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ect Language
Chinese (Simplified)
Chinese (Traditional)
English
French
German
Japanese
Korean
Spanish
HOME
新聞
服務
訂閱
廠商
EN
關於
下載 APP
聯絡
0
尚未加入購物品項
請選擇單元
每日新聞
市場分析
生醫人物
創新創業
展會直擊
雜誌報導
出版品
搜尋
會員登入
註冊
生醫新聞
每日新聞
生技醫藥
醫療科技
再生醫學/細胞治療
科學新知
政策法規
應用生技
論壇報導
新聞集錦
GBI International
商情中心
產業分析
公司重訊
漲跌排名
生醫永續
查找廠商
焦點人物
生醫人物
人物專訪
國際報導
專家觀點
生醫名人錄【影】
編輯專欄
創業投資
新創動態
投募專區
生醫攬才
【影】技術焦點鏡
專題報導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失眠經濟」未來10年大翻5倍!
2024臺灣生技醫藥精彩表現總回顧
RNA核酸藥品掀狂熱 引領10年藥物大未來⁈
「創新手術室」MIT大艦隊
產業活動
活動報名
活動快訊
亞洲生技大會快訊
生技雜誌
出版品
線上閱讀
編輯部公告
新聞
科學新知
科學新知
NEW
《Nature》帕金森幹細胞療法大躍進!美、日兩臨床多巴胺上升、顫抖改善
科學新知
NEW
僅改變兩原子!《PNAS》低致幻LSD類似物 展神經疾病治療潛力
科學新知
NEW
結合益菌策略!《Science》創新口服疫苗 阻斷病菌定殖、對抗抗藥性
科學新知
Gilead
Lenacapavir
愛滋
皮下注射
《NEJM》Gilead長效藥一年兩針 降愛滋感染風險逾九成?!
2024-12-02/
記者 黃佳啟
美國時間11月27日,埃默里大學(EmoryUniversity)與格雷迪紀念醫院(GradyHealthSystem)研究團隊公布臨床三期試驗結果,每年兩次皮下注射吉立亞醫藥(GileadSciences)的Lenacapavir可將愛滋病毒感染風險降低96%,顯著優於每日口服暴露前預防愛滋藥物(PrEP)Truvada。該研究已刊登於《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
科學新知
劉如謙
eVLP
病毒顆粒
《Nature》子刊:劉如謙創定向演化系統 第五代eVLP效率突破!
2024-12-01/
記者 黃佳啟
美國時間11月13日,哈佛大學臺裔美國科學家劉如謙團隊開發了一套定向演化(directedevolution)系統,成功研發出第五代(v5)工程化類病毒顆粒(eVLP)。相較於第四代(v4),v5eVLP擁有更高的核糖核蛋白(RNP)包裝能力、更優異的遞送與釋放效果,以及獨特的衣殼(capsid)結構。研究顯示,v5eVLP在哺乳動物細胞中的遞送效率是v4eVLP的2~4倍。該成果發表於《Natu...
科學新知
臺大醫院
中研院
不孕症
黃體素
腸道菌
臺大醫院攜手中研院 揭不孕症黃體素不足竟與腸道菌有關!
2024-11-29/
記者 李林璦
近(7)日,臺大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中心主任陳美州與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江殷儒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不孕症婦女體內黃體素(progesterone)代謝異常的關鍵因素與腸道菌叢有關,該研究發表於《GutMicrobes》。 本次研究團隊從接受試管嬰兒治療的不孕症婦女腸道菌叢中,發現一種名為「無害梭菌」(Clostridiuminnocuum)的腸道細菌,能代謝黃體素並透過肝腸循環影響其在...
科學新知
DMD
裘馨氏肌肉失養症
基因療法
罕見疾病
CANbridgePharmaceuticals
北海康成
《Science》突破基因療法載體限制!StitchR DMD療法體內重建全長RNA
2024-11-19/
記者 黃佳啟
美國時間14日,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研究團隊發表創新技術StitchRNA(StitchR),實現無痕RNA轉連接,解決因突變區位過大而無法裝載至單一腺相關病毒(AAV)顆粒的技術限制。該團隊成功應用此技術於治療裘馨氏肌肉失養症(DMD)動物模型上,恢復其缺失的肌肉蛋白至接近正常表現量。該研究刊登於《Science》。 論文通訊作者、羅徹斯特大學醫學和牙科學院的細胞生物學家DouglasM.Ander...
科學新知
Nature
粒線體
不僅是細胞發電廠!《Nature》揭粒線體特殊亞群
2024-11-18/
記者 李林璦
美國時間6日,紐約斯隆-凱特琳紀念癌症中心(MSKCC)研究團隊發現,粒線體除了具有「細胞發電廠」的功能外,在營養供應短缺時,粒線體會分成兩種亞群,一種專注產生能量,一種則致力於製造細胞所需的關鍵分子,這樣的分工可以幫助細胞更有效治癒傷口,但也發現癌細胞可能會運用這樣的機制來加速成長。該研究發布於《Nature》。粒線體不只會產出ATP,也會形成蛋白質和其他必須分子中的一些胺基酸,當細胞有充足的食...
科學新知
AI
Evo
《Science》AI模型Evo問世 從基因序列推演全新蛋白質
2024-11-18/
記者 黃佳啟
美國時間15日,美國史丹佛大學以及柏克萊加州大學合作團隊發表一人工智慧(AI)模型Evo,基於數十億行基因序列,推測細菌與病毒基因體運作,進而設計新蛋白質甚至整個微生物基因體。在初步研究中,Evo設計的Cas9酵素變體在DNA切割效率上媲美商業版的Cas9酵素。Evo的出現有助於探索演化、研究疾病及開發療法,為解答更多生物醫學難開創新契機。此研究刊登於《Science》的封面。 該模型在大型基因體...
