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查看購物車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市場分析
產業報告
市場觀測
漲跌排名
查找廠商
人物
編輯專欄
人物專訪
國際專訪
專家觀點
【影】技術焦點鏡
【影】生醫名人錄
創新創業
新創動態
活動快訊
生醫攬才
生醫永續(ESG)
投募專區
本刊公告
展會直擊
論壇報導
日本生技展
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
亞洲生技大會(BIO Asia–Taiwan)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
北美生物科技產業展(BIO)
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年會(ASCO)
摩根大通醫療健康年會(JPM)
德國醫療器材展(MEDICA)
台灣醫療科技展(Healthcare+)
產業論壇
海外展會
Podcast
活動
出版品
買書
環球生技雜誌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Podcast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免標定!《Nature》子刊:創新光感技術揭開TLR訊號傳導機制
科學新知
NEW
DeepMind公開AlphaFold3底層程式碼 供非商業用途使用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子刊: 突破腫瘤微環境!抑制乳酸助T細胞重獲活力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重症
紅血球
紅血球具免疫功能!?《Science》子刊:首揭重症患者貧血機制
2021-10-27/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0日,賓州大學(UPenn)佩雷爾曼醫學院(PerelmanSchoolofMedicine)的研究團隊發現,患者罹患敗血症與新冠肺炎(COVID-19)時,紅血球會與游離DNA(cell-freeDNA)結合,帶上細菌或寄生蟲的DNA,而誘導巨噬細胞(macrophages)吞噬紅血球,紅血球因此離開血液循環而造成貧血,這是首次揭開重症患者發生急性貧血的機制。該研究發表於《Scienc...
科學新知
眼睛
黃斑部
脈絡膜
黃斑部水腫新藥!FDA批准首個脈絡膜上腔注射藥物
2021-10-26/
記者 劉馨香
美國時間25日,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批准了黃斑部水腫(macularedema)的新藥Xipere,預計將於2022年第一季上市。Xipere是第一種獲批准的脈絡膜上腔(suprachoroidalspace)注射藥物,也是第一種獲批准用於治療葡萄膜炎(uveitis)相關黃斑水腫的療法。Xipere獲得FDA批准,是根據樞紐性臨床三期試驗PEACHTREE的數據。在該研究中,47%接受X...
科學新知
阿茲海默症
tau蛋白
胺基酸
首次研究證實!《Science》子刊:補充必需胺基酸 延緩阿茲海默小鼠大腦退化
2021-10-25/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22日,日本國立量子科學技術研究開發機構(QST)的Tau蛋白研究專家樋口真人(MakotoHiguchi)發現,低蛋白飲食會加速阿茲海默小鼠的大腦退化,而補充含有7種特定胺基酸的補充劑─AminoLP7可以延緩小鼠的大腦退化與阿茲海默症進程。該研究發表於《ScienceAdvances》。 樋口真人同時也是臺灣的新旭生技共同創辦人,新旭生技專注於研發阿茲海默症和其它Tau蛋白相關之神經退...
科學新知
新冠肺炎
新冠疫苗
《NEJM》以色列揭首項輝瑞疫苗對青少年Delta變異株有效性大型研究!
2021-10-25/
記者 吳培安
近(美國時間20)日,以色列ClalitResearchInstitute攜手美國哈佛大學,結合完整的病歷資料庫,針對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BNT162B2在以色列的大規模接種,發表了評估青少年接種後,降低因新冠病毒Delta變異株而起的症狀及感染風險效果的研究。這是迄今針對青少年接種的最大規模研究,也是首項以Delta變異株為主的研究,目前已通過同儕審查,並刊登在最新的《新英格蘭醫學期刊...
科學新知
抗衰老醫學
ADC
《Scientific Reports》新抗老療法?! 英國開發「ADC抗體藥」精準殺老化細胞
2021-10-25/
記者 巫芝岳
近(13)日,英國萊斯特大學(UniversityofLeicester)的研究團隊,設計出一種能識別老化細胞的抗體偶聯藥物(ADC),該抗體可附著在老化細胞上並釋放藥物,在不影響其他健康組織的情況下除去這些細胞,雖尚未進入臨床階段,但未來仍有望成為新的抗老療法。該研究發表於期刊《ScientificReports》。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是基於現有的癌症抗體藥物療法,他們將一種最近被發現可做為細...
