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NEW
MSD斥5.88億美元 取中國禮新PD-1/VEGF雙靶點抗體藥;Gilead關閉西雅圖辦事處 明年年中再關Kite費城工廠
新聞集錦
NEW
11/15《生醫焦點雷達》
新聞集錦
NEW
11/14《生技股動態》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蔡政憲
創源生技(4160)
訊聯集團
亞洲首創!訊聯集團推個人全基因資訊銀行
2018-07-16/
記者 徐淨
訊聯集團旗下創源生技(4160)推出全新的個人化基因大數據檢測概念「全基因資訊銀行」,打破業界對於基因檢測一次性或單一目的性的成規,為客戶個人建立專屬且完整的基因數據資料庫。歷時超過10年,由於定序成本的大幅下降、次世代基因定序的出現,現在,為單一個體進行全基因體定序,只消幾個小時、過去三百萬分之一的費用便可完成。訊聯集團旗下創源生技打開精準醫學普及化的第一道大門,從產前基因檢測擴及至人生每個階段...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中國推新政》接受海外臨床數據 利好五大製藥業
2018-07-16/
記者 徐淨
日前,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了《接受藥品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指導原則》(下稱《原則》),意味著國家食藥監總局藥審中心在2017年10月20日發佈的《接受境外臨床試驗數據的技術要求》草案在採納了合理建議後的正式落地。去年年底,即徵求意見稿公布不久,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新藥開發研究室主任、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新藥審評委員吳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共享」臨床數據將極大減少進口新藥在中國核准上...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Nature》子刊 : 基因編輯首次在猴子肝臟細胞中剃除PCSK9基因
2018-07-16/
記者 彭梓涵
目前治療高膽固醇血症的方法很多,新型藥物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其中被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的PCSK9抑制劑是使分泌蛋白PCSK9失活,此分泌蛋白是LDL受體的拮抗劑能夠清除血液中的LDL膽固醇。來自賓州大學的研究團隊,首次在猴子肝臟細胞中剃除部份基因,他們利用meganuclease基因編輯技術,可使猴子肝臟內64%的PCSK9基因剃除,且進一步使血液中LDL膽固醇下降,此研究日前已發表於《Natu...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AI
科學要聞
《Nature》AI診斷有望提前五年預測白血病!
2018-07-15/
記者 王柏豪
《自然》期刊本周發表了一項重大研究,一個來自全球75位白血病科學家共同組成的研究小組發表論文,該論文作者之一、來自WellcomeSangerInstitute和劍橋大學的GraceCollord博士表示,「此次研究發現,使用血液檢測和AI深度學習技術,有望提早五年預測健康個體是否有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風險。這項研究為人類研發能夠檢測AML高風險人群的方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科學依據。」急...
新聞集錦
腸道菌
腸道微生物
科學要聞
《Nature》子刊 : 腸道微生物與疾病和處方藥的關係分析
2018-07-15/
記者 彭梓涵
人體腸道微生物組與許多健康因素有關,但研究之間的差異限制了它們之間更進一步的探索。研究團隊用TwinsUKcohort為超過2700受訪者透過RNA檢測,了解微生物表現深度與腸道微生物群概況,再從其分析,得到38個常見疾病和陣列中的51種藥物之間的關聯,並確定哪些疾病和藥物與腸道微生物群有最大關聯,此研究已於日前發表於《NatureCommunications》上。研究團隊使用16SrRNA基因定...