科學新知
TLR
免疫反應
免標定!《Nature》子刊:創新光感技術揭開TLR訊號傳導機制
2024-11-14/
記者 黃佳啟
美國時間12日,德國波昂大學研究團隊發表了一項免標定光學生物感測技術(label-freeopticalbiosensor-basedassay),於天然無標記環境下檢測類鐸受體(TLR)的活化,深入解析細胞表面與胞內TLR以及其下游訊號分子的藥理調節作用,並揭示其訊號傳導特徵與偏向性受體機制。此技術有望促進靶向TLR的選擇性藥物開發。該研究結果發表於《NatureCommunications》。...
科學新知
DeepMind
AlphaFold3
AlphaFold2
DeepMind公開AlphaFold3底層程式碼 供非商業用途使用
2024-11-12/
記者 彭梓涵
上個月DeepMind執行長DemisHassabis與團隊領導者JohnJumper,因開發AlphaFold2AI模型的突破性貢獻,榮獲2024年諾貝爾化學獎。昨(11)日,GoogleDeepMind也宣布開放AlphaFold3軟體程式碼,供科學家非商業用途下載。 AlphaFold3與前身AlphaFold2不同,能進一步預測蛋白質與其他分子間的相互作用,不過DeepMind先前並未將其...
科學新知
腫瘤微環境
TME
乳酸
免疫檢查點
癌症
T細胞
耗竭T細胞
Tex
《Nature》子刊: 突破腫瘤微環境!抑制乳酸助T細胞重獲活力
2024-11-12/
記者 黃佳啟
美國時間8日,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團隊發現,長期暴露於大量乳酸代謝副產物的腫瘤微環境(TME)中,T細胞會逐漸分化為功能失調的耗竭T(exhaustedT,Tex)細胞。研究顯示,透過抗體抑制Tex細胞中高表現的MCT11蛋白,減少其對乳酸的攝取,顯著改善T細胞功能。MCT11抗體無論作為單一療法,或與抗PD1免疫療法聯合使用,均能減緩小鼠癌症模型中腫瘤生長。該研究結果發表於《NatureImmun...
科學新知
iPSC
異體細胞
角膜緣幹細胞缺乏症
LSCD
角膜移植
再生醫學
《The Lancet》 日研究團隊首用異體iPSC角膜層片成功治療LSCD
2024-11-11/
記者 黃佳啟
美國時間7日,大阪大學西田幸二教授研究團隊公布全球首項使用源自人類誘導型多潛能幹細胞(iPSC)的角膜上皮細胞層片(iCEPS)治療角膜緣幹細胞缺乏症(limbalstemcelldeficiency,LSCD)的成果。此單臂試驗針對4名患者的4隻眼睛,並於第52週進行評估。結果顯示,所有受試者的視力立即得到改善,其餘多項指標均呈現改善或穩定。經過2年的觀察,未發現腫瘤或免疫排斥等重大不良反應。該...
科學新知
瘦素
肥胖
新型神經元
肥胖治療新契機? 《Nature》揭新型速效調控食慾神經元
2024-11-11/
記者 黃佳啟
美國時間10月30日,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研究團隊在大腦下視丘弓狀核(arcuatenucleus)中,發現一群表現Basonuclin2(Bnc2)的新型瘦素目標神經元(leptin-targetneurons),透過直接抑制促進食慾的Agouti-relatedprotein(AGRP)神經元,即時降低食慾。此發現揭示Bnc2神經元在食慾調節中的關鍵角色,填補了食物攝取和瘦素調節間的空白,並為肥胖...
科學新知
鼻咽癌
NPC
人工智慧
免疫細胞
富禾生醫流式細胞技術+AI分析登國際期刊!揭鼻咽癌免疫細胞圖譜特徵
2024-11-09/
記者 吳培安
今(9)日,富禾生醫(7773)表示,其與亞東醫院合作,利用流式細胞術及機器學習分析鼻咽癌患者免疫細胞圖譜特徵的研究,已發表在《JournalofCellularandMolecularMedicine》。富禾生醫表示,這些免疫細胞圖譜特徵能成為開發鼻咽癌創新免疫療法時的關鍵參考。 富禾生醫表示,鼻咽癌為耳鼻喉科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根據衛福部統計,臺灣2021年初次診斷為鼻咽癌患者共1,385人,...
第一頁
上一頁
4
5
6
7
8
下一頁
最後頁
當期雜誌
查看更多
迎戰阿茲海默症?臺灣療法/檢測勇闖創新賽道
記者列表
查看更多
記者 彭梓涵
記者 王柏豪
記者 吳培安
記者 李林璦
記者 鄔麗.巴旺
影音專區
查看更多
【影音】2024第三屆環球生技臺灣新創CEO獎
展會直擊
查看更多
2025亞洲生技大會7月23日擴大登場!掌握生技契機、迎戰關稅新局
台北生技園區、生策會、DCB前進印度 探台印國際供應鏈商機
NBRP攜手四大廠商亮相醫療科技展! 新穎生醫、藥華藥、研生、磐石成果齊發
NBRP九大核心設施齊聚! 引領產學研合作、加速生醫轉譯落地
解碼基因體/代謝體!打造精準個人化健康藍圖