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醫療科技
NEW
亞美登創投揭國際醫材趨勢熱點:微創醫材、AI、「5高成長領域」
新聞集錦
NEW
臺灣升格歐洲分子生物聯盟準會員;默克斥7600萬美元擴張ADC生物藥CDMO量能;避免鴉片類成癮!FDA批准首款羥考酮速效錠治療嚴重疼痛
生技醫藥
NEW
強生化學、耀勝電子股份交換 跨界結盟擴生醫布局
醫療科技
數位醫療
人工智慧
AI數位病理診斷大會師 台大醫、北榮、長庚、北醫、亞東醫展身手
2020-11-07/
記者 王柏豪
數位病理AI是未來實現精準醫療不可缺少的一環。致力推動AI數位病理診斷、成立五週年的雲象科技,今(7日)舉辦「醫療影像及數位病理人工智慧應用研討會」,台大醫院、台北榮總、林口長庚以及亞東醫院等,分別發表將AI應用於數位病理診斷臨床應用的進展,包括:骨髓抹片、胃癌移轉偵測、肺癌亞型分析、胸腔X光輔助、脊椎特徵分析、以及吞嚥攝影分析等,台灣領先世界、成熟的AI數位病理診斷,持續挑戰不同種類及更高難度,...
新聞集錦
數位醫療
人工智慧
數據結合資訊科技 精準醫療新契機!? 專家:別讓法規糾結公眾利益,擁抱數據開放是解方
2020-11-07/
記者 王柏豪
致力推動AI數位病理診斷、成立五週年的雲象科技,今(7日)舉辦「醫療影像及數位病理人工智慧應用研討會」,台灣大學張上淳副校長、交通大學林奇宏副校長、臺北醫學大學許明暉數據以及雲象科技葉肇元執行長進行專家座談,並倡議:加速醫療數據集中化的技術發展、跨領域教育應更重視市塲法規人才,以及政府應擁抱數據開放儘早有條件鬆綁法規,才是讓台灣AI數位醫療真正落地的解方。 葉肇元表示,目前美國FDA已經核可通過數...
新聞集錦
數位醫療
人工智慧
「AI+醫療」下世代護國神山 落地需政府制定法律規則
2020-11-07/
記者 王柏豪
致力推動AI數位病理診斷、成立五週年的雲象科技,今(7日)舉辦「醫療影像及數位病理人工智慧應用研討會」,科技部謝達斌政務次長、中央研究院楊泮池院士、臺大醫院吳明賢院長特別蒞臨致詞,籲政府應及早制法規與政策誘因,促台灣AI數位醫療早日真正落地。科技部謝達斌次長首先表示,在AI輔助醫療影像判斷下,可將傳統臨床上需要20、30分鐘才能判斷的病理檢驗降到5分鐘,短時間內就能產出具國際標準的檢測報吿,對臨床...
新聞集錦
台杉x北醫
人才培育
瞿志豪
瞿志豪:FDA認證不等同有市場!說服醫師、納入醫療保險為關鍵
2020-11-07/
記者 吳培安
報導/吳培安今(7)日,台杉投資與臺北醫學大學共同舉辦的高端醫材人才培育課程,下午場課程邀請到橡子園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瞿志豪合夥人,以「市場佈局規劃」為題,解析保險給付、市場策略與11種醫材創新的商業模式,並舉多個實際市場案例說明。瞿志豪從網路產業進入生技早期新創公司投資,他指出,傳統上醫材新創多採用轉譯(Translation)模式,先有一項技術、經過驗證後做出產品再進入市場,但團隊常常遇到無法充...
新聞集錦
新聞集錦
百健IgG1單抗 紅斑性狼瘡臨床2期成果積極;輝瑞:將自行分送新冠疫苗,不參與政府分銷管道
2020-11-06/
記者 李林璦
《美國、中國》美國技術+中國市場藥明巨諾在港IPO募3億美元加速CAR-T開發 美國免疫治療公司JunoTherapeutics和中國CRO公司藥明康德(WuXiAppTec)共同成立的新創公司藥明巨諾(JWTherapeutics),於美國時間4日在香港交易所(HKEX)IPO登板,目標是募得3億美元,打開尚未有CAR-T產品獲批的中國細胞治療市場。 《美國》輝瑞:將自行分送新冠疫苗,不參與政府...
