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虎克攜手生展 開發AKK次世代益生菌 進軍國際減重市場

2024-06-18 / 記者 李林璦
今(18)日,雷文虎克與醫療保健品龍頭生展(8279)攜手策略合作並簽署授權合約,將共同開發亞洲首款「次世代腸道益生菌Akkermansiamuciniphila(AKK菌)」產品,並透過生展的國際通路將臺灣本土的AKK菌進軍全球減重市場。同時,雷文虎克在內湖禮客OUTLET二館打造200坪的診所也盛大開幕,提供全方位精準健康套餐、健康管理等高端客製化服務。 生展董事長陳威仁(攝影/李林璦)生展董...

《Nature》人工抗生素lolamicin 有望治療多重抗藥性細菌疾病

2024-05-31 / 實習記者 林庭語
抗藥性極強的革蘭氏陰性菌(Gram-negativebacteria)一直是治療致病性細菌疾病的重大挑戰,前(29)日,伊利諾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UniversityofIllinoisUrbana-Champaign)的研究團隊在《Nature》上發表一篇關於抗生素的研究,他們開發出一種被命名為lolamicin的化合物,其在小鼠上已證實能有效殺死致病性革蘭氏陰性菌及諸多抗藥性強的細菌。著名的...

啟新、保瑞共探藥物製程最新趨勢:快速檢驗法、監控軟體助攻無菌製程

2024-05-10 / 記者 巫芝岳
昨(9)日,啟新生技與保瑞集團旗下公司,包含:保瑞藥業(6472)、保瑞生技、保瑞竹南(益邦)、保盛藥業等,共同舉辦「微生物監控分享討論會」。會中不但分享了多項藥物無菌製程的最新環境監控趨勢,如替代微生物檢驗方法(alternativemicrobiologicalmethod),也借鏡國際藥廠生產細胞療法等產品的案例進行研討。啟新生技副總經理林函頤指出,過去10年,微生物檢驗技術正以驚人的步調發...

「ABO通用血」將問世?! 《Nature》子刊:揭腸道菌酵素分解紅血球特定抗原

2024-05-02 / 記者 巫芝岳
近日(4月29日),丹麥科技大學(TechnicalUniversityofDenmark)和瑞典隆德大學(LundUniversity)的科學家,發現人體腸道內一種共生菌所產生的酵素組合,能分解位於紅血球上、決定人類ABO血型的醣脂抗原。該發現有望運用於生產能通用於不同血型間的血液,未來病人接受輸血時,將有望不再受限於捐贈者的血型。此論文發表於期刊《NatureMicrobiology》。該研究...

完整益生菌事業版圖!晟德換錦旗生技所有股、全面控股豐華生技

2024-04-22 / 記者 彭梓涵
今(22)日,晟德大藥廠(4123)宣布,將以錦旗生技(BioflagInternationalCorporation,簡稱BioflagKY)總估值20.5億新台幣,增資發行普通股24,842,977股,以換取BioflagKY剩餘的52.67%股份。由於BioflagKY持有台灣豐華生技100%股權,因此本次交易完成後,晟德將直接和間接全面控股豐華生技。 晟德表示,其自2019年8月起就積極布...

吃紅肉要注意!新研究:腸道菌TMAO與慢性腎臟病風險有關?!  

2024-04-11 / 記者 吳培安
近(9)日,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Clinic)與塔夫茲大學(TuftsUniversity)研究團隊,共同發表有關腸道菌最新成果,指出由腸道菌產生的代謝物——氧化三甲胺(TMAO)在血中的濃度,可成為一項評估慢性腎臟病風險的有力風險預測指標。此研究發表在《美國腎臟學會期刊》(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ofNephrology)...

《Science》工業化社會讓腸道健康微生物逐漸消失?!

