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生技醫藥
NEW
「2024全國大專院校創新創業競賽」決賽揭曉!中興大摘多元農業組金獎、清大勇奪智慧健康組金獎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NEW
台寶生醫幹細胞新藥MSC/VEGF 申請危急肢體缺血美國臨床一期
GBI International
NEW
A Legacy in Mitochondrial Medicine: 35 Years of Groundbreaking Research!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杏一104年營收、獲利創新高 通過配息4元
2016-06-16/
環球生技
醫療器材連鎖通路龍頭杏一(櫃買中心代號:4175)今(15)日召開股東常會,在台灣持續邁入銀髮社會,加上杏一拓點有成,杏一去年營收39億元,稅後淨利1.21億元,每股盈餘4.83元,均創下新高紀錄,公司落實獲利回饋股東,因此決議配發4元現金股息,配發率為82.82%。杏一104年兩岸持續展店,共計台灣淨展店為13家,中國大陸市場則在原有門店營運顯著改善,去年重新擴點,大陸地區淨展店為2家,總計兩岸...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康龍化成加入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化學生物研究聯盟
2016-06-16/
環球生技
(美國加州訊)中國康龍化成CRO公司宣布加入美國國家化學生物研究聯盟,成為第22名成員,該聯盟由斐德里克國家癌症研究實驗室(FrederickNationalLaboratory)為中首。康龍化成則表示,作為聯盟成員之一,將積極參與該組織的創新藥研發,共同抵抗癌症。FrederickNationalLaboratory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贊助,旗下的化學生物聯盟成員已擴展至22名,其高通量篩選、結...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台灣銀髮展6/16熱鬧登場老人照顧多元體驗館六大主題一次到位
2016-06-16/
環球生技
台灣國際銀髮族暨健康照護產業展今天(6月16日)於台北世貿一館一連4天熱鬧展開,中化銀髮事業、必翔銀髮事業、新光保全、南開科技大學、悠然山莊及紫金堂共6家企業單位,跨資源整合共同推出老人照顧多元體驗館。從飲食、行動輔具、雲端居家照護、益智桌遊、健康促進到實際的到府居家照顧服務共六大單元,介紹因應老化而衍伸的多元照顧服務與商品,民眾還可以真實體驗並學習一般老人照顧的技巧與知識。此次多元體驗館將老人家...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德國新型玻尿酸助隆鼻堅挺有形
2016-06-14/
環球生技
鼻子的精緻堅挺,一直是東方女性所嚮往的,但是為了追求自然,很多東方女性對傳統假體植入手術望之卻步,進而尋求微整形。對於鼻子填充物的選擇,以往消費者會選擇像微晶瓷等硬度、持久度較高的產品,但此類產品含骨粉及其他化學成分,屬於生物刺激劑,人體無法100%吸收吸收代謝。在進行假體手術時,術中易觀察到組織沾黏、纖維化以及填充物殘留的現象。一般認為,玻尿酸雖然能被人體吸收,但支撐力及持久度皆不高,且市面上9...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BTC
科技政委吳政忠帶領台灣代表團參加BIO 2016並邀請海外資深創業家與專家召開Pre-BTC會議
2016-06-13/
環球生技
今年參加6/6-9在舊金山舉行的2016BIOInternationalConvention的代表團收穫豐碩。台灣館由台灣微脂體、太景、藥華、華上生技、泉盛/合一、善笙、杏國、台康、中化健康、大江、京冠、台灣動藥、馬偕育成及臨床中心/TFDA、生技中心/生物產業協會、農科院/衛福部、工研院生醫所、生技醫藥國家型計畫等組成,在展會期間進行了超過300場的商機媒合會,並與在大會展覽會場上與超過來自60...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美時學名藥Levetiracetam ER Tablets獲美國FDA核准上市
2016-06-13/
環球生技
