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生技醫藥
NEW
永昕生醫聯手艾沛生醫 攻異體NK細胞療法自動化量產
生技醫藥
NEW
AI製藥Enveda完成1.3億美元募資 新藥研發快業界4倍
生技醫藥
NEW
默沙東攜中國科倫博泰首款ADC獲批 逾13億美元合作有成
生技醫藥
新冠肺炎
HLA變異
英研究首次揭示抗COVID-19保護基因 無症狀感染者基因表現高3倍
2021-06-07/
記者 彭梓涵
近日,由英國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University)領導的研究,首次發現新冠病毒感染無症狀人群中,HLA-DRB1*04:01基因發現率為有症狀者3倍,證明有這種基因表現者對新冠病毒感染症狀有一定的保護程度。相關研究已發表在《HLA》期刊上。 該研究使用了次世代定序方式,分析了147名歐洲血統的感染者,其6號染色體上排列在一起的第一類、第二類人類白血球抗原(HLA)基因:進行HLA-...
生技醫藥
G7
新冠疫苗
新冠肺炎
G7制定未來新興傳染病應對計畫 100天備齊疫苗
2021-06-07/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4日、5日,七大工業國組織(G7)的衛生部長在G7領袖高峰會前齊聚英國討論,並制定了一項計畫,「未來若有新興傳染病出現,將在100天內準備好疫苗」。在會後,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AZ)、輝瑞(Pfizer)和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都支持這項計畫。 此外,英國首相BorisJohnson在5日對G7的元首們喊話,要求各國元首在即將到來的G7領袖高...
生技醫藥
藥華藥
藥證
PV
藥華藥接獲FDA通知最快8月來台查廠
2021-06-06/
記者 李林璦
繼藥華醫藥(6446)收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接受P1101用於治療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之藥證補件申請後,今(6)日,藥華醫藥宣布又一好消息,藥華藥收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查廠通知,預估於8月中至9月底來台查廠。藥華藥於官網公告,FDA查廠官員於美國時間6月4日通知來台查廠計畫,並請藥華藥提供8月中至9月底的生產排程,以及入境相關事務。預計在美國時間下星期一與FDA查廠官員進...
生技醫藥
2021亞洲生技大會
諾貝爾生醫獎
唐獎
BIOAsia-Taiwan
亞洲生技大會
2021亞洲生技大會如期舉行! 「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
2021-06-06/
記者 彭梓涵
今(6日),台灣生物產業發展協會與全球BIO生技協會共同宣佈,「2021亞洲生技大會(BIOAsia-Taiwan2021)」將於7月21日至25日如期舉行,並於7月19日開放「線上展覽」與「公司展望說明」、「一對一商機媒合」優先預覽,讓與會者更多時間了解參與公司及規劃媒合。 今年大會主題為「疫情中生技產業再出發(ABraveNewEraforBiotechnology)」,邀請多位重量級國際講者...
生技醫藥
企業快篩
新冠肺炎
新冠檢測
疫情下的產業火線
李鍾熙:盼法規放寬快篩 提振產業成為真正醫療大國
2021-06-04/
記者 彭梓涵
今(4)日,苗栗縣電子工廠群聚感染事件導致工廠決定暫時停工事件,讓不少企業、電子大廠擔心,並積極尋求快篩產品,以自主防疫。 本刊特別採訪精準醫療協會李鍾熙理事長,他認為,「這次防疫跟不上疫情進展,主要還是受限許多法規要求。」 李鍾熙指出,「臺灣目前現況,檢驗試劑其實是足夠的,但在法規條件限制下,人手、場地不足,造成檢驗塞車、每日新增校正回歸數,顯示指揮中心篩檢量能已成為防疫瓶頸。」 開放產業與全民...
生技醫藥
藥華藥
藥證
PV
FDA接受藥華藥補件 美國PV藥證年底取證
2021-06-04/
記者 李林璦
今(4)日,藥華藥(6446)宣布,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接受P1101使用於治療真性紅血球增多症(PV)之藥證補件申請。FDA將完成審查之目標日期(PDUFA)訂為今年11月13日。藥華藥指出,依照FDA規範,藥證補件一定要在一年內完成。申請單位提出補件申請後,FDA會在30天通知申請單位送件是否成功,以及PDUFA日期。藥華藥表示,今年3月12日FDA來函中針對P1101的有效性、安全性...
