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醫療科技
NEW
國健署揭遠距照護成果 四年服務偏鄉18萬人次
生技醫藥
NEW
百濟神州擬更名「BeOne Medicines」彰顯全球腫瘤學布局決心
醫療科技
NEW
北市府攜6生技企業 攻德國醫材展MEDICA 媒合達67場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英政府脫歐後新法 被指破壞歐盟農藥規定
2019-06-17/
記者 彭梓涵
日前,英國政府被指責,在脫歐後新制定的農藥法規,影響歐盟現行農藥對於環境及人體健康的規定,包含全面取消會導致癌症、先天缺陷、和免疫亂序的干擾素化學品的禁令。英國立法取消了歐盟的制衡制度,使少數部長有權制定、修訂及撤銷農業立法,該立法似乎削弱現有的《預防原則方法》(precautionaryprinciple),《預防原則方法》是在科學數據證明下,透過其有效證據來停止分發或撤回市場上可能存在危險的產...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微生物體
FMT
微菌叢植入導致患者死亡 FDA警告:FMT並非沒有風險
2019-06-17/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3),美國FDA在一項報告中表示,有兩名患者在接受微菌叢植入(FecalMicrobiotaforTransplantation,FMT)後,受到具有抗生素抗藥性之細菌感染,其中一名患者死亡,FDA提醒,雖然FDA十分支持微菌叢植入這個領域的發展,但最重要的是,這些用於移植的糞便微生物群還是具有一定風險。 因此,FDA已停止一系列臨床試驗,直到研究人員制定篩選監控捐贈者糞便中危險物的流程,...
新聞集錦
創投
國際快訊
GE
投資組合
GE Ventures求轉型生存!傳出售逾百家創業公司投資組合
2019-06-17/
記者 吳培安
近日(美國時間13日),美商奇異公司(GeneralElectric,GE)旗下創投子公司GEVentures在經歷了重大重組後,GE正在分拆公司以求取現金回籠,傳出將出售100多家創業公司的投資組合。由於GEVentures持續投資早期階段的新創公司、承擔的風險較高,接手的買方也將承擔高風險投資組合。據外媒報導,GEVentures投資組合的淨資產為五億美元,如果能夠找到買家的話可能會以20~5...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元錦生技
國衛院微流體生物晶片 技轉元錦生技延續相關應用
2019-06-17/
記者 彭梓涵
今(17)日,國家衛生研究院宣布與元錦生物科技,攜手合作微流體生醫晶片領域相關產學合作計畫,於4月雙方正式完成技轉授權簽約,國衛院的研發成果促進生技產業發展,元錦生技的接棒也將推動微流體晶片相關應用。國衛院許佳賢研究團隊從2014年即投入微流體通道之設計與開發應用,研究成果發表於英國皇家化學學會《LabOnAChip》期刊,其研發的「微流體雙微井單細胞培養晶片技術」可高效率擷取單顆細胞,並進一步將...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Nature》新型基因編輯工具 跳躍基因可插入長達10,000 個鹼基對
2019-06-16/
記者 李林璦
近日(12),哥倫比亞醫學院(ColumbiaUniversityVagelosCollegeofPhysiciansandSurgeons)的科學家們的一項新技術可以解決當前基因編輯工具的缺點,他們將新技術稱為INTEGRATE,利用來自霍亂弧菌(Vibriocholera)的「跳躍基因」,又稱轉座子,將其改造後,可在不切割DNA的狀態下,將任何DNA序列可靠地插入基因組中,研究人員稱該技術與分...