科學新知
基因編輯
《Cell》新方法解析DNA修復機制 助基因編輯技術更上層樓
2021-10-22/
記者 劉馨香
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University)教授BrittAdamson、麻省理工學院(MIT)教授JonathanWeissman和基因編輯生技公司EditasMedicine等團隊,合作開發出一種稱為「Repair-seq」的篩選方法,讓研究者更了解基因編輯背後複雜的DNA修復機制,可用於協助改進基因編輯方法的效率與準確度,該研究在10月20日刊登於《Cell》。 在應用方面,麻省理...
科學新知
腸道
免疫
《Nature》:維持腸道健康新角色!神經膠質細胞參與免疫反應
2021-10-22/
記者 劉馨香
20日,英國法蘭西斯克里克研究所(FrancisCrickInstitute)在《Nature》發表新研究表示,腸道神經系統中的膠質細胞,對於維持腸道健康扮演重要角色。研究發現,在病原體入侵後,這些膠質細胞會協調免疫反應,並且是探索發炎性腸道疾病新療法時可能的關鍵標的。研究人員研究了腸道膠質細胞在應對組織損傷上的作用。腸道膠質細胞位於腸壁內,構成了腸道神經系統的一部份,該系統控制腸道肌肉的收縮和其...
科學新知
癌症治療
《Advanced Materials》腫瘤精準治療再突破! 奈米粒子「自動組裝」攻入癌細胞
2021-10-21/
記者 巫芝岳
近(20)日,紐約市立大學(CUNY)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一款遇到癌細胞時,會「自動組裝」並被癌細胞吞噬,進而發送減緩細胞生長訊息的奈米粒子,可望成為更精準、不傷害到人體健康組織的新癌症療法。該研究發表於期刊《AdvancedMaterials》。基質金屬肽酶9(MMP-9)是癌細胞會異常大量分泌的一種酵素,該酵素會分解健康組織周圍的膠原蛋白;於是,該研究團隊利用這項酵素,作為啟動奈米粒子療法的「開...
科學新知
心臟
真的「心痛」!美研究:心碎症候群年年增 中老年女性風險最高
2021-10-19/
記者 劉馨香
近(13)日,一項刊登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Journalof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的新研究,發現過去15年,被診斷為心碎症候群(brokenheartsyndrome)的美國人人數穩定增加,其中絕大多數(88%)是女性,且50到74歲的風險最大。心碎症候群又稱為壓力性心肌症(stresscardiomyopathy),表現類似心臟病發作,症狀包括胸痛和呼吸困難...
科學新知
抗體藥物
癌症治療
加拿大臨床試驗證實 聚焦超音波打開血腦障壁助乳癌腦轉移抗體治療
2021-10-18/
記者 吳培安
美國時間15日,加拿大新寧健康科學中心(SunnybrookHealthSciencesCentre)的研究團隊發表全球首項研究,透過臨床試驗說明核磁共振(magneticresonance)導航聚焦超音波,能幫助抗體療法突破血腦障壁,來治療乳癌的腦部轉移。這項研究發表在《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 此次發表的研究,是來自10名HER2陽性乳癌患者參與的臨床一期試...
科學新知
代謝體學
大腦
《Nature》子刊:全球首揭!年輕到衰老 小鼠大腦代謝物圖譜
2021-10-18/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15日,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UCDavis)研究人員發表了全球首個「小鼠大腦代謝物圖譜」,該圖譜包含了雄性與雌性小鼠,從青春期到成年期,再到老年期,不同年齡的10個大腦區域中1,547種代謝物分子。該研究發表於《NatureCommunications》。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基因體中心西岸代謝體學中心主任OliverFiehn表示,這是全球最大的大腦代謝體分析,其中涵蓋的1,547種代謝物...
科學新知
醫材開發
陽明交大
蠶絲
陽明交大首創熱感應載藥貼片 奈米級「蠶絲+多巴胺」加速傷口癒合
2021-10-15/
記者 巫芝岳
今(15)日,陽明交大宣布,由生物醫學工程學系鍾次文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具備熱感應與抗氧化效果的「蠶絲多巴胺」藥物儲存及釋放載體。陽明交大表示,這也是台灣第一次製備出這項具備熱感應功能的奈米微粒,經紅外光照射,可觸發並控制貼片承載藥物的釋放速率,達到精準醫療的需求。此研究論文已於8月31日發表於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cromolec...
第一頁
上一頁
57
58
59
60
61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記者 黃佳啟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莫德納科學長:面對下一次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