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建丞:臺灣新藥研發選題創新不足 新興mRNA技術需趕上國際

2021-10-31 / 記者 劉馨香
戴建丞畢業自臺北醫學大學藥學系與醫學研究所,目前正於臺北醫學大學進修細胞治療與再生醫學國際博士學位學程。曾服務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經濟部工業局與經濟部技術處生醫材化科。技術處生醫材化科的主管範圍,包括新藥、醫療器材、食品科技、生物資源、紡織等產業的發展。在2020年初,戴建丞帶領生醫材化科盤點國內快篩試劑資源,促進分子快篩產品的開發。責任編輯/劉馨香臺灣發展生技產業迄今30年,已有相當成績。目前,...

李建謀:「免疫橋接」 剖析國產疫苗綜效【更新版】

2021-09-03 / 專欄:李建謀
李建謀為富禾生醫總經理兼創辦人,2004年取得中央研究院、國家衛生研究院、國防醫學大學合辦生命科學研究所之博士學位,在多種免疫細胞的製備、修飾乃至於免疫細胞療法皆具備實務經驗。目前在臺灣、中國、美國及日本以共同發明人身分,持有共計17項免疫細胞相關技術專利。富禾生醫以其獨特的免疫功能分析平台及免疫細胞為核心,加上循環腫瘤細胞分析技術,開發出精準診斷及客製化免疫細胞療法;此外,也藉由符合人體細胞組織...

遠距醫療–跨越數位落差、落實醫療平權

2021-08-10 / 專欄:陳瑞杰
有人擔心當疫後各項政府解決方案,會加大投注於數位產業發展,反而造成低收入、偏鄉、長者之數位落差。也有關切全台疫情警戒降級後,醫院的門診病人逐漸回流,政府正在積極推動遠距醫療,是否有必要繼續? 然而,遠距醫療應是全民健保,更能實踐社會正義及落實醫療平權工具之一。遠距醫療模式,可避免偏鄉離島居民或都會地區行動不便者(殘障或銀髮族),在常態就醫時(非急迫),節省舟車往返及候診領藥,不讓「時間」與「距離」...

善用「虛擬健保卡」推動遠距醫療與疫後醫療數位轉型

2021-07-23 / 專欄:陳瑞杰
新冠肺炎在台延燒,三級警戒讓全國醫療機構營運降載,衛福部與健保署也同意暫時全面開放「遠距醫療」,部分國人就醫型態也因此改變。但是,民眾在線上看完診,卻仍需回到實體醫療院所,核卡、繳費、領藥,讓人覺得只開放半套視訊診療。衛福部醫事司與健保署也迅速回應,其中一項改善就是推動「虛擬健保卡」,七月初,宣稱已有628家醫事機構參與,但都仍在系統整合中。 李伯璋署長也在7月18日自由共和國論壇中,提出面對疫情...

NGS如何從科技殿堂飛入尋常百姓家:15年技術發展脈絡

2021-07-11 / 專欄:基因慧
站在2021年當下,NGS技術已投入使用十餘年,從科技殿堂拾階而下,應用到臨床和社區抗疫一線,回顧底層技術發展脈絡,溫故知新。短讀長、長讀長各有哪些優勢?基礎原理是什麼?主要廠家有哪些?大阪大學微生物病研究所感染症國際研究中心特聘副教授中村昇太(NakamuraShota)在《生物工學會誌》期刊上發文闡述了相關問題,本文編譯原稿如下。撰文/中村昇太編輯/基因慧July審核/Barney【注】本文是...

孫智麗:從國產疫苗看台灣生技產業機會與困境

2021-07-07 / 特邀作者
一、各國施打現況與疫苗保護力國產疫苗的問題最近討論多,我先就國產疫苗的現況做簡單的介紹。全世界好幾個國家的每百人施打率都超過百分之百,目前這些國家包含阿聯酋、以色列和英國,也就是這些國家部分人口已經完成第二劑,邁向群體免疫之目標。因疫情破口大幅提高國人施打意願,目前台灣的施打率已經突破10%來到10.6%。台灣核准緊急使用授權(EUA)疫苗,包括全世界最多國家施打的疫苗AZ、國內開始施打莫德納(M...

