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首頁
雜誌目錄
Vol. 63 神藥還是錢坑 臺灣再生醫療廠商風雲錄
Vol. 69
Vol. 68
Vol. 67
Vol. 66
Vol. 65
Vol. 64
Vol. 63
Vol. 62
Vol. 61
Vol. 63
2019-06
神藥還是錢坑 臺灣再生醫療廠商風雲錄
神藥還是錢坑
臺灣再生醫療廠商風雲錄
細胞治療被披上神藥的憧憬,特別是無法治療的疑難重病
特管法通過後,可執行醫院和合作廠商,焦點關注甚於曾經的新藥公司,
它帶來一個新興醫療產業希望?還是一個未知的黑洞!
再生醫療的臺灣產業現況究竟如何?淘浪之後走向何方?
所有電子書
購買紙本雜誌
Cover Story | 封面故事
更多
封面故事
再生醫療
仕懋
仕懋自有血液淨化方案闖出世界一片天
仕懋是臺灣血液科技的本土龍頭,掌握臺灣重症病房血液淨化處理半壁江山,擁有優異的PRP分離儀器、重症血液淨化以及輸血白血球過濾器等自有專利產品,首創多國專利技術AMPCs幹細胞治療,取得澳洲國家衛生單位核發醫療許可證。撰文/薛瀹熢說起再生醫療,除了當紅的細胞治療外,事實上有一個領域雖然沒那麼響亮,但在臺灣發展已久,也有許多產品上市的「組織工程相關生醫材料」,其中自體血小板回輸療法(俗稱PRP療法)便...
封面故事
再生醫療
幹細胞
瑪旺幹細胞多項治療正式進入臨床試驗
瑪旺建立了亞洲唯一的皮膚來源間質幹細胞技術平台。皮膚來源間質幹細胞,取材容易,技術門檻卻非常高,但瑪旺已在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卵巢早衰(PrematureOvarianFailure),以及中樞神經相關疾病治療等看到成果。撰文/薛瀹熢2015年的八仙塵暴事件,瑪旺幹細胞公司與日本再生醫療公司J-TEC合作,協助以自體培養表皮細胞產品治療了燒燙傷患者,之後追蹤發現,接受治...
封面故事
再生醫療
無菌製備操作
細胞培養
高端打造國際級CMO/CDMO基地
已經取得PICS/GMP認證疫苗廠的高端,掌握「無菌製備操作」細胞生產關鍵過程與規範,新建的全台最大規模細胞製備中心,預計今年第四季完成。撰文/王柏豪遠在臺灣特管法進入草案討論階段,挟著專精於細胞培養生產、與無菌製備操作技術,與日本合作深遠的基亞集團和旗下高端疫苗,已經嗅到了再生醫療市場發展的前景,並提早投入產業佈局。高端疫苗位於竹北生物醫學園區內的細胞培養疫苗廠,2016年10月完工,並於201...
封面故事
再生醫療
醫晟成立臺灣首家組織處理中心
LifeLink與臺灣醫晟生醫合作,擁有獨家的Allowash技術,可以用於處理捐贈的生物組織,並會針對每一個生物組織進行全面的免疫抗原測試。醫晟也是臺灣唯一一間興建專屬組織處理中心來製備再生生物材料(RegenerativeBiomaterials)的公司。撰文/薛瀹熢再生醫學中,組織工程也是非常重要的技術領域。組織工程並不限於使用活體細胞,涵蓋範圍從生物材料、幹細胞、生長及分化因子以及生物微環...
封面故事
免疫療法
為患者量身打造免疫療法
在特管法的開放下,富禾生醫將透過精準免疫分析平台及液態切片技術為癌症患者先進行免疫功能及腫瘤細胞配對,以客製化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輔以免疫IO藥物治療。撰文/薛瀹熢2012年成立的富禾生醫以其獨家免疫功能分析平台及免疫細胞作為技術核心,平台能夠利用超過600種以上的單株抗體組合,再搭配流式細胞儀分析超過1,700種以上的細胞族群,且可用於藥物臨床前開發與試驗療效分析等。公司目前除提供細胞治療產品開發,...
Editor‘s Note | 編輯筆記
更多
編輯筆記
培養基的啟發
學生命科學的人,對培養基一定不陌生,做實驗、養細胞都需要培養基,它還是個消耗品。近期,因為密集地向再生醫學領域的朋友們學習,我覺得培養基的學問不僅是科學,更是一門很大的哲學。它基本上就是提供微生物細胞生長繁殖所需的一組營養物質原料的環境,必須滿足所培養微生物生長,促進產物的形成。跟我們熱議產業促進需要什麼環境,政府該有什麼政策一樣。誠然,正常健康狀況下,最天然的永遠最好,但這是自然界和老天設定的程...