2024-03-29 / 實習記者 鐘御慈
近(18)日,以色列本-古禮安大學(Ben-GurionUniversity,BGU)研究團隊發現,隨著工業化社會進展、人們飲食習慣改變,人類腸道微生物群中新發現的纖維素分解細菌-瘤胃球菌(Ruminococcus)正逐漸消失。此研究發表於《Science》上。 瘤胃球菌是厭氧、革蘭氏陽性腸道微生物,它透過產生纖維質體(cellulosome)的酵素複合體(complex)來分解纖維素,並轉化為餵...

解密「腸中黃金屋」多體學掛帥、次世代益生菌邁向精準健康!

2024-03-26 / 記者 吳培安
1月27日,中研院生化所、臺大醫院與圖爾思生技共同主辦「第八屆亞洲微生物體趨勢論壇」,今年由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擔任大會主席,高醫大副校長吳登強、臺大醫學院院長倪衍玄、臺大醫技系教授俞松良、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湯森林主持,並邀請到19位微生物領域的專家,為與會聽眾帶來微生物多體學、新興技術於科研市場應用、海洋微生物與永續發展等多樣化主題。撰文/吳培安、彭梓涵、李林璦、巫芝岳論壇主席吳明賢於開場致詞中表示...

盤點臺灣「菌菌商機」8家新生代

2024-03-26 / 記者 吳培安
全球微生物體市場快速升溫,預計將在4年後衝到12.4億美元。臺灣生技業者除了益生菌產品,更在臨床感染症病原、個人腸道菌相檢測兩大賽道上衝刺,這也成為疫情趨緩後,精準醫療暨基因檢測業者搶攻的菌菌商機。撰文/吳培安談到「菌菌商機」,多數人直覺想到的是益生菌保健食品。雖然臺灣微生物發酵技術發達、行銷多國,但在全世界微生物體(Microbiomes)發展趨勢中,菌菌商機可不只有益生菌,還包含了:檢測診斷、...

微菌叢植入治療 治rCDI效果達9成?【會員限定,1/15前限期開放閱讀】

2024-03-26 / 記者 李林璦
腸中自有黃金屋?事實上,嚐糞治病,早在中國東晉時代(西元317~420年)就有紀載「黃龍湯」的出現,可說人類微菌叢植入治療(FMT)的鼻祖。但直到約1,600年後的2013年,才被開始在西方主流醫學中正式被重視。臨床上治療rCDI的可見效果可超過9成,使其近十年來發展扶搖直上。臺灣的長庚、北榮等醫學中心都是箇中翹楚,本刊特別邀請到臺北榮民總醫院醫學研究部轉譯研究科主任暨台灣微菌聯盟理事長吳俊穎、林...

全球精準醫學「菌菌商機」淘金熱!

2024-03-26 / 記者 李林璦
人體的微生物基因體是人類的100多倍,腸道微生物與人體的各種疾病環環相扣,嚐糞真的能夠治百病?臺灣《特管辦法》開放微菌叢植入治療(FMT),開啟FMT治療元年,也同步推動臺灣人專屬微生物相庫建構,政府更將在今年啟動「微生物中綱計劃」!從精準醫學、精準健康邁向精準營養,主宰人體的關鍵――微生物,處處掀起「菌菌商機」淘金熱,「菌菌商機」黃金時代來臨下,該如何掌握先機?臺灣又有哪些公司已經搶進賽道?是否...

「斜槓化學家」徐丞志創雷文虎克 瞄準腸道菌攻代謝疾病

2024-03-23 / 記者 李林璦
今(23)日,由教育部資訊及科技司指導、教育部精準健康產業跨領域人才培育計畫及臺北醫學大學跨領域學院共同主辦「教育部創新創業團隊REUNION:創友會暨績優團隊參展媒合」,特別邀請到雷文虎克生物技術創辦人暨執行長徐丞志分享,從致力於人才培育的臺大教授走到新創公司的甘苦談,以創業的經驗勉勵莘莘學子突破與創新。 同時,也邀請到5位專家到場暢談生醫新創的挑戰與解方,讓新創能與業師相互交流經驗與拓展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