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新聞集錦
NEW
AI數位醫療股將登興櫃!雲象科技遞交申請;艾伯維斥14億美元 取EvolveImmuneT細胞接合劑平台;Recursion AI設計口服非抗生素藥 完成二期首位患者給藥
生技醫藥
NEW
歐盟推動「新穎方法認證」:為藥品開發中的創新技術提供支持
醫療科技
NEW
經顱刺激減緩阿茲海默症 Sinaptica臨床二期認知下降減速44%
醫療科技
全球新聞
3D列印
工研院
輔具
新竹馬偕
工研院與新竹馬偕 共研3D列印輔護具
2018-06-12/
記者 徐淨
今(12)日,工研院與新竹馬偕醫院醫療團隊共同宣布,以3D列印設計服務共創平台完成開發客製化3D列印輔護具,專為腕隧道症候群(滑鼠手)、媽媽手、踝足矯形器及幼兒上臂義肢等四項進行客製化設計。目前已有超過十例進入人體試驗,展現新世代醫師與3D列印醫材供應者之間,新的合作服務模式。工研院副院長張培仁表示,台灣北、中、南串連而成的生醫廊帶逐漸成形,政府多元措施鼓勵國內產學研等投入藥品、醫材及生物資源等開...
生技醫藥
國際快訊
藥明康德領投英科智能 為藥物研發提供新戰略融資
2018-06-12/
記者 彭梓涵
美國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司英科智能(InsilicoMedicine)宣布,完成與藥明康德(WuXIAppTec)風險投資基金領投的新戰略融資。本次融資由藥明康德風險投資基金領投,其他投資人包含淡馬錫控股旗下的蘭亭投資,以及由PeterDiamandis創立的高科技公司BOLDCapital,和Juvenescence跟投,為英科智能注入大量資金。位於美國東岸巴爾的摩的英科智能,專研於癌症、帕金森症與...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食品安全
衛福部
微生物
衛福部公告「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草案
2018-06-12/
記者 徐淨
衛生福利部(簡稱衛福部)為整合食品微生物相關標準規範,於近日提出「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草案,將自即日起展開60天之評論期,蒐集各界意見。衛服部經參考國際管理趨勢、風險評估及國內需求,重新研擬草案重點,除整合各項食品衛生標準中有關微生物之管理規範外,亦針對食品分類進行調整,以使管理範疇更為明確。修正新增部分指標性病原菌(如沙門氏菌)、擴大腸內菌群之監測對象為腸桿菌科(Enterobacteriac...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Sanofi挹注8億美元攜手Translate Bio開發傳染性疾病mRNA疫苗
2018-06-12/
記者 彭梓涵
賽諾菲(Sanofi)今日宣布,其全球疫苗部門賽諾菲巴斯德(SanofiPasteur)已和TranslateBio達成合作協議,將利用新興的mRNA平台,開發多達五款的傳染性疾病mRNA疫苗,TranslateBio能夠得到高達8.05億美元的合作開發金。mRNA治療平台(圖片來源:TranslateBio)本次合作的亮點在於mRNA疫苗,利用mRNA療法的優勢,提供編碼天然功能性蛋白的mRNA...
新聞集錦
國際快訊
皮膚益生菌 開創無限商機
2018-06-11/
記者 彭梓涵
今日(11)經濟部生醫推動小組,邀請中央大學生命科學系黃俊銘教授分享,「編輯皮膚微生物阻體及產業應用技術說明會」,黃教授一直致力於皮膚微生物組體(skinmicrobiome)的研究與基因編輯技術,以及透過皮膚益生菌(probiotic)的發酵作用來治療各種致病菌所導致的疾病研究,並在台灣建構「皮膚益生菌銀行」,其衍生出的專利也成功授權給國際藥廠及化妝品公司。人體身上約有100兆個微生物,從皮膚到...
