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NEW
默沙東115億收購再有成! 肺動脈高壓新藥臨床三期數據優
生技醫藥
NEW
SMA臨床三期試驗失利 Biohaven轉戰減肥領域
生技醫藥
NEW
北榮、梅約醫學中心成立聯合研究實驗室 攻重粒子基礎生物研究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腸道
科學要聞
辣椒
大麻
辣椒與大麻共同點? 實驗證實可緩解腸發炎
2017-06-18/
新聞中心
大麻的活性成分,或能逆轉大腦老化的記憶力缺失。一般來說,人們不太會將辣椒與大麻聯想在一起,但根據一項5月9日發表於《PNAS》的研究結果,這兩樣東西進入腸胃道後,都會與某些特定的受體結合,進而減輕腸道的發炎,甚至還能治療第一型糖尿病。來自美國康乃狄克大學的研究人員藉由餵食小鼠的實驗,發現餵食辣椒給小鼠能使小鼠腸道的發炎反應減弱。透過分子層次的分析,研究人員發現辣椒中的辣椒素能與腸道內細胞表面的TR...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FDA
Scott Gottlieb
健康App
FDA新任局長發聲:將大幅度鬆綁健康App的管理
2017-06-17/
記者 李虎門
美國FDA新任局長ScottGottlieb,自上任以來,推動了一系列改革。近期,改革的手將伸進健康管理應用體系。6月15日,ScottGottlieb在FDA官網上發布了一篇文章,說明FDA即將實施的計劃,這項計劃說明了健康應用程式的管理方法,並且針對已「上市」的健康管理應用程式之數據,提出建議。2016年,根據數據表示,與健康相關的App在ios和android的系統上有165,000個,預計...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科學要聞
CLARITY
骨質疏鬆症
骨骼變透明了! 將有助於了解骨內祕密
2017-06-17/
新聞中心
十年前存在於你我體內的骨頭,如今皆已不復存在了!當然,取而代之的就是由新的骨細胞所形成的「新」骨頭。骨骼與皮膚相似,皆是一種不斷地在更新的組織,當老化的骨細胞不斷地脫落,骨髓中的幹細胞也會持續生成新的細胞出來。對於健康的骨頭來說,舊的骨細胞消失與新的骨細胞生成之間有著精確的平衡調節。而這個平衡的過程是受到骨髓中幹細胞,即「骨祖細胞(osteoprogenitor)」所調控。骨祖細胞能進一步分化成造...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科學要聞
造血幹細胞
維生素A
Cell
適當補充維生素A 否則造血幹細胞恐缺失
2017-06-16/
新聞中心
過去研究指出,人體缺乏維生素A會對骨髓中造血幹細胞會產生有害的影響,而在5月4日一項發表在《Cell》的研究中,來自德國癌症研究中心(DKFZ)和海德堡幹細胞研究與實驗醫學研究所(HI-STEM)的研究人員具體指出,缺乏維生素A會導致造血幹細胞的缺失。人體中存在有許多特化細胞,例如皮膚、腸道或血液中的細胞,它們僅具有幾天的壽命,因此必須有穩定補充的機制來維持平衡,而補充的來源正是身體中具有持續分裂...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喜美農業生技
三餐老是在外 小心慢性疾病發生
2017-06-16/
記者 李虎門
就臺灣而言,三餐外食人口比例這20年來大幅提升,飲食較無法均衡不是過油就是偏向澱粉類為主,蛋白質及蔬菜攝取量較少。 這樣的飲食習慣,其實會提高體內慢性發炎指數。在2014年,一篇發表在《Americansocietyfornutrition》的研究表示,當人們長期使用低GI的飲食,可以讓受試者體內發炎指數降低。 一旦高GI食品攝取過多,身體的發炎指數容易升高,慢性疾病的風險也就增加。為此,臺灣喜美...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台睿生技
興櫃
台睿
法人說明會
多標靶抗癌藥CVM-1118國際授權在望 台睿生技6/20 預計45元登錄興櫃
2017-06-15/
記者 王柏豪
台睿生物科技(6580)於今(6月15日)舉辦興櫃前法人說明會,訂於6/20正式登錄興櫃,預估參考價約在45左右。台睿目前資本額6.7億台幣,主要法人股東包括台耀化學、王道銀行(前台灣工業銀行)、中華開發、益鼎創投、南光製藥、醫睿醫藥等。 台睿CVM-1118甫於今年度ASCO年會發表一期臨床實驗成果,美國2家臨床實驗中心也於4日進行二期臨床討論,CVM-1118同時在台灣成大醫院進行亞洲人的臨床...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李鍾熙
2017台灣生技月
生技展即時報導
HotNews
2017台灣生技月28日登場 歡迎各界共襄盛舉
2017-06-14/
記者 李虎門