皮膚癌早期診斷存活率99% 十年內將誕生AI自動診治工具

2021-06-21 / 記者 劉端雅
陳志山於臺灣中山醫學大學取得醫學士與短暫外科臨床訓練後赴美,在賓州大學(UPenn)取得病理學博士,自此旅居美國執業。他曾擔任紐約州立大學附設醫院皮膚外科主任及教授,在MSKCC成立皮膚癌專科部門時加入至今,20餘年來,他致力於皮膚醫學臨床研究,成為美國當今皮膚腫瘤學權威KOL(KeyOpinionLeader)中唯一出自臺灣醫學體系者,也是目前MSKCC首位部門主管的臺裔醫師。責任編輯/劉端雅5...

HFNC氧療 健保給付

2021-06-18 / 專欄:李伯璋
李伯璋、賴昭翰、黃彥達/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成大醫院外科加護病房主治醫師因應治療COVID-19患者所需,國際經驗及實證顯示,高流量鼻導管(High-FlowNasalCannula,簡稱HFNC)治療可提供病患穩定的氧氣濃度,為具效益之治療方式。健保署已於六月十日公布新增「經鼻高流量濕化氧氣治療」申報代碼,在健保署共擬會議未核定之前,針對COVID-19重症病人治療給付費用回溯自一一○年五月一日...

李伯璋:善用防疫綠色通道 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

2021-06-18 / 專欄:李伯璋
疫情延燒迄今,民眾持健保卡、透過「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健康存摺」APP,可進行口罩預約,它也為防疫建構「綠色通道」。近期疫情升溫,健保署透過這條通道,讓民眾可快速查詢自身「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短期內又將提供疫苗注射預約。近期疫情嚴峻,由於原篩檢結果通報程序繁複,導致延遲通報,為了讓大家更即時掌握篩檢結果以防止疫情擴散,指揮中心指示,自五月廿二日起改為透過健保系統上傳篩檢結果,並於「健康存摺」呈...

張鴻仁:快篩,驗了,真的會「安心」?

2021-05-26 / 專欄:張鴻仁
台灣疫情大爆發之後,快篩、普篩、廣篩這幾個關鍵字又滿天飛。快篩雖快技術上比較不準「快篩」,顧名思義就是快,但在檢驗技術上,快就會比較不準,因為過去PCR需要大台機器,從採檢體到準備檢體的各階段前置作業,一直到上機,差不多要一整天,通常無法在社區進行。在公共衛生運作上,例如我們要了解社區是否爆發C肝或愛滋病感染。傳統上,就是一群公衞護士到社區開「臨時檢驗站」,找村里幹事吆喝大家來「篩檢」。傳統快篩通...

李崇僖:封城防疫,為何理論上有效,實際上卻不可行?

2021-05-26 / 專欄:李崇僖
最近「人與人的連結」成了熱門用語,還帶了點負面意味,好像是給防疫帶來大麻煩的禍首。其實,人與人的連結,也是台灣作為防疫共同體,共同度過難關的重要基礎。李崇僖/ 臺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所創辦所長此刻,我們當然必須減少人與人的接觸;但就像蹺蹺板,物理接觸降低後,必須設法提高另一端心理層面的連結。否則,防疫政策會遇上更大麻煩。指揮中心真正的挑戰不是病毒,是人心疫情指揮中心看似在對抗病毒,其實他們...

全球用藥趨勢 注射藥物如何對患者更友善

2021-05-20 / 記者 劉馨香
Chervee領導Vetter亞太業務開發團隊、新加坡的區域辦事處,以及在日本、韓國和中國迅速發展的銷售辦事處,主要工作重點為擴大Vetter與亞太地區製藥和生物技術公司的業務,並發展Vetter在當地的團隊。Chervee活躍於製藥和診斷行業二十多年,在商業製藥和體外診斷(IVD)產品方面有豐富經驗。Vetter總部位於德國拉芬斯堡(Ravensburg),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接受委託研究開發暨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