新聞集錦
新冠肺炎
生技中心
百歐生技
撼衛生醫
新冠檢測x數位健康! DCB、百歐、撼衛生醫共推「三箭防疫」
2020-11-06/
記者 吳培安
報導/吳培安今(6)日,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DCB)攜手百歐生命科技(AllBioScience)、撼衛生醫舉辦記者會,發表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中的三箭防疫新策略:IgG&IgM抗體快篩檢測試劑、抗原快篩檢測試劑,以及「全定量快篩檢測系統」。其中百歐開發進度最快的IgG&IgM抗體快篩,已經獲得歐盟CE認證、食藥署(TFDA)防疫專案核准製造等,將由撼衛生醫進行...
新聞集錦
Bluebird
商業佈局
Bluebird CMC不過關!首款地中海型貧血基因療法 FDA審批延到明年底
2020-11-06/
記者 李林璦
編譯/李林璦美國時間5日,Bluebirdbio的第三季財報中顯示,由於FDA希望Bluebirdbio可以提供更多有關乙型地中海貧血(β-Thalassemia)基因療法─LentiGlobin,從臨床試驗過渡到商業生產製造的資訊,使得Bluebirdbio應在明年年底才會提出新藥上市許可(NDA)的滾動式送審(Rollingsubmission)申請。消息一出,Bluebirdbio...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細胞治療
CAR-T
臨床試驗1例死亡! Allogene公開異體CAR-T血癌療法早期數據
2020-11-06/
記者 巫芝岳
編譯/巫芝岳美國時間4日,AllogeneTherapeutics發佈了其異體CAR-T療法ALLO-715的一期臨床試驗早期數據,儘管目前數據顯示療效樂觀、6成患者對治療有反應,但仍因出現一名死亡案例,而讓分析師表示擔憂。ALLO-715是Allogene的異體CAR-T技術平台「AlloCART™」的研發中產品之一,該臨床試驗旨在探討ALLO-715用於治療復發型/難治型多發性骨髓...
新聞集錦
細胞治療
大陸生技
商業佈局
美國技術+中國市場 藥明巨諾在港IPO募3億美元加速CAR-T開發
2020-11-06/
記者 吳培安
編譯/吳培安美國免疫治療公司JunoTherapeutics和中國CRO公司藥明康德(WuXiAppTec)共同成立的新創公司藥明巨諾(JWTherapeutics),於美國時間4日在香港交易所(HKEX)IPO登板,目標是募得3億美元,打開尚未有CAR-T產品獲批的中國細胞治療市場。 這項資金將主要用於加速在中國的CAR-T癌症療法開發,包括其進展最快的relmacabtageneautoleu...
新聞集錦
默沙東
商業佈局
新興抗癌靶點ROR1出頭!默沙東27.5億美元收購VelosBio
2020-11-06/
記者 李林璦
編譯/李林璦 美國時間5日,默沙東(MerckSharp&Dohme,MSD)宣布斥資27.5億美元收購VelosBio,以獲得一項針對受體酪氨酸激酶樣孤兒受體1(ROR1)的抗體藥物複合體(ADC),該藥在先前用於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iffuselargeB-celllymphoma,DLBCL)的小型臨床試驗中,達到80%患者完全緩解(CR),目前正在進行一項血液科惡性疾病(h...
新聞集錦
新冠疫苗
專家:避免血本無歸 疫苗採購策略先國外採購、再重國產開發
2020-11-05/
記者 劉端雅
報導/劉端雅、彭梓涵今(5)日,由國家衛生研究院舉行的「新冠疫情的挑戰及疫苗產業的展望研討會」,邀請國內專家學者,針對冬天如何面對流感和新冠疫情夾擊下的挑戰及因應,以及從產官學角度探討疫情下,臺灣在全球診斷試劑、疫苗與藥物發展中的學習經驗進行討論。出席嘉賓包括: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梁賡義、南臺科技大學講座教授蘇益仁、中央研究院研究員何美鄉、國家衛生研究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研究員李敏西、臺灣大學健康資...
新聞集錦
長期照護
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
吞嚥困難更添高齡者衰弱風險! 整合專業照護模式達到「無管人生」
2020-11-05/
記者 李林璦
報導/李林璦、巫芝岳今(5)日,台北國際照顧科技應用展於圓山花博爭艷館邁向第三天,其中的「進食吞嚥障礙者照顧模式與經營論壇」,特別邀請到台灣咀嚼吞嚥障礙醫學學會的理事長王亭貴、秘書長/語言治療師王雪珮、常務理事/臺大醫院營養師鄭千惠、阮綜合醫院聽語吞嚥中心主任洪國瑋、佳樂美健康事業營養師曾姿瑤、雙連安養院院長賴明妙、KPMG安侯法律事務所資深律師/醫師蘇嘉瑞等多位專家,針對吞嚥障礙照護的發展進行分...
第一頁
上一頁
806
807
808
809
810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