2017台灣生技月(BioTaiwan2017)系列活動即將於6月28日~7月2日於南港展覽館登場。擔任本屆台灣生技月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李鍾熙理事長表示,於今(14)日展前記者會表示,希望透過台灣生技月,讓台灣走出世界、世界看到台灣之願景。李鍾熙表示,最近不論美國,或是台灣,生技醫藥產業似乎有點低迷,連帶影響業界參展的意願。雖然如此,今日展前記者會,仍有太景生物科技、亞獅康、...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科技部
生醫科技創新平台
BIH
生醫築夢新創 智慧領航國際
2017-06-14/
記者 李虎門
在行政院科技政委督導下,由科技部協同經濟部、衛福部、國發會等相關部會共同推動「生醫產業創新推動方案」。並於今日召開有關執行計畫。為能夠對生醫產業之推動產生突破式之助益與效益,以國際企業運作之思維,進而組成「國家生醫創新發展會」(BiomedicalDevelpomentBoard,簡稱BDB)。此次平台由科技部政務次長蘇芳慶,及來自美國曾擔任大型醫療器材及醫療科技公司高階主管及董事會的方威凱、經濟...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李鍾熙
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
傑出生技產業獎
台灣生技月
2017台灣生技月
生技展即時報導
2017傑出生技產業獎出爐
2017-06-13/
記者 陳堂麒
經過長達三個月的專業評審,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12日宣佈「2017傑出生技產業獎」得主:由大江生醫榮獲「傑出生技產業金質獎」;專精蛋白質藥物開發的聯合生物製藥及台康生技勇奪「潛力標竿獎」;「年度創新獎」則是由太景生技「伏拉瑞韋(TG-2349)」及磁量生技「神經退化性疾病血液篩檢平台」獲選。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將於6月29日上午「台灣生技月」開幕典禮中進行頒獎,並於生技月大會午餐會中分享企業經營的...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國衛院
CRO
VMIC
銜接新藥研發缺口 國衛院設藥物化學加值創新研發中心
2017-06-12/
記者 蔡立勳
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下稱生藥所),參與中央研究院推動之「生技醫藥轉譯創新發展計畫-技術支援平台主軸」,規劃在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設立「藥物化學加值創新研發中心」(Value-AddedMedChemInnovationCenter,VMIC),園區竣工前,先在國衛院竹南院區設置的過渡實驗室,於今(12)日揭牌。新藥研發的難度高,現今國際藥廠多採委外研發的方式,尋求縮短研究週期、加速完成上市...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帕金森氏症
腸道
迷走神經
Parkinson's disease
帕金森氏症新發現 肇因可能源自腸道
2017-06-11/
環球生技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disease,PD)是一種慢性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疾病,主要影響運動神經系統,症狀有靜止性顫抖、肢體僵硬、運動遲緩和姿態不穩等。目前多數PD患者的病因仍舊不明,有可能受不同的環境或遺傳因子所影響。4月26日一項發表在《Neurology》的研究中發現,經歷過迷走神經(vagusnerve)切除手術的患者,其PD的發病率明顯地降低許多,顯示PD可能肇因於腸道異...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特色文章
神經元
果蠅
果蠅大腦內建指南針 科學家發現神經元環路
2017-06-10/
環球生技
5月4日一項線上發表於《Science》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owardHughesMedicalInstitute,HHMI)的研究人員發現果蠅大腦中的一個神經元環路(aringofneurons)扮演著類似指南針(compass)的作用,幫助果蠅知其身處何處。其實,該團隊在兩年前就已發現果蠅大腦中有一個大約由50個神經元所組成的一個環路,且這些神經元似乎有著導航的作用,因...
第一頁
上一頁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