特殊學名藥廠美時(1795)13日公告旗下中樞神經用藥LevetiracetamERTabletsUSP,500mg及750mg已獲得美國FDA正式核准,美時公司將隨即進行該學名藥上市準備工作。美時表示,Levetiracetam為美時團隊自行研發的癲癇用藥,除了原本既有的一般劑型(ImmediateRelease)外,本次取得緩釋劑型(ExtendedRelease)藥證,將能提供美國市場更為完...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BIO2016
2016台灣生技商機論壇 舊金山登場
2016-06-06/
記者 吳靜芳
新任政委吳政忠率領近140人台灣生技業及學研政府機構代表團,前往2016美國生技展,並於大會正式展開前,於今(美國時間5日)假舊金山的GrandHyattSanFranciscoHotel,由生技中心主辦一場以「結夥台灣生技醫藥向前行」為主題的台灣生技商機論壇(TaiwanBiotechForum2016)。吳政忠於致詞中首先介紹了台灣目前的生醫產業現況,他表示,台灣從北部到南部都有專注不同領域包...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健永生技 新藥解盲成功
2016-06-04/
環球生技
專注於植物新藥研發的健永生技公司(6453),旗下首個治療「良性前列腺肥大」新藥MCS-2,同時獲准美國FDA及台灣衛福部執行第三期臨床試驗,其中在台灣執行部分已解盲成功。健永生技表示將儘快向衛福部食藥署(TFDA)申請藥證。健永生技總裁郭富鳳表示,良性前列腺肥大(BPH)是中老年男性最普遍的疾病,40歲以上的男性中,約有一半有前列腺方面的問題,其中約有25%~35%會因為症狀明顯而求診,亦即台灣...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癌症治療
城大
三維仿生平台
城大4項研究獲資金補助 仿製腫瘤減動物實驗
2016-05-27/
記者 陳欣儀
由香港城市大學領導的4項研究計劃,包括仿製癌症腫瘤、多維「大數據」分析、海洋生態系統危機及記憶形成,近日獲得研資局的2,500萬元協作研究金,其補助金額及獲批計劃數量為城大歷年最高。該校電子工程講座教授彭慧芝團隊,研發三維仿生平台,仿製鼻咽癌腫瘤,獲800萬元資助。研究團隊認為現時研究腫瘤的模型並不足夠,使治癌藥物即使通過實驗及臨床測試,但實際功效未必理想。該平台以奈米為單位,細緻度更接近人體組織...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神經退化性疾病
神經病變
犬尿氨酸代謝途徑
胺基酸代謝 逆轉神經退化性疾病
2016-05-26/
記者 陳欣儀
目前,對於老年癡呆症(AD)、帕金森氏症(PD)、亨廷頓氏舞蹈症(HD)等神經退化性疾病尚未出現可根治的醫療藥物和技術。保護神經細胞是對抗神經病變的一個關鍵治療主題,也是科研人員努力破解的難題。來自英國萊斯特大學的遺傳學家FlavianoGiorgini團隊,從胺基酸代謝入手,成功控制有害的代謝中間產物合成,減緩果蠅神經細胞的受損。相關研究成果於4月25日發表於《PNAS》。Giorgini團隊以...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CETP
DalCor
臨床試驗
DalCor公司砸1億5千萬 重執CETP戰旗研究
2016-05-26/
記者 陳欣儀
過去十年中,膽固醇酯轉移蛋白(CETP)抑制劑藥物,已成為各大生物醫藥公司開發者的噩夢,包括輝瑞等醫藥巨頭紛紛在此領域折戟,也讓研究人員談CETP色變。最近,DalCor生物醫藥公司再次向此藥宣戰,計畫在全球招募5,000名患者,欲將羅氏的CETP抑制劑藥物Dalcetrapib推上臨床三期研究。為完成此項研究,DalCor募集了1億5千萬美元,整個項目則預計將耗資多達2億5千萬美元。3年前Dal...
新聞集錦
全球新聞
植物
萃取
癌細胞轉移
植物衍生物Q2-3啟動細胞對話 抑制乳癌細胞轉移
2016-05-25/
記者 陳欣儀
中央研究院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楊寧蓀與中國醫藥大學講座教授郭悅雄合作的研究團隊,日前利用植物萃取物,成功合成衍生物(簡稱為Q2-3),並證實Q2-3可抑制體內腫瘤因子IL-25的分泌,達到減緩乳癌細胞轉移的效果。此項研究結果於4月18日刊載於《Naturecommunications》。研究團隊以一種名為methylcaffeicacid的植物化學物為原料,透過一步化學反應步驟,成功合成...
第一頁
上一頁
1361
1362
1363
1364
1365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