Snapshot | 剪影
更多
生技剪影
打造新北市醫療照護生技廊道
臺北醫學大學雙和醫院B基地教學大樓、生醫大樓於5月3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於2022年完工啟用,屆時北醫教育醫療體系的發展將更上層樓,也朝向發展世界一流大學的願景邁進。行政院長蘇貞昌、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行政院政務委員吳澤成、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及新北市長侯友宜等長官親臨典禮活動。雙和醫院B基地的全新發展,不僅將提升雙和醫院教學、研究及醫療品質,也提供中永和及所有新北市民優質的醫療照護。行政院院長蘇貞昌...
People | 人物
更多
人物
楊慕華
醫師科學家
生醫推手
楊慕華「刪去法」選擇研究道路
陽明大學副校長、臺北榮總腫瘤醫學部醫師楊慕華,他長期投入頭頸癌的研究,是國內少數兼及臨床與研究的「醫師科學家」。重要研究包括,發現頭頸癌高度侵犯特性是造成臨床上預後較差的現象,以及頭頸癌會以群聚的方式轉移,爲頭頸癌的個人化醫療提供了治療方向,也為頭頸癌專一標靶藥物研發找到關鍵資訊。撰文/彭梓涵攝影/薛瀹熢癌症轉移(CancerMetastasis)是最令醫師束手無策的狀況,也是病患最懼怕的夢魘。大...
Special Report | 特別報導
更多
特別報導
臺灣代表團整合產官學研秀生技實力
全球最具規模的北美生技展BIOInternationalConvention,將於6月3日至6日間在賓州費城隆重登場,每年都會有超過100家全球大型藥廠、生技業者及學術機構等參與,並透過此會展發表最新技術,吸引上萬生技領域專業人士與會,各國政府、企業也都會舉辦各式研討會、策略合作會議等,尋找結盟合作的機會。 產官學研整合 展現臺灣生醫研發成果今年的北美生技展,我國將由行政院吳政忠政務委員率領臺灣代...
Special Report | 特輯
更多
特輯
專題報導
BioLegend
賴正光
BioLegend Science Park
Kevin Faulconer
免疫治療天王齊聚照亮BioLegend
5月8日,適逢美國聖地亞哥的BioLegendSciencePark落成,拉開了世界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免疫學國際盛會——美國免疫學會(2019AAI)年會的序幕。撰文、攝影/鄔麗・巴旺 沿著聖地牙哥偏郊美麗華區(Miramar)的卡羅(Carroll)路,許多散落的生技公司隱匿沿路兩旁,一到黃昏安靜幽暗,但轉進BioLegendWay,前方園區成了夜...
Trend | 趨勢
更多
趨勢
併購、策略聯盟 革新臺灣生技
5月2日,由台灣併購與私募股權協會主辦、星火投資俱樂部協辦的生技醫療併購論壇在香格里拉臺北遠東國際大飯店舉行。本次論壇以「臺灣生技醫療產業結構與全球醫療市場布局」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多位重量級專家同台剖析全球醫療保健發展趨勢與臺灣生醫產業轉型創新的關鍵策略。臺灣併購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盧明光致詞時表示,企業為了因應高度競爭的國際市場環境以追求更高的獲利成長,企業的併購與策略聯盟可以幫助企業導入國際資金...
Industry | 產業
更多
產業
十家美國醫療服務新創公司各出奇招
面對處方藥價格高漲危機,新創公司以各種方法化危機為轉機,尋找可能的突破點,例如提供優惠價、幫助患者快速比價,甚至是直接生產更低價、同療效的藥物。編譯/吳培安在美國,處方藥的價格數十年來快速高漲已成事實。根據美國參議院議員ClarireMcCaskill2018年的報告指出,美國20種高齡族群最常使用的處方學名藥平均價格的膨脹速率在2012~2017年間已經成長10倍。換句話說,這些藥的平均年度複利...