生技醫藥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G7
WHO
G7峰會聚焦新冠疫苗公平分配 熱議國際數據共享系統
2021-06-04/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3日,七大工業國(G7)各國的衛生部長趕在下周G7領袖高峰會之前,先行齊聚於英國,開會討論有關新冠疫苗公平分配、疫苗技術專利豁免等議題。此外,G7領袖高峰會也將討論,如何在未來大規模傳染病發生時,建立各國之間的數據共享系統。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CoalitionforEpidemicPreparednessInnovations,CEPI)執行長RichardHatchett表示,這是一次...
生技醫藥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新冠長期症狀很嚴重!研究呼籲:45%患者出院後健康問題需重視
2021-06-03/
記者 李林璦
近期,一項新研究記錄了第一波感染新冠肺炎(COVID-19)的住院患者出院後健康狀況,研究人員發現,有45%的新冠住院患者康復後,身體狀況比罹患新冠以前更差,但醫生還是會讓80%的患者出院,且其中67.6%患者出院後還是需要醫療器材輔助,26.7%的患者更持續存在吞嚥困難的問題。該研究發表在《PM&R》(PhysicalMedicineandRehabilitation)。該研究分析追蹤2...
生技醫藥
疫情下的產業火線
新冠肺炎
新冠病毒
新冠檢測
黃韋伯:攻克居家快篩兩難題 採檢專業度、通報機制
2021-06-03/
記者 李林璦
指揮中心於5月30日宣布企業抗原快篩執行原則,並初步研擬相關作業指引,企業得依風險管控自行訂健康監控機制,並進行週期性或針對高風險人員抗原快篩檢測,在醫事人員執行採檢前提下,企業可進行自費快篩,包括:電信業者、紡織廠與電子廠等,也有些中小型廠商已開始下單。 據衛福部的統計資料,已核准專案製造抗原檢測試劑廠商家數達11家12項,專案輸入抗原檢測為2家3項產品。 本刊特別採訪在國內快篩業者中,不斷在技...
生技醫藥
多重抗藥性
細菌
20年來首突破! Scynesis外陰道念珠菌感染口服藥 獲FDA批准
2021-06-03/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時間2日,感染藥物研發公司Scynesis宣布,其開發之外陰道念珠菌(VVC)感染口服藥 BREXAFEMME ®(ibrexafungerp),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成為該疾病治療20年來,第一個獲得批准的新型抗真菌藥物。 這項批准是基於兩項(VANISH306、VANISH303 )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多中心三期臨床研究,實驗組患者,每日口服ibrexafung...
生技醫藥
新冠疫苗
Moderna疫苗明年出貨30億劑!CDMO廠賽默飛世爾最大受惠
2021-06-02/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1日,莫德納(Moderna)宣布,已委託賽默飛世爾(ThermoFisherScientific)進行mRNA新冠(COVID-19)疫苗的填充(fill-finish)、貼標和包裝等工作,將從今年第三季開始生產,預計可產出數億劑疫苗。莫德納更表示,預計從明(2022)年開始,每年產量可達30億劑疫苗。莫德納在聲明中表示,已委託賽默飛世爾其位於北卡羅來納州格林維爾(Greenville)...
生技醫藥
新冠肺炎
新聞集錦
武田子公司Axcelead攜手Arcturus 成立合資公司Arcalis 打造mRNA CDMO工廠;國衛院DNA新冠疫苗初展成效! 搭配電穿孔誘導倉鼠長時間免疫反應
2021-06-01/
記者 彭梓涵
《臺灣》別小看隔離影響心理健康心口司司長諶立中:防疫「心」生活小心「沉默殘疾」!自全國進入第3級緊戒後,許多人開始居家辦公、居家隔離,不免湧出焦慮、憂鬱、孤獨的情緒,精神疾病被稱為「沉默的殘疾」,其嚴重程度並不亞於身體殘疾。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2021年2月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憂鬱症佔比從7.0%到2020年提升至23.5%,尤其在西班牙裔族群中,憂鬱症患病率更高達40.3%...
第一頁
上一頁
329
330
331
332
333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