公司,精能醫學以改良的核心技術,開發出有效、無感、且能長期控制慢性疼痛的植入式脊椎電刺激器,一舉奪下2016年日本AsianEntrepreneurshipAward(AEA)亞洲企業獎第三名。文/陳欣儀 圖/吳靜芳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00年明確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種疾病」;2004年...
新創動態
新銳公司 DiaCarta

DiaCarta精準治療亞洲基地將落台

2016-07-15/記者 楊傑名
於美國灣區創立的DiaCarta,手握三大更快速、高靈敏度、更低成本且具專利保護的次世代基因定序核心技術平台。公司不僅進攻分子診斷並鎖定精準醫療,目前除在灣區、南京設立實驗室外,今年亦合併一家美國CAR-T治療公司,進行從檢測到治療一體化服務的企業整併,並計劃來台灣打造亞洲細胞治療研發中心,橫跨兩岸三地的技術與資源,讓3位諾貝爾獎得主站台擔任公司顧問。文/楊傑名 圖/蔡立勳、楊傑名去年1月20...
新創動態
新銳公司 Autotelic

Autotelic藥物研發平台 快攻全球創新項目

2016-07-15/記者 蔡立勳
全球最富有知名醫師黃馨祥,當初憑著「Abraxane」這顆藥一舉成名,其臨床試驗的幕後推手VuongTrieu,於2013年創立Autotelic,以開放平台商業模式,自全球各地網羅具開發潛力的藥物,目前集團公司已遍布韓、中、印。旗下子公司Stocosil也已進軍台灣,並與南韓大熊製藥合作,旗下合併劑型藥物「ST-101」取得授權至今僅一年餘,預計今年底向美國FDA提出NDA申請。文、圖/蔡立勳今...
新創動態
新銳公司 人工視網膜 晶祈

晶祈獨家球面型晶片 力拚明年進臨床

2016-06-24/記者 蔡立勳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導致中老年人失明的首要眼疾,部分患者選擇植入人工視網膜系統。晶祈生技自清大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教授范龍生團隊技轉的「球面型人工視網膜晶片系統」,有效畫素達4,000,是現行美國唯一上市、僅60畫素產品的70倍。目前,產品已進入試量產階段,預計明年展開臨床試驗。晶祈也於去年底完成首次募資,獲鑽石生技投資2.3億,持股約佔3成。文/蔡立勳 圖/吳靜芳好發於65歲以上患者,素有「...
新創動態
新銳公司 台灣生醫材料

「泡沫式人工腦膜技術」拼年底過關

2016-05-18/記者 吳靜芳
2012年由工研院衍生的台灣生醫材料,開發創新泡沫式人工腦膜技術「Foamagen」,今年底前有望取得美國FDA許可,未來還將瞄準脊椎手術造成的硬脊膜裂縫修補,市場規模是腦膜修補4.8億美元的2至3倍。獨特技術也吸引前十大國際醫材大廠洽談授權。文/吳靜芳 圖/陳堂麒2015年美國神經外科醫學會(TheAmericanAssociationofNeurologicalSurgeons,AANS)...
新創動態
新銳公司 鑽石生技 協和新藥 李冬陽

協和攜手台大、中研院 專注次世代未滿足醫藥

2016-04-15/記者 楊傑名
2014年中成立的協和新藥,是由鑽石生技注資10億元新台幣創立,公司的核心項目技轉自台大與中研院,其中針對免疫檢查點開發的適體藥物領先國際,相較目前正火熱的抗體藥物具成本更低、更穩定之優勢,預計2017年將有藥物申請IND,有望嘉惠無法負擔抗體昂貴藥價之癌症患者。文/楊傑名從1986年第一項治療性單株抗體問世至今,已有超過30項抗體藥物獲得批准上市,特別是針對癌症及自體免疫疾病的治療,更有數百項藥...
新創動態
新銳公司 逸達(6576)

QPS新藥部門成立逸達2016Q2興櫃

2016-03-15/記者 蔡立勳
國際知名CRO公司QPS董事長簡銘達,2013年將研發部門獨立,在台成立逸達生技,其自主開發的「新型藥物緩釋輸送平台技術」已開發出多項新劑型新藥,以晚期前列腺癌為適應症的新劑型新藥,計畫於今年Q4完成三期臨床試驗。公司已於今年1月公發,2月初完成首輪募資,計畫今年Q2能登錄興櫃。文、圖/蔡立勳開發一顆新藥,耗費的人力及資源相當可觀,研發時程動輒需要8至10年,甚至更長。許多跨國藥廠紛紛將藥物開發作...
新創動態
新銳公司 BioEntrepreneur Adheren生技