生技醫藥
全球新聞
盛弘醫藥
盛弘結盟裕利醫藥 擴大醫藥電商佈局
2018-06-11/
記者 徐淨
盛弘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櫃買中心股票代碼:8403,簡稱盛弘)今(11)日公布,2018年5月合併營收2.4億元,較上月及去年同期分別成長13.99%及12.77%。累計2018年1-5月合併營收為11.2億元,年增率8.27%。盛弘指出,公司本業經營穩健、轉投資事業挹注穩定,使5月份營收仍維持2億元規模,第二季整體營運正向樂觀。目標永續經營、穩定獲利,及兼具醫療生態圈建構使命,盛弘致力實踐醫療新經...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中研院
科學要聞
蛋白質研究
中研院團隊解析蛋白質品管機制 生物工程新躍進
2018-06-11/
記者 徐淨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顏雪琪研究團隊日前發現,一個由蛋白質管理蛋白質品質的機制:CRL2蛋白能辨識出缺陷蛋白的尾端特徵,進而將其標記、清除。該「品管機制」的發現為蛋白質降解調控研究豎起一座里程碑,對蛋白質生物工程應用注入新的思維,有助蛋白質品管缺陷疾病發展醫療策略。該研究成果已於5月發表於國際期刊《分子細胞》(MolecularCell),同時獲選為該期刊當期重點論文,並撰以專文介紹。人...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太捷信
太景
太景抗生素太捷信 取得完整歐洲專利保護
2018-06-11/
記者 徐淨
太景醫藥研發控股公司(股票代號:4157)今(11)日宣佈,抗生素新藥太捷信®(奈諾沙星Nemonoxacin)獲歐洲專利局(EuropeanPatentOffice,EPO)頒佈歐洲專利,該歐洲專利將可在英、法、德、瑞、荷、盧等共34個EPO指定締約國家生效。截至2018年6月為止,太捷信在全球已取得202件專利,涵蓋歐盟、美國、中國、台灣、日本、俄羅斯、南非、澳洲及紐西蘭等全球主要市場...
新聞集錦
科學要聞
動脈粥狀硬化
《Nature》抗氧化磷脂抗體可抑制小鼠動脈粥狀硬化
2018-06-11/
記者 彭梓涵
由於現代人飲食中攝取過多的動物性脂肪,使得體內血液中膽固醇量增加,大量脂質會沉積於血管的內皮下層,其中大部分的脂質為低密度脂蛋白(LDL),進而導致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ticlesions),也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 氧化磷脂(Oxidizedphospholipids,OxPL)會表現於低密度脂蛋白表面稱之ox-LDL,這種磷脂質表面會被巨噬細胞和血管平滑肌細胞辨認,當巨...
新聞集錦
白血病
國際快訊
AbbVie、Genentech白血病新療法 FDA核准上市
2018-06-11/
記者 徐淨
近日,艾伯維(AbbVie)與基因泰克(Genentech)宣佈,美國FDA已核准這兩家公司的重磅藥物Venclexta(venetoclax)與Rituxan(rituximab)聯合使用,用於治療經治療的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或小淋巴細胞性淋巴瘤(SLL)患者。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是成人中最為常見的白血病類型,主要好發於血液和骨髓。據估計,美國在2018年將有2萬例新發病例。儘管經治療後多數症...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台灣東洋
遠東生技
2018北美生技展
2018 BIO
Taiwan Bio Forum
臺灣生技商機論壇
台北市
唯醫生技
「5+2」產業
彥臣
茂英基因
北美生技展齊心行銷 北市府首發團成果豐碩
2018-06-11/
環球生技
2018年北美生物科技展(2018BIOInternationalConvention)圓滿落幕,在為期四天展期中,「臺北展示區」於開展首日即湧爆人潮,展期更吸引絡繹不絕的全球企業前來參觀洽詢,顯示今年北市府及五大參展廠商展覽主題深獲與會專家人士好評,展出成效亦獲不少國際大廠與投資者肯定,下一階段將搭建起實質合作平台。產業局表示,本屆展會為北市府首次參展並設置「臺北展示區」,展示推動中的生技產業聚...
新聞集錦
肺癌
科學要聞
戒菸五年後肺癌風險下降
2018-06-10/
記者 彭梓涵
依全球統計,每年吸菸導致肺癌致死人數約169萬人,肺癌可透過早期診斷降低約20%的死亡率風險,若加上戒菸成功,估計該效益可以增加至38%。一項由范德比爾特大學研究團隊發表的最新研究,該團隊追縱將近9000人30年間的抽菸習慣,團隊發現,戒菸時間越長,肺癌風險降低越多,但是戒菸25年之後,肺癌的存在風險仍是不吸菸者的三倍之多。此次研究是依序佛雷明漢心臟研究(FHS)的肺癌風險相關的研究,至1948年...
第一頁
上一頁
1168
1169
1170
1171
1172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