新聞集錦
糖尿病
老藥新用
科學要聞
《Nature》子刊:1型糖尿病新療法!老藥新用又一例
2018-07-15/
記者 徐淨
近日,來自阿拉巴馬大學團隊的臨床試驗顯示,使用超過30年的降血壓藥—維爾寧(Verapamil),可以用來有效減緩1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進展,並且在配合胰島素治療時,患者胰島素用量的增速減少了43%。該篇論文發表在《NatureMedicine》。(原文連結)科學家們之所以篩選出用了30年的維爾寧,可從一種叫硫氧還蛋白結合蛋白(TXNIP)的蛋白質說起,在糖尿病發病機制中具重要影響力。此...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腸病毒
遠東生技
體外抗病毒噴劑
微藻
三多士與遠東簽約 經銷體外抗病毒噴劑
2018-07-14/
環球生技
昨(12)日,遠東生技與三多士正式簽訂經銷合約。三多士將作為遠東生技『ApoX體外抗病毒噴劑』台灣實體通路經銷商,與遠東生技攜手推進微藻對抑制病毒感染及複製等應用產品,在國內市場的推廣,為廣大消費者對於流感病毒、腸病毒、皰疹病毒等,帶來居家式的基礎防護。遠東生技一直以來,專注在開發高附加價值的微藻活性物質及產品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機能保健食品及生醫領域之應用,借助三多士在台灣實體通路行銷方面豐富的經...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Genome Medicine》利用演算法繪製癌症抗藥性圖譜
2018-07-14/
記者 彭梓涵
標靶治療是經過專一且特異性地阻斷由對腫瘤發生起關鍵的基因編碼的蛋白質活性。然而,大多數癌症發生抗藥性和長期疾病的緩解,很少被觀察。來自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分析頭頸癌對療法耐受性的進化改變特性,利用計算機建模的手段來分析抗性發展的時間軸與抗性相關的分子變化的動態。此研究已發表於《GenomeMedicine》期刊上。具西妥昔單抗藥性的的DNA甲基化改變和模式動態。(...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Nature》子刊 基因剪刀新應用 CRISPRa生成誘導多能幹細胞
2018-07-14/
記者 徐淨
近日,來自赫爾辛基大學的研究團隊發表,首次利用CRISPR技術成功夠將皮膚細胞轉化為多能幹細胞,開啟了「分子剪刀」新的應用領域。該文章於6日刊登於《NatureCommunications》。(文章連結)在此之前,細胞重新編程(reprogramming)以向皮膚細胞人工引入「山中伸彌因子」(Yamanakafactors)達成。而此次研究,由TimoOtonkoski所帶領的研究團隊證實,以CR...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生技展即時報導
櫃買中心
京冠(7407)
亞基科(7426)
華上醫(7427)
成春(7445)
頂豪(7451)
沛美(7520)
千才(7521)
中聯(7528)
櫃買中心帶領8家生醫創櫃新星參加「2018台灣生技月-台灣生物科技大展」(107/07/19-22)
2018-07-13/
新聞中心
為推廣櫃買中心多層次市場及提升創櫃板公司之曝光及國際知名度,櫃買中心將參加生技產業一年一度的盛會「2018台灣生技月-台灣生物科技大展」,於「政府學研區」設置展區推廣櫃買市場,並將帶領8家創櫃板公司共同參展。台灣生技月活動將自107年7月19日至22日於南港展覽館連續展出四天,歡迎大家踴躍蒞臨參觀。台灣生技月活動今年已邁入第16屆,本次將展出約1,400個攤位。櫃買中心除將設置諮詢服務櫃檯,派員於...
新聞集錦
輝瑞
國際快訊
輝瑞宣布結構調整 面對2020大挑戰
2018-07-13/
記者 徐淨
近日,輝瑞(Pfizer)宣佈將對其公司結構進行調整,專注於創新藥、學名藥、以及消費者醫療健康三大領域。顯示這家成立於1849年的百年藥廠順應時代所做出的最新調整。輝瑞總裁兼執行長IanRead說道,「考慮到有力的已上市藥物、處於後期的研發產品線、以及2018年12月Lyrica美國專利到期後,對2020年之後業務帶來的影響。全新的結構,代表我們業務的自然演化。在往2020年之後的過渡期間,我們期...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Dermavant以3.3億美元收購GSK三期皮膚新藥
2018-07-13/
記者 彭梓涵
GSK(GlaxoSmithKline)近日(12)宣布,已同意RoivantSciences的子公司DermavantSciences購買tapinarof的使用權利,tapinarof是一種芳烴受體調節劑(therapeuticarylhydrocarbonreceptormodulatingagent,TAMA)用於治療牛皮癬(psoriasis)和異位性皮膚炎(atopicdermatit...
第一頁
上一頁
881
882
883
884
88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