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彭梓涵

不論人生看起來多麼困難,總有你可以做及取得成功的事《史蒂芬 霍金》。

Kymriah與日本基因療法Collat​​egene 最快五月登日 均有機會納入健保

2019-02-22 / 記者 彭梓涵
日本厚生勞動省昨日(21)在專家會議宣布將對兩項被受期待的基因療法,包含諾華(Novartis)治療白血病Kymriah、以及大阪基因療法開發商AnGes治療動脈受損的Collat​​egene,正式接受法規申請。根據報導,Kymriah和Collat​​egene將有資格納入日本國民健康保險制度。英國研究公司Evaluate預測,全球基因治療市場將在2024年達到150億美元,佔整個醫藥市場的1...

翔宇生醫2018營收創新高 預計今年推出健字號產品

2019-02-21 / 記者 彭梓涵
全球保健機能性食品及醫美美容保養市場需求帶動下,翔宇生醫(6539)自有品牌DV笛絲薇夢在台灣及大陸兩地市場的市占率提升,在整合虛擬通路及實體通路兩大銷售管道交叉行銷下,挹注翔宇生醫2018年度營收,繳出18.66億新台幣,刷新歷史新高。新任總經理張麗綺指出過去以幹細胞領域相關研究之生醫事業處、保養品及保健食品銷售及DVSPA美容保養通路三大事業體並進,日前已於2018年7月將生醫事業處分割獨立成...

達文西系統開發商Intuitive 肺部微創活檢機器人獲FDA批准

2019-02-21 / 記者 彭梓涵
全球機械手臂微創手術的領導者IntuitiveSurgical日前(19)宣布其肺部微創活檢輔助機器人Ion ™,獲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510(K)許可。IntuitiveSurgical的達文西手術系統多年來一直是市場領導者。但隨著手術機器人的崛起,Intuitive也面臨來自同行美敦力(Medtronic),Transenterix和VerbSurgical 等公司的日益...

疼痛可以量化? 科學家發現疼痛相關生物標記

2019-02-20 / 記者 彭梓涵
來自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疼痛生物標記物,透過量測血液中生物標記物表現量,可以客觀了解疼痛程度,此方法可以幫助醫生更精準治療患者,並阻止鴉片類藥物濫用。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在《MolecularPsychiatry》期刊上。疼痛是一種主觀感受,可以透過客觀的生物學反應和來源而了解疼痛的發生,由於精神病患者的精神狀態不穩定,也會影響疼痛的感知,進而增加疼痛感。由印第安納大學醫學院的精神病學教...

NASH治療誰先奪標?  Intercept NASH III期臨床已達成兩項終點

2019-02-20 / 記者 彭梓涵
美國生物製藥公司InterceptPharmaceuticals昨(19)宣布,正在進行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藥物Ocaliva(obeticholicacid,OCA)三期臨床試驗,在治療NASH患者18個月後達到改善肝纖維化的主要終點,且沒有任何NASH惡化,InterceptPharmaceuticals計畫在年底前向美國與歐洲申請批准,未來InterceptPharmaceutica...

《JNM》韓國開發出新的PET-CT顯影劑 以提升急性靜脈血栓確診率

2019-02-19 / 記者 彭梓涵
韓國蔚山大學醫學院(UniversityofUlsanCollegeofMedicine)研究人員日前開發出正子電腦斷層掃瞄(PET-CT)顯影劑18F-GP1以改善傳統影像學的局限,在急性靜脈血栓栓塞(VTE)的診斷上,可以識別膝蓋以下腿部遠端靜脈的血栓。相關研究已發表在《JournalofNuclearMedicine》期刊上。急性靜脈血栓栓塞是一種疾病,包括腿部或骨盆的深層靜脈血栓形成,與動...

美國重啟爭議性基因改造禽流感病毒研究

2019-02-19 / 記者 彭梓涵
《Science》科學雜誌日前獨家揭露,去年,美國政府審查小組悄悄批准兩項基因改造禽流感病原體在哺乳動物中傳播的實驗,這些實驗過去被認為是具爭議與危險性的病毒實驗,以致聯邦官員對此類研究採取暫停措施,4年後,美國政府重啟研究並獲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的資助。科學家對重啟持兩極看法,支持者認為,「很高興美國政府在權衡風險和利益考量下,制定新的監督機制,雖然...

製藥金童Ramaswamy再出發 成立新公司專攻中樞神經系統領域

2019-02-18 / 記者 彭梓涵
生技製藥金童VivekRamaswamy旗下公司Axovant在2017年宣布阿茲海默症新藥三期臨床試驗失敗後,歷經一年強化其基因治療產品線,Axovant成為完整基因治療公司,日前(14)也宣布重新整編公司,將小分子團隊獨立出來,另外成立ArvelleTherapeutics,專攻中樞神經系統(CNS)疾病領域。素有製藥金童之稱的VivekRamaswamy具有獨特的思維,他認為,花上數十億美元...

業界大老Tachi Yamada助陣 基因療法新銳Passage Bio首輪募資破億

2019-02-18 / 記者 彭梓涵
新銳基因療法公司PassageBio日前(14)宣布完成1.155億美元A輪募資,所得資金在聯合創始人JamesM.Wilson支持下將與賓州大學(UPenn)、基因治療計畫(GTP)以及賓州罕見孤兒疾病中心(ODC)達成合作協議,開發五種罕見單基因中樞神經系統疾病(CNS)的腺相關病毒(Adeno-Associatedvirus,AAV)基因治療候選組合。PassageBio是一家整合的基因治療...

《Science》子刊:可逆的抗血小板療法 可對抗癌症轉移和凝血

2019-02-16 / 記者 彭梓涵
來自哈佛大學威斯研究所的科學家透過修飾人類血小板,開發出可逆的無藥抗血小板劑,修飾過的血小板,稱為誘餌血小板,可防止兔子形成血栓,此外,在乳腺癌小鼠模型中誘餌血小板經證實可預防癌細胞外滲(Extravasation),減少的癌細胞轉移的發生。相關研究日前已發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期刊上。血小板在體內平衡中扮演重要腳色,血小板可與凝血因子一起,藉由凝集作用,對...

全新轉型醫療展6月登場  將台灣智慧醫護推向全世界

2019-02-15 / 記者 彭梓涵
外貿協會於昨(14)日舉行「智慧醫療及照護產業趨勢研討會」,吸引320位業界人士到場參與,也為智慧醫護產業的未來商機及展覽揭開序幕。「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及「台灣國際醫材製造及零組件展」將於6月27日至30日於世貿一館同期展出,兩展攜手共構「製造至服務」,產業一條龍B2B交易平台。本年度「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聚焦於「情境主題館」、「智慧醫療」、「高階醫材」、「照護輔具」、「醫療服務」及...

Neurotech 治療黃斑部病變封裝細胞療法獲FDA快速審查指定

2019-02-15 / 記者 彭梓涵
臨床階段生物製藥公司NeurotechPharmaceuticals日前(12)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授予新型細胞藥物遞送系統Renexus®(NT-501)用於治療第2型黃斑部毛細血管擴張症(MacTel)快速審查指定。Renexus®是一種新型的細胞的給藥系統,此系統利用專有的基因工程改造人類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此細胞可持續分泌具有治療活性的生物製劑。再將細胞包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