Medi-care+ | 新醫療
更多
新醫療
蕭中正
清福養老院
長期照護
蕭中正醫療體系攜手清福養老院 醫療x養老!!一站式醫養結合模式
「醫養結合」已然成為趨勢,是世界各國面對人口老化問題的解方之一,臺灣早在5年前就有醫養結合的概念,但發展始終沒有起飛。反倒是中國,起步雖較晚,但近期已有多家養老院與醫院成功結合,清福則是全臺第一家與醫院結合的養老院,盼符合長輩的醫療需求趨勢。撰文/李林璦 臺灣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預估到了2065年,每10人中,約有4位是65歲以上...
Events | 產業脈動
更多
產業脈動
醫療與ICT跨域整合 臺灣如何取得先機
4月17日,由臺北市政府舉辦,中國生產力中心及環球生技月刊協辦的「2019臺北生技小聚」系列論壇第二場次展開,以「e+醫大於二」次世代醫療ICT跨域革新為主題,匯聚相關各界專家,一同深度剖析現今醫療與ICT跨域趨勢分析,以及臺灣如何在其中取得先機。 醫療與ICT產業的跨域整合是現今全球的熱門議題,而臺灣擁有優異的ICT產業與醫療服務業優勢,可說是站在這股浪潮上的絕佳位置。本次小聚特別邀請臺北醫學大...
產業脈動
人體微生物掀起的下一波醫學革命
隨著微生物領域的大數據應用時代來臨,國際間微菌相的研究越來越踴躍,專家學者們爭相挖掘微菌與健康的秘密,微菌研究可說是當前醫療產業最具潛力的新領域。 5月4日,由台灣微菌聯盟、臺北榮民總醫院、經濟部生技醫藥產業發展推動小組主辦,日本微菌聯盟(JapanMicrobiomeConsortium,JMBC)、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社團法人台灣小腸醫學會、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財團法人生物技術開發中心協...
Bio Scenes|生技幕後
更多
生技幕後
器官捐贈
李伯璋
生死接線員
器捐移植協調師
突破器捐困境 生物技術或為曙光:向逝者借來的愛 《生死接線員》
公共電視台繼上月播出《我們與惡的距離》並大獲好評後,再度推出臺灣首部「器捐移植協調師」的職人劇《生死接線員》,從他們的角度觀察,器官移植除了醫學技術上的困難外,也再再煎熬著捐贈者、受贈者及其家屬的內心。面對現今的器官勸募困難,許多患者苦等不到器官,是否有其他方法能突破器捐困境?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下稱器捐中心)統計,截至今年1月27日止,臺灣有效等候接受器官移植病人共有9,622人,...
Bio Bookshelf | 生技書房
更多
生技書房
免疫醫療法《免疫的威力》
常常掛在嘴邊的「免疫力」究竟是什麼?感染症、過敏、類風溼性關節炎等問題,都與它有關。在本書中,國際免疫與血液醫學權威──伍焜玉院士,以其豐富的醫學背景知識,融合最新的醫學研究資料,完整並深入淺出地介紹免疫系統與人體的互動關係與運作機制。作者/伍焜玉責任編輯/李林璦免疫療法觀念甚至比化放療更早出現 若是能了解癌細胞如何躲避免疫的偵察及誘引免疫細胞,就有助於新癌症治療,為免疫治療開拓新路。免疫療法因此...
Native Bio | 在地生技
更多
在地生技
必麥農牧 臺灣首家投入蜂類生物防治
氣候暖化,荔枝椿象的繁殖力大增,全臺各地都傳出荔枝椿象危害的消息,傳承三代養蜂世家的必麥農牧,技轉苗栗農改場天敵昆蟲養殖技術,以蓖麻蠶卵做為替代宿主繁殖荔枝椿象的天敵-平腹小蜂,並優化大規模的室內飼養條件。今年3月,與彰化縣政府合作導入無人機深入山區投放平腹小蜂,荔枝椿象明顯減緩,生物防治之餘也減少農藥的使用。 每年4~7月,是荔枝椿象(TessaratomaPapillosa)孵化成蟲的時期,各...
ViewPoint | 專家觀點
更多
專家觀點
陳委承
默克散播好奇心種子 把生命科學帶進臺灣偏鄉
畢業於臺灣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的陳委承,現為台灣默克生命科學事業體總經理,2006年加入默克特用材料事業體,負責液晶材料相關業務,並於2014年榮獲默克最高榮譽「商業卓越獎」(BusinessExcellence)。2016年轉任生命科學事業體後,擔任應用解決方案處處長,隨即升任為生命科學事業體總經理,他擅長運用其跨領域的經驗,引領團隊以嶄新的思維解決生命科學中艱困的問題。訪問整理/李林璦喬治梅森大...
回雜誌目錄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