新聞集錦
GSK
國際快訊
Doudna
Weissman
GSK宣布與兩大CRISPR專家Doudna、Weissman合作 盼解開遺傳疾病基因體謎團
2019-06-14/
記者 吳培安
昨(美國時間13)日,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科技總監暨研發總裁HalBarron宣布將與兩位CRISPR巨擘科學家──珍妮佛·道納(JenniferDoudna)及喬納森·魏斯曼(JonathanWeissman)合作,建立名為基因體研究實驗室(LaboratoryforGenomicsResearch,LGR)的共同實驗空間計畫,深入研究...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輸血
普瑞博
白血球減除
瞄準全球輸血市場 普瑞博生技白血球減除過濾器獲TFDA許可證
2019-06-14/
記者 吳培安
普瑞博生技於今(14)日宣布,其白血球減除過濾器於今年5月已取得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醫療器材許可證,未來目標成為全球減白過濾器第四國際大廠,搶攻全球高達300億美元的輸血市場商機。減除白血球之血品運用在醫學上已是國際趨勢。由於白血球可能會潛藏人類嗜T淋巴球病毒(HTLV),使用「高效白血球過濾器」減除血品中的白血球,能夠有效確保輸血安全性。普瑞博表示,它是臺灣唯一擁有薄膜改質血...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楊森攜手Genmab開發新一代多發性骨髓瘤療法 協議金額達2.75億美元
2019-06-14/
記者 李林璦
日前(12),嬌生集團(Johnson&Johnson)旗下的楊森製藥與Genmab簽署了全球獨家授權和期權協議,兩家公司在創造了多發性骨髓瘤Darzalex®(daratumumab)關鍵藥物後,現將計劃開發並商業化新一代的多發性骨髓瘤藥物,該協議中包括Genmab以HexaBody技術開發的新一代人類CD38單株抗體產品HexaBody®-CD38,估計總交易金額將超過...
新聞集錦
諾華
基因療法
國際快訊
藥價
基因療法搶進全球最高價藥物排行榜 直攻第一、二名
2019-06-14/
記者 吳培安
昨(美國時間13)日,根據藥物比價服務商GoodRx最新統計的全球最高價藥物排行榜,第一、二名皆由基因療法奪得。居冠者為諾華(Novartis)的Zolgensma居冠,要價212.5萬美元;其次為SparkTherapeutics的Luxturna,要價85萬美元。目前全球最貴的前十名藥物及其持有者,依序為:Zolgensma(諾華,212萬5000元)、Luxturna(SparkTherap...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科技巨頭達梭57億美元收購軟體開發商Medidata 提升生物製藥服務
2019-06-14/
記者 彭梓涵
昨(13)日,法國電腦公司達梭系統(DassaultSystemes)宣布以57億美元價格收購為生命科學研究領域提供雲端解決方案供應商MedidataSolutions(NASDAQ:MDSO),目的是幫助該科技公司進一步深入生物製藥服務領域。Medidata去年銷售額為6.36億美元,多年來不斷進行外部合作,包括與FortySeven等生物技術公司簽訂的協議。2017年,全球臨床試驗(World...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Genentech第五種血癌藥獲FDA批准 批準速度比PDUFA日期提早兩個月
2019-06-13/
記者 彭梓涵
日前(11)日,Genentech宣布其新型抗體藥物複合體(ADC)Polivy與化療產品Bendamustine和Rituximab (BR)合併使用,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DLBCL)成人患者,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加速批准。此為FDA首次針對DLBCL批准的化學免疫治療。Polivy是一種創新的抗CD79b抗體藥物複合體,此藥物技術是由癌症和免疫抗體藥物開發公司SeattleG...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Sponsored
再生醫學
細胞療法
仲恩生醫
富禾生醫
向榮生技
路珈生醫
探索再生醫學的金礦與陷阱
2019-06-13/
記者 吳培安
環球生技月刊在今(13)日下午以「綻放醫療的再生奇蹟:一線之隔的金脈與深谷」為題,舉辦生技產業產業報告活動。臺灣在衛福部頒布「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特管法)後,再生醫療及細胞療法成為眾所矚目的醫療趨勢。向榮生技蔡嘉櫸董事長。(攝影/林嘉慶)向榮生技蔡嘉櫸董事長以再生醫療的隱憂與發展為題,他指出,雖然大多數的臨床試驗仍處在一期或二期,但近年來全球各國FDA對於細胞...
第一頁
上一頁
1042
1043
1044
1045
1046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