Adheren抗體細胞共軛技術 獨創癌症免疫治療蹊徑

2016-03-15/記者 陳欣儀
年僅32歲的蕭世嘉在2010年於矽谷成立僅6人的Adheren生技公司,歷時5年成功建立抗體細胞共軛(antibodycellconjugation,ACCTM)專利技術,發展免疫治療平台。從化學角度出發,不受過去標靶治療的單一標的侷限,將人體自有T細胞訓練成為抗癌大軍,擊垮多類型癌細胞。2015年末,Adheren吸引以venBio為首等美國創投高達10億新台幣資金挹注。文/陳欣儀 圖/編輯...
新創動態
新銳公司 圓祥生技

圓祥打造「抗體噬菌體顯現資料庫」進軍國際

2016-01-21/記者 楊傑名
成立於2013年的圓祥生技,專注於創新型抗體新藥的開發技術,短短2年內,自建「抗體開發整合技術平台」,打造出頂級「抗體噬菌體顯現資料庫」,能加速篩選、優化出客製化的有效抗體,目前除已與國內、外多所產學單位合作外,同時篩選出抗體新藥,並預計今年增資,推進新藥進入國際市場。文/楊傑名截至2014年,全球已有超過36個抗體藥獲得批准上市,於臨床試驗中的抗體藥物多達3百多個;2014年度美國FDA批准上巿...
新創動態
新銳公司 康霈生技

康霈站上全球醫美溶脂與減重新藥開發舞台

2015-12-15/記者 吳靜芳
康霈生技是台灣少有的局部溶脂體雕、減肥新藥開發公司(原名康立為生醫科技),以獨創之作用機制、副作用低的天然物藥物產品線,搶攻未來超過300億美元的全球醫美溶脂與減肥藥品市場。康霈旗下局部溶脂注射劑CBL-514及口服減肥藥CBW-511相關動物試驗成果順利,目前已進入臨床前安全性試驗,明年將同步送件申請台灣及美國臨床試驗公司預計於2017年申請IPO。文、圖/吳靜芳過去10年以來,在侵入式美容整形...
新創動態
新銳公司 光鼎生技

兩岸核酸分析創新市場 光鼎佈局有成

2015-11-18/記者 吳靜芳
光鼎生技是亞洲唯一一家握有毛細管電泳核酸分析技術平台的分子檢測上游廠商,是國際分子檢測大廠Qiagen核心零件的代工廠。今年10月中,美國醣類分析試劑大廠ProZyme與光鼎簽署ODM合約,合作開發新一代氮基醣鏈N-glycans分析系統平台Gly-Q,將合作全球通路銷售。在台灣顯得低調的光鼎,自有品牌產品卻在中國市場迴響良好,今年是損益兩平轉捩點,也成了幾家中國檢測廠商意欲入股的對象。文、圖/吳...
  • 第一頁
  • 上一頁
  • 23
  • 24
  • 25
  • 26
  • 27
  • 下一頁
  •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2025臺灣生醫女掌門人 Top10票選出爐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臺灣生醫新創CEOs高峰會 百位CEO齊聚!

活動列表 查看更多

  • 2025 先進醫療科技產品法遵研討會
    2025-07-11
  • 敏盛醫療集團50週年慶
    2025-07-19
  • 2025 NBRP DEMO DAY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招商暨人才與技術媒合會)
    2025-07-21
  • 2025 BIO 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駕馭亞洲生技新浪潮與全球商機,立即報名!
    2025-07-23
  • 創新藥品加速上市法制與產業策略報告發布會
    2025-07-24

TOP
  • Global Bio and Investment Monthly
  • 讀者服務電話:+886 2 2726 1065時間:週一 ~ 週五 09:00 ~ 18:00
  • 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 地址:110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六段29號2樓之一, Taiwan

我們的服務

  • 關於我們
  • 會員方案
  • 常見問題
  • 每日新聞
  • 產業活動
  • 名錄/找廠商
  • 出版品
  • 雜誌線上看
  • 訂閱電子報
  • Copyright© 2024 環球生技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本文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有引用請註明出處。授權申請。隱私宣告Privacy。會員條款User Terms。
為了提供您最佳的服務,本網站會在您的電腦中放置並取用我們的 Cookie,若您不願接受 Cookie 的寫入,您可在您使用的瀏覽器功能項中 設定隱私權等級為高,即可拒絕 Cookie 的寫入,但可能會導至網站某些功能無法